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变偶不变,流星看象限—1月4日,一起来看流星雨吧吧!

 天文在线 2023-04-08 发布于云南

年初,我们又将迎来一场一年一度的象限仪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数量多且流星较为明亮,是年度最佳的大流星雨之一。这场流星雨将在元旦假期后登场,约上小伙伴一起来看流星雨吧!

一切观赏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为重!

观测天象的方式:以肉眼直接观赏即可、可拍照

观测建议时间段:01月04日00点-08点

观测最佳时间段010402-06

观测的夜空位置:天龙座,凌晨后东北夜空可观,或全天观测。

最佳的地理位置:全国,越往北观测越佳。极大对应在欧洲以及北美洲。

天象的观赏价值:★★★;

公众的观赏价值:★★(寒冷且峰值时间短)

月光的影响程度:无;

阳光的影响程度:弱(辐射点高度决定)。

更多:参看流星雨观测指南流星雨观赏及拍摄提示

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s,00010 QUA)辐射点约于2019年1月4日凌晨0时过后自东北偏北方升起。根据预报,今年该流星雨的极大将发生在北京时间1月4日10时左右,ZHR~120。我国的较佳观测时间为4日凌晨到天亮前,而且可能会有较多的暗流星出现。时逢晓月,对流星雨的观测影响不大。不过冬夜里气温偏低,请大家要做好保暖的相关准备。

2019年象限仪座流星雨介绍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发生的三大流星雨之一,虽然流星数目相对较多,但是发生时间为冬季时分,观赏时较为寒冷。再加上其高峰持续时间往往只有约4个小时,因此稍微远离峰值时间,就可能会错过观赏的最佳时间段。所以较好的观赏还是年内的另外两场流星雨,不过可惜的是,今年的另外两场流星雨会受到满月月光的强烈干扰。

国际流星组织信息预测如下:

·活动时段:12月28日-01月12日

·极大时间: 01月04日10点20分

·天顶每时出现率:120(可能在60~200之间)

·亮度指标:2.1(明亮)

·流星速度: 41 km/s(中等)

·辐射位置:赤经= 230度,  赤纬= +49度(位于牧夫座头部一带)

本次流星雨无月光干扰!

1月6日的新月为4日迎来极大的象限仪座流星雨营造了一个绝佳的观测条件。对于许多北半球的地区来说,该流星雨的辐射点都位于恒显圈内(牧夫座北侧),在当地午夜过后便达到一个有利的高度,并持续升高直到黎明。今年预计出现在10点的峰值对于欧洲地区来说十分有利。该峰值时间(λ⊙ = 283.16°)由1992年以来IMO所收集的观测数据分析而来(其中大部分都是1996年以来的无线电数据),这与J´er´emieVaubaillon计算出的喷发物模型(λ⊙ = 283.17°)也相吻合。它的峰值十分短暂,平均持续时间(半峰全宽)大约只有4小时。因此,如果观测者的位置在“主要观测窗口区”(峰值时段辐射点较高的地区)外,或是由于北方冬夜的恶劣环境造成的观测时长减短,都会很容易错过峰值。由彗星96P / Machholz和小行星2003 EH 1相关的流星体流颗粒质量层化造成的活动水平增加,可能会使暗流星(无线电和望远镜所观测到的)最早可提前于亮流星(目视和拍摄)14个小时达到峰值。在2016年主峰值前的子峰值中也发现了质量层化效应。对于个别回归年份,无线电数据中出现了晚于目视峰值9—12小时的峰值。欢迎大家上报任何诸如此类活动的目视证实。因此,观测者们应当在整个流星雨的活动期间都保持关注。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活动水平除了峰值当天外往往很低,不过在峰值前后的夜晚也可能会出现明亮的流星。新月也为收集那些研究尚浅时段的数据提供了充裕的观测时间。

2000-2016年全球目视观测数据:

综合预测的极大时间,可以得出最佳的观赏时段010402-06点(昆明地区的天文晨昏蒙影于6点半开始

流星雨观赏提示

·注意个人安全,不要单独前往僻静无人地区。出发前请知会家人或亲友。

·凌晨时分天气寒凉,必须穿着足够御寒衣服,保持身体温暖!

·找一个远离城市或街灯,光害较少的黑暗地方。

·注意避开蛇、虫、蚁出没位置。

·躺在躺椅子或草坪上,最好有地蓆、毯子或睡袋保护。

·直望夜空,尽可能选择望见最大的夜空范围,不要盯着辐射点,应该选择辐射点周边且远离月亮的天区。

·观赏前先让你的眼睛适应黑暗的环境30分钟,这样可以见较多的流星。

·用肉眼欣赏,无需使用望远镜,因为望远镜视场狭窄,反而减低见流星机会。

·观看过程中,眼睛不要主动寻找流星,应静静等待

·若选择在楼顶、山顶等危险位置,务必注意安全

北京附近很黑地区象限仪座流星雨情况简介

1月4日流星辐射点升起时间:凌晨2点左右【东北偏北夜空】

建议北京很黑地区观测开始时间:

