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和诸侯们的价值观,故事的真假难道真的很重要?

 海叔说春秋 2023-04-08 发布于四川

今天我们要来谈一个大家都十分感兴趣的人物,这可是一个能够牵扯住大家敏感神经之人——柳下惠。闻听此传说中人,想必大家满脑子都是诸如“坐怀不乱”云云。

要知道,要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圣人一般的存在,还能得到很多大儒的一致好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春秋战国这个纷乱的时代,柳下惠既不是叱咤风云的武将,更不是通贯古今的大儒,也不是什么门派的宗师,还不是朝中的什么名臣,要说到柳下惠的出名,主要就有两个典故,我们先来简单讲述一下。

话说战国时期有一位鲁国男子,一身正气,从无邪念。世人皆赞叹他几无缺点是个完人。

一日,此君赶路,疲惫不堪借宿一残破小庙以避风寒夜雨。无巧不巧,此时门外突有动静,走进来一位女子: 颜值极佳,身材无双。

一进门便大呼:“冻煞!冷煞!”(这一看就是要有故事啊)谁知男子淡然道:“汝可来怀中暖之。”就这样二人奇葩的相拥一夜取暖,并无其他。

这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纷纷质疑此事。此男子便是传说中的道德帝“柳下惠”。

还有第二说:一夜,柳下惠走夜路找一废弃寺庙过夜。不料刚一推开门,一位赤身裸体的美人映入眼帘–––此女毫无防备,正在洗衣物。

门外男子见状大惊,连声致歉便合门告辞而退。那一晚,他顶着冷雨在槐树下狼狈一宿。“槐”通“怀”,为“坐槐不乱”。

以上典故是否确有其事存在争议。但是已知的是古人尤其是诸侯们都在大力宣扬此事,而其根源则是来自孔孟等人的推崇。

孔子曾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鲁国权臣臧文仲不是好臣子,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任用。

柳下惠这个人本身又不是什么重名利的人,曾经担任鲁国执法官员,“以直道事人”,还被多次撤职,可是柳下惠却是“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身居高位就干高位的事情,身居低位就干低位的事情。

因此这样的人生态度,很受孔子和诸侯国君们的推崇,用现在人的观点来说就是不要争名夺利,不要干出格的事情,乱世之中诸侯们最怕的就是那种不安贫乐道的人,柳下惠既是在男女问题上非常保守,在为人处事和在朝为官问题上,也是谨守规则的。

等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一定是常常要把柳下惠的故事拿来讲,尤其是坐怀不乱的典故,就特别能把柳下惠奉作圣人。诸侯们大多是好色之徒,若是美人在怀都没有任何行为,这简直就让人无法理解。

因此柳下惠的成名似乎就是在一夜之间,各大诸侯国君、权臣大夫们,甚至街头巷尾,都知晓柳下惠的奇事。孔子在外面说柳下惠的故事,一定是各种渲染,就是茶馆里吹牛吹得高兴了的那种,反正会说得眉飞色舞,以证明自己推崇柳下惠。

这事、这理初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十分在理。但是要是经过细细分析,还是觉得这不过又是孔子传播儒家学说的洗脑套路而已。

随意取一个例子便可以反驳这种论调。比如诸侯国的国君们,整天要底下劳苦大众扮演正人君子,遇美人而不思。那把美人留给谁呢?留给后宫六千的圣上么?

古人大谈男女不亲,可权势者大有纵欲过度而死的,就是孔夫子周游列国所见过的好色之徒,十根手指头恐怕也是数不过来的。连孔子到卫国的时候,也要慕名前往拜会国君夫人南子,还遭到徒弟子路的极度不满,有所谓“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孔夫子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凡夫俗子的,但若要树立一个大家可以参照的楷模,用现世的人是最好不过的了,毕竟孔夫子推崇的周礼中最具代表性的周公是不在的了。柳下惠是圣人,孔子就是达不到也是理所当然。

这世界上很多规矩的制订者本身就并不遵守规矩。无规矩不成圆,可是有些规则只是既得利益者为了守住自身而限制他人罢了。

《战国策》:“昔者秦攻齐,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大军经过鲁国柳下惠的墓地,要求秦国大军要严密保护好柳下惠之墓,不能因为战争的缘故对墓地有所损伤,还专门颁布命令,不准任何人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范围内砍柴,要是砍柴的就要处以极刑。这是为什么呢?

鲁国是礼仪之邦,在诸侯列国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秦国人颁布这样的命令,就是要向列国表达一种意图,就是秦国也是懂礼仪的,列国屈服于秦国并不丢脸。柳下惠无形中就成为秦国人玩弄政治的工具。

一个人的品行以及人格,并不能简单的用是否对异性来电等教条封建的标准来衡量,一如猪八戒十分贪恋女色,却不妨碍他是一位好徒弟好使者。鲁智深酒肉穿肠而过,却将佛祖留在心间。我们在接受一个理念的时候,先动脑思考,究竟这个“理”是真的有理,还只是牺牲你来维护一些人的利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