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定好您的闹钟,周二,东方夜空可赏“木星冲日"天文奇观

 天文在线 2023-04-08 发布于云南

 木星冲日时,将会在人马座上且近整夜可见,并在当地时间上中天时高度达到最高。昆明时间20时36分至05时54分,木星将会清晰可见。约20时36分时,木星将会位于你的东南方向,地平高度升为80度,此时木星已然可见。01时17分,木星将会达到制高点,此时它将会位于你的正南方向,地平高度达到430。到了05时54分左右,木星将会位于你的西南方向,地平高度降为80度。

             

木星冲日时,太阳和木星几乎相对且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才会出现这一壮景。午夜时分,由于太阳到达其在地平线以下最大位置,因此与之相对的点,此时在天空最高处。几乎就在木星刚过这个点时,它完成了和地球的亲密接触(称近地点),因此在地球观测时,它看起来也更大,更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是因为当木星与天空中的太阳相对时,木星、地球和太阳排成了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木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

             

然而,实际上,木星在太阳系中运行的轨道比地球远的多—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的5.20倍。由于木星在太阳对立点和行星聚合点运转,因此木星的角度变化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行星将会位于4.41AU处,此时圆盘直径为46.6角秒,亮度为-2.7星。虽然亮度很低,但木星位于近地点时,肉眼也不会将它的光和普通星星的光相混淆。

             

更不要说伴随着卫星系统,还配备了一副好的双筒望远镜,看出木星的那束光是绰绰有余了。在未来几周,木星都会在冲位上,且每晚每隔四分钟就会到达一次天空最高点。在这几个月内,木星的光芒将会在黎明前渐渐变淡,但夜晚会持续可见。可在此处找到2020年木星行进图表,也可在此处找到木星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表。              

在天体方位学中,我们将两个天体位于被观测天球(通常指地球)两侧的现象称之为“冲日”。冲日现象即一颗行星(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共面于黄道绕日公转,运行至与太阳几乎连成一条直线或是重合的位置,也就是说向太阳望去,地球与这颗天体位于同一个方向。这一天文现象只可见于地外行星。

             

冲日时,行星的视黄经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此时可以看到:

1.天体的逆行运动

2.整夜可见——太阳落山行星升起,午夜观赏度最佳,直至第二天日出前落下。

3.距离地球最近,行星成像更加清晰明亮。

4.亮度最佳,所观测到的行星大小与满月类似。

5.由于冲日效应,我们能够大致观测到模糊的行星表面。

             

月球绕地球公转,在满月时也会发生冲日现象。通过数学正则行计算,当月球与太阳和地球连成一线,呈现出满月状态并恰巧位于黄道(地球轨道平面)。简言之在月球轨道的一个节点之间,上交点与下焦点的夹角呈5度,这一天文现象成为月食。当月球盘面通过地球阴影中心点时便形成了中心月食,从上世纪中期到2000年间发生过14次中心月食,其他月食现象都为月偏食。

             

冲日的天文符号手写板是 ☍ (U+260D)。

在地外行星视运动中,太阳在行星与地球之间的合称为上合,地内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称为下合。在地内行星视运动中,从地内行星看,地外行星正处于冲日状态。

             

木星的大小比太阳小一个数量级(×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个数量级(×10.9733),大红斑大约有二到三个地球大(数量级相同)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79颗卫星。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已经知道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他们的神称这颗行星为朱庇特。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作者in-the-sky.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协作翻译小分队

联合署名PPNumb.FetishDavidLeung

审核:天文志愿文章组-

排版:零度星系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https:///news.php?id=20200714_12_100

本文由天文志愿文章组-PPNumb.FetishDavidLeung翻译自in-the-sky.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运营者删除。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