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明白很多道理,依然好不过这一生?——关于大脑的思考

 咔咔同学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昨天学习《第一性原理》,有句话印象深刻,说大脑工作的第一机制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真是个狡猾的存在。

2020年到现在30天,接连的信息爆炸,从澳洲火灾,菲律宾火山爆发,非洲蝗灾,西班牙风暴,再到当下的疫情扩散,还有一觉醒来的科比遇难,甚至还有得知我自己有先心病,是熊猫血的震惊。到处都弥漫着焦虑。大家在谈论的时候也无不透露着震惊,痛惜和恐惧,我也是。

但是想了想,这些情绪的存在,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所以防止自己信息过多造成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我隔离不等于自我放弃,在家依然可以“躬身入局”。这几天看了易经八卦入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纪录片,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超级传播者与自组织网络,甚至是波力斯卡的预测,和纪录片 Above Majestic《崇高之上》。

看归看了,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无力感。翻开书之前,落笔写文之前,我需要花费好大精神才可以开始。

在此之前我会把这个无力感归结为是我做事的意志力不足,懒的原因。

但其实不是,这些都是我自己喜欢的话题、有充分的好奇心的,而且我自己也有充足的动力乃至意志力去做。

但行为驱使下的我,还是会打开抖音,打开微博,乐呵呵刷上半天,然后告诉自己“这样不好,我要学习”。

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叫嚷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大部分情况还都是停留在“知”的阶段,为什么呢?

脑子是非常会偷懒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切换到节省认知的模式。我甚至怀疑大脑是不是智人演化至今的寄生物种,和宿主形成了不可言说的共生关系?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在1970年提出三位一体的大脑,认识到大脑结构是进化的产物。人脑有三种物理脑系统:网状脑系统(爬行脑)、情绪脑系统(情绪脑)、大脑皮层系统(视觉脑)。

三个“脑”通过神经纤维与其他两者相连,但各自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分别运行,各司其职。其运行机制就像“三台互联的生物电脑”,各自拥有独立的智能、主体性、时空感与记忆。

爬行脑

爬行脑距今已有2-3亿年的历史,负责个体生存、生理安全需求,只照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它趋向快乐而躲避痛。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鲜明化, 具象化信息。

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我明知道看书写文是好的,还是会乐此不疲的看一些不用思考的,粗暴狂野的短视频和段子哈哈大笑?

再者,如果原始大脑是更喜欢视觉化鲜明化具像化的信息,那针对消费者的时候,一些宣传词汇,广告文案,不要用形容词,那是无根的,空洞的内容,而要使用名词和动词,数字和对比,产生直观感受?

比如,香飘飘一年卖出三亿多杯?iPod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那这里的路径,就是寻找独特卖点-卖点具象化-触发购买。

比如,如果我写公众号的目的是为了涨粉丝,吸引眼球,那知道了爬行脑理论以后,我这种演示方法肯定是不对的,开头就应该缤纷多彩,吸引眼球,而不是在这里长篇大论。

进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通过视觉对外界进行信息录入,分析,转化,进而输出行为动作。

情绪脑

即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又被称为“哺乳脑”、“间脑”。情绪脑与原始脑共同工作了五千万年,它是在家庭生存的需求状态下形成。主管者情绪与情感,是哺乳动物共有的特点。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情绪脑,能把爱、愤怒、害怕等情绪带到行动中去。情绪脑会把过去学到的东西与当下体会到的东西结合起来,但不会想到将来和长远的结果。

情绪脑特征之一是,其反思记忆的方式是由内而外的。当你投入某个记忆时,你就踏进了过去的某个时刻,重新体会当时的感觉,重新经历那个事件,就像往事重演一样。

特征之二是喜欢让事物维持原样。当我们感到对变化的抵制时,就是情绪脑在控制思想。所以,当我设想的目标不能完成,如吃着你曾发誓千百次要远离的碳水时,我也只不过是陷入了原有的情绪模式罢了?

情绪脑特征之三是它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是”或“否”,没有灰色地带或阴影地带。

所以这是一个习惯性的系统,情绪脑关注的是此时此景,关注的是当下和当下的欲望。这个强大的系统与投入式记忆相关,共同阻止了转化式的改变。应该如何克服情绪脑的惯性,获得生活中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视觉脑

又称新皮层(Neocortex)、“新脑”、“理性脑”、“皮质脑”。视觉脑工作不过三百万年历史,占据了整个脑容量的三分之二,分为左右脑半球,有16万亿个神经元。

左脑控制身体的右侧,负责人的线性逻辑、理性思考和语言能力;右脑控制身体的左侧,决定了人的空间感、抽象思维、音乐感和艺术性。视觉脑只有人类才有,具有创造性,不夸张地讲,一切的人类文明,都建立在前脑额叶之上或者之中。它控制着认识功能,包括语言理解、学习和记忆、推理和计划等等。

我记得人类简史里也有说过,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想象力,而想象力就来自于这个视觉脑。

视觉脑控制着大脑的绝大部分智力。

我们一直说,眼见为实。那看到的东西是眼睛决定的嘛? 显然不是,是大脑决定的。

我们的眼睛接收到外部的光影信息,信息处理有两个系统,感性的眼睛,和理性的大脑。大部分情况下,95%处理信息的行为决策是来自于感性(习惯),剩下的5%理性呢?在为这95%的感性决策拍手叫好。

所以得知了视觉脑的存在,就可以提醒我在决策时省吾身:当下的决策,是来源于我的习惯,感性认知,还是理性的逻辑思考。

如何利用视觉脑做出正确的决策? 按照我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凡事都有其背后的道理,需要利用视觉脑把这个道理找出来,在其他领域触类旁通,并且实践,多加练习。方可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芒格也说,需要建立多元思维模型,要想获得普世智慧?80-90个重要的模型就能完成90%的工作。

我们说“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动机和意图”。爬行脑的正向意图是生存,情绪脑的正向意图是归属感,而视觉脑的正向意图则是创造、创新和探索,是聚焦未来,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

不过可能所谓人生至高境界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大道理,借用南怀瑾老师的话: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后话1

最近在家和爸妈的交流过程中,对思维模式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深有体会:人类在没有切身感受或者深处其中某些事情时,都会断定否认他们的存在。

我猜想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吧,毕竟谁会喜欢被质疑被否定呢?

我们自小被安排接受的教育机制,已经把人类的大脑(或者思维习惯)训练成为:被给到什么就相信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看到被给看到的东西。似乎只有奇迹发生在眼前时,才能融化早已冻结的信仰体系。

人类在发展的路上,凡事都想明白为什么,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孜孜不倦。但是可能真理就是真理,不能被证明,也没法被否认。凡是人类未曾接受的,就不能改变,凡是被否认的,也无从谈改变。

从年初到现在发生的事情,让我最感叹的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的,互相钳制的:造成高效率的,也会造成高风险;而能够快速反应的,也会有成事的阻碍。

总之,任何命运赐予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后话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1943年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远早于保罗提出的“三位一体”大脑结构。

但是和大脑控制的逻辑层次不谋而合。一个来自于神经学专家,一个来自于心理学家。这算不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