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里的成就——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天文在线 2023-04-08 发布于云南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成功发射,任务时长达到28天,并且卫星目前还在轨道上。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数量超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

“东方红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人造空间卫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方红空间卫星计划的一部分,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该卫星的质量重达173公斤,比其他国家的首颗卫星还要重。这颗卫星携带了一台无线电发射机,在运行期间重复的播放同一首歌曲——《东方红》;在运行轨道上的播放时间长达20天。

“东方红一号”模型,图:Brücke-Osteuropa

“东方红一号”是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钱学森的指导下研制的。当时的话,共制造了5颗相同的人造卫星,第一颗卫星发射就成功了。该研究院制定了由东方红一号、重返大气层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组成的“三颗卫星计划”,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1967年,党鸿辛选择了一种铜天线薄膜,解决了在100°C到-100°C之间的超短波天线上广播的困难。工程师们在卫星上安装了一个可以播放《东方红》的音乐播放器。

发射

当东方红一号被火车运到发射场时,每两个电线杆之间都有武装警卫。1970年4月24日晚上21时35分,一枚长征一号火箭(CZ-1)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东方红一号卫星于晚上21时48分送入预定轨道。

目标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测试,获取电离层和大气的读数。

卫星设计

卫星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对称的72面多面体(这样设计是为了让人们在地球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得到),质量为173千克,直径约为一米。为了使卫星运转稳定,因此被设计为每分钟旋转120次。其外表面涂有处理过的铝合金,主要是为了控制温度的较大变化。球体的主体有四根长度至少为2米的超短波鞭状天线。下面的部分主要是连接到一个装有火箭发动机的平台上。底部有一个闪亮的金属环,亮度从+5到+8变化。

“东方红一号”收藏版模型,图:网络

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目前仍在轨道上运行着;截至2019年1月31日,它处于近地点高度 430千米、远地点2033千米、轨道倾角:68.4240度的轨道上。该近地椭圆轨道为每114.09分钟一圈。卫星目录为4382号以及国际代号1970-034A。

“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是20天。在此期间,它向地球传输遥测数据和一些空间读数。在5月14日,该卫星的信号停止传输一切信息。

影响力

随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可以发射人造卫星到太空的国家。虽然“东方红一号”比“人造卫星一号:史普尼克一号”晚发射13年,但其质量超过了其他四个国家首颗卫星的总质量。发射后,钱学森向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应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并提交了载人航天事业报告。毛泽东亲自签署了“批准”报告。

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聚集了参与“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制造、生产和监督的科技人员,北京卫星制造厂“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被用作了纪念碑。该制造厂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周年纪念日合作,制造了一个1:1比例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复制品,它在北京天文馆得到了展出。

“东方红一号”模型,图:网络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