凌晨4点,躺着观测全天。图片中纵坐标为可见的流星数目

1月3日21时至1月4日7时不同时段估计的流星出现数目分布图【北京很黑地区】,图片数据来自美国太空总署流星专家"Peter Jenniskens 博士"的模型

东京附近很黑地区象限仪座流星雨情况简介

1月4日流星辐射点升起时间:0点左右【东北偏北夜空】

建议东京很黑地区观测开始时间:

凌晨3点,躺着观测全天。图片中纵坐标为可见的流星数目

1月3日21时至1月4日7时不同时段估计的流星出现数目分布图【东京很黑地区】,图片数据来自美国太空总署流星专家"Peter Jenniskens 博士"的模型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Peter Jenniskens 博士的模型信息,极大高峰期指向北京时间2019年1月4日06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峰值前后数目下降得很快,因此建议在极大前后2小时进行观测最佳。

什么是流星雨?

其实你只要耐心的等待,每天夜里都会有流星划过天际,这个只是时间问题,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耐心等待了。

好了,大家觉得流星雨既好看又很浪漫,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成因吧?甚至都不知道流星雨是什么,是神仙抛射的东西么?不不,这里我们要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

流星,简单的说就是太空中的碎片、尘埃颗粒等像地球上的小石头般撞入了地球大气层,这些小家伙与大气层作用而蒸发导致的发光才使得我们所见(严格的讲是撞击压力产生的热,而不是摩擦,即电子跃迁)。流星雨就是成群的尘埃颗粒撞击地球大气层造成的,但是,这个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中的哗啦啦的下,流星雨的定义是天顶每时出现率(ZHR)大于等于1,简言之就是每小时1颗以上。如果是哗啦啦的下,那就是流星暴雨级别,ZHR至少在1000以上。造成流星雨的微小尘埃颗粒大多数来自彗星以及小行星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碎片。

流星雨都有一个辐射点,这是所有流星划过天空的反延长线交点之处。如下图1所示,特定流星雨的所有流星都是从一个点出发的,并且在天空看来都是向各个方向辐射的。但要知道每一颗流星在太空中都是平行的且速度基本一致,因此所有流星体撞击地球都是以相同速度和平行的相同方向撞击地球大气层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天空(夜空)中流星方向又不一样呢?其实这是一种视觉效果。打个比方,比如我们熟知的铁路铁轨,如果铁路的两条铁轨一直是笔直的,并且延长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在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前面很远的地方,两根铁轨似乎已经重合为一点了,如下图2所示。

图1 流星雨的辐射与撞击地球大气层,图片来自:calsky

图2 笔直的两根铁轨,在很远处看来,它们几乎重合为1点。图片来自:汇图网

如何观赏流星雨

虽然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流量高达120多颗,但是并不是哗啦啦的下雨那种,而是需要时间等待才会出现一颗。

一般的流星雨(非流星暴雨),其观赏方式不像观赏其它天文现象那么容易,因为观赏流星雨更需要考验你的耐心。

日月食、行星伴月、月掩星等众多天象,几乎都是在特定时间抬头可见的,因为它们是可以稳定预测的。然而太空中大流星体数量众多又太小,所以我们不能精准的预报。观赏流星雨需要你的运气与耐心等待,不过庆幸的是,我们可以大致预测一大群流星体的轨道运行状态(如彗星留下来的),从而可以得出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地球就会穿越这群流星体,这时是出现流星最多的时间。然而在平常年,一小时上百颗且稳定的只有3场,且这3场流星雨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壮观,而是理想状态下的每小时百颗级别。以现在大多数地区的空气状况而言,预报上百的流星雨,往往会在观测时大打折扣,条件糟糕的,如雾霾天气、城市光污染严重地区,只能看见亮流星。如果你所在地区能够看见满天繁星甚至银河,那么你所能看见的流星雨数量肯定非常多。像预报小时百颗级别的,理论上一晚上就能看到近千颗,前提是你必须连续奋战8个小时之久。当然了,此方法我极不赞同,虽然夜空环境好,但是人也吃不消,个人建议观测2个小时就OK啦!

当然这只是长时间积累的数量,实际上你可能需要耐心等待5分钟才会遇到1颗流星(也可能1分钟内就能看见几颗,这就要拼RP了),要知道对于某些没有耐心的人来说,这是非常漫长的!所以不想去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很黑暗的地方),只能耐心等待了。

如果想观赏到更多的(暗)流星,那么必须要让你的眼睛在黑暗中适应20~30分钟左右,因为适应黑暗后能看到更弱的亮光,所以在观测前,你必须远离光害、适应黑暗,以便看见更多的流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躺着观赏流星,耐心等待流星的出现,躺着看视野开阔也让自己更舒服更有耐心。流星会出现在夜空中任意位置,不必死盯一个位置看。个人比较喜欢边听歌边耐心等待流星,一般躺着选择天顶位置。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流星用肉眼观赏最佳,不需要使用望远镜观赏。因为肉眼的视野范围更大,可以看见更广阔的夜空,流星会随机出现在夜空的任何一个位置。望远镜的视野太小,当你对准一个区域观赏时,可能旁边就划过一颗超亮火流星了!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呀!又错过了一颗火流星!

