分享

以良好营商环境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作者:于琛

  中央广电总台日前发布《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沿用往年以创新为核心构建的六维度框架体系,观测报道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GDP超过万亿元的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北京、武汉等10个城市进入“创新城市对外开放提升”榜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已经成为不少城市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考量城市营商环境创新的六个维度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诸如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服务优化、监管体制创新等视角。对对外开放提升这一主要考量城市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利用外资、人员通关规则、国际人才认定、信息共享机制、跨境金融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创新程度的指标,有时还显得有些陌生。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不仅有像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体制机制障碍的举措,也包括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外商投资和国际人才服务管理的尝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正在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武汉为例,在用行政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用服务企业“真心”换取企业发展“信心”的同时,在把改善对外开放的“软环境”转化为城市发展竞争力方面也作出了不懈努力。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外资12条”,到提出进一步降低要素成本、经营成本改善营商环境;从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到以法律服务助力武汉自贸片区建设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从功能齐全、水铁空全面开放的口岸格局和立体化开放通道,到首试资本招商,实现项目和城市的共生共荣……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有力加快了武汉对外开放的步伐。

  种下梧桐树,自然凤凰来。十年来,“不靠海、不沿边”的中国内陆城市武汉,进出口额长期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从1285亿元增至3359亿元,增长了1.6倍,在湖北省占比重超过60%,外贸规模实现翻番。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从不足2000亿元到突破9000亿元,增长了4.6倍。外商直接投资从8.6亿美元到19.9亿美元,增长了1.3倍。在武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09家,“投资武汉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被外商传为美谈。

  可见,优化营商环境与对外开放提升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只有站在企业角度,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搭建着力为各类企业减负担、破难点、解堵点的一流营商环境平台,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利用外资,让国际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人才愿意与我们一起实现互利共赢。而随着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在我们的城市落户,又会在更高水平上倒逼我们在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以及对标国际规则规制、实现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市场环境开放包容、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政策制度公平透明、城市治理智慧融合的一流营商环境,是不少城市努力的方向。要想在目前探索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妨学习借鉴武汉等城市的做法经验,尽快将对外开放提升列入目标任务,让优化营商环境与提升开放水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于琛)

[ 责编:刘冰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