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天:行为主义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3-04-08 发布于江西

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的一切行为简化为两个要素:刺激—反映。你的反应是由外在刺激引起的,而不是内在体验来决定的。

在心理学上,行为主义属于比较简单易懂的,心理学家做了很多关于刺激—反映的实验:巴甫洛夫的狗、托尔曼的小白鼠、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鸽子等。这些实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动物一个刺激,然后再呈现一个结果,久而久之,动物就会对这个刺激产生反应。比如,每次喂食物给狗吃之前,都响铃,久而久之,狗听到了铃声,哪怕后面没有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出唾液。

行为主义也给人以很大的启发:预测并控制行为。为了让人做出符合预期的行为,人们会特地呈现出某种刺激。比如,养育小孩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做这样一件事,为了让小孩做什么事,比如,叫他帮忙拿一样东西,我们会说我给你一个什么奖励,你去帮我拿某件东西过来,这个奖励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在学习上,这一招也很管用,考的好的时候,给他奖励,考的不好的时候,不给奖励,甚至惩罚,这样,学生为了获得奖励或者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他就会努力去做出某种符合你预期的行为,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但,行为主义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行为主义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并不只是会对外界刺激做出被动的反应,人是有思想、会思考的,面对同样的刺激,表现可能会截然相反。比如,生活在同样的家庭的两兄弟,性格也会有截然不同的。面对同样的奖励,也有有人无动于衷、毫不在乎的,这也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奖励制度有时候会不起作用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