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不容易有个煤油灯,风一刮,就灭了

 康乐忆享 2023-04-09 发布于河南

生逢盛世忆往昔,自強不息谱新篇


忆暖行动


今年寒假,康乐忆享——一个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为老年人整理口述史,践行助老志愿的公益实践团队,突然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往事从我们身边淡出,直到它们的身影在岁月深处越来越模糊,成为了逝去的时代记忆,康乐忆享则为它们开启了往生门,一名名朝气蓬勃的