如果你想看哗啦啦的下那种流星雨的话,本文不适合你,你可以安心睡觉了。Good night

一般的流星雨不会同时出现几颗以上的(除爆发外)来自虚拟天文馆软件的模拟

图:网络或见水印

流星雨拍摄提示

相机:有手动 B 快门连快门线

镜头:至少24mm,最好20mm或以下,鱼眼也可以;APS-C的应选18mm或更短焦距的镜头

光圈:最好是定焦,至少f2.8,最好f2或更大,光圈选最大光圈缩小0.5-1挡

速度:ISO 800、1600甚至更高

脚架:三脚架,无需用赤道仪亦无需追踪

对焦:无限远

曝光:一张接一张拍,每张曝光5-15分钟,不要间断

更多:参考流星拍摄指南

象限仪座流星雨的简历

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的时间在每年一月份。其最大速度(ZHR)与其他两大流星雨(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和12月份的双子座流星雨)一样高,然而象限仪座流星雨并不像其他两大流星雨那样给力,因为其峰值持续时间非常短,一般只持续几个小时的高峰时段。而且,该流星雨的亮度指标也很低,也就是说许多流星的亮度都很暗淡,不易看见(平均亮度3-6mag)。

流星数目大于其最高峰值一半所持续的时间大约只有8个小时(8月份英仙座流星雨可以持续两天),这意味着该流星雨的流星体粒子流分布的很窄,显然在过去500年内,这些流星体是从其轨道中衍生出来的。2003年,彼得·詹尼斯肯斯(Peter Jenniskens)将其母体作为一颗小行星2003EH1,这颗小行星可能与约500年前中国、日本和韩国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一颗彗星C/1490Y1有关。

延伸阅读

象限仪座流星雨未来发展趋势

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010 QUA)是每年固定发生的三大流星群之一,发生时间就在元旦假期后,且流星较为明亮。但因极大期时间短暂,再加上落在天气往往不太好的北半球冬季时分,因此观测资料不若其他两群流星雨多。

未来流星数目较多年份:?

介绍

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是出现在一月初的大流星雨。

虽然这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牧夫座的区域内,但名称却来自一个已经废弃的星座——象限仪座,有一部分是现在的牧夫座。

最近的研究曾试图去辨识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母体(参考paper by Peter Jenniskens),可能是小行星2003 EH1,而再往前追溯可能是彗星C/1490 Y1,在500年前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天文学家都有观测的纪录。

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最佳时刻是每年的1月3日,而在1日至5日都可能会出现。辐射点在子夜之后升起,根据一些网站的预报,在2008年以1月4日为最佳观测时间,最佳的地点则在美国东部和西欧 。NASA将使用一架湾流V型飞机研究这次的流星雨。

预测及模型

需要注意:流星雨的预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预报仅供参考。

I.P. Williams,G. O. Ryabova等人预测

1980年到2048年间,小行星2003 EH1的赤纬和地心距离变化。可以看到2040年以后为最接近于地球。

美国流星专家彼得·詹尼斯肯斯(Peter Jenniskens)预测

母体小行星2003 EH1(实线)和公元1600年(虚线)抛射物的模型轨道,以及交点(太阳黄经)比较图。黑点是观察到的流星雨高峰时间(MacKenzie 1980, p. 6; McIntosh & Sˇimek 1984; Jenniskens 1985; Rendtel, Koschack, & Arlt 1993).。

2003 EH1交点的日心距离(与近日点距离的演变相同)和母体小行星2003 EH1从1600年1月份以来出现的代表性流星体的演变(虚线为地球,可以看出后续离太阳较远了)。

法国流星专家Vaubaillon的预测(2015-2019年)

    2015年

    2016

    2017

    2018

    2019

参考资料

1.流星雨中文译名准则

2.流星雨观赏及拍摄提示

3.象限仪座流星雨未来发展趋势 

4.SETI

5.象限仪座流星雨

6.2018/1/4 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10)

7.2003 EH1 IS THE QUADRANTID SHOWER PARENT COMETP. JenniskensSETI Institute, 2035 Landings Drive, Mountain View, CA 94043Received 2003 December 11; accepted 2004 January 20 

8.The parent of the Quadrantid meteoroid stream and asteroid 2003 EH1I. P. Williams,1 G. O. Ryabova,2 A. P. Baturin2 and A. M. Chernitsov2

9.Meteor Showers and Their Parent Comets 作者:Petrus Matheus Marie Jenniskens

10.法国天体力学及历算研究所IMCCE

11.WJ百科(英文版本- Quadrantids

12.有趣天文奇观——《国际流星组织—2019流星雨日历中文版》

一切观赏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为重!

【流星预报具有不准确性,预报数据仅供参考,观测流星肉眼直接观赏最佳,远离城市灯光,选择视野开阔之处观赏,注意保暖以及安全】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线)

审核人员:暂无,征集审核志愿者中。要求细心仔细,女生优先。

最终审核

编辑用时:2018年12月22日-2018年12月31日(总用约12个小时)

审核用时

最后更新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指出错误所在好加以改之。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