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道[2594】如何看待中国的孝道?

 赵站长的博客 2023-04-08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国人至今依然迷恋封建思想的尾巴——孝文化1、生和养育,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厘清。或是养(物质)和育(精神),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厘清。而高品质的育,才是最值得子女敬重的。2、承顺和亲爱,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厘清。或是承顺和敬佩,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厘清。而承顺才最接近孝文化的内涵。与此相区别的是,爱人者人爱之,德才者人敬之。3、国人并不真心信奉自由平等公正,他们普遍认同等级社会和特权思想,比如宽上严下的态度和做法。所以,很多人批判特权,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反对特权社会,而是他们愤慨于自己没有特权,居于下位。当然,特权思想和孝文化不能简单的等同理解,毕竟中国人还是很看重里外之别,以及伦理和情感的。不过,也正因为此,他们往往习惯于表面接受父母的特权,骨子里更渴望孩子理解和认同自己的特权。4、诚然,人与人的差异和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国人不习惯于规范和制约这种不平等,而是习惯于接受和依赖这种不平等,来维护自己的生活和利益。5、停留在礼俗社会观念中的人们害怕听到“平等”和“自由”等词汇,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带来混乱。这是由于他们不相信法理社会,以及不理解法定权利义务之内的对等与法定权利义务之外的人身平等关系相互不构成矛盾。

我是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请参看http://www.赵站长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临与指教哦^0^!欢迎大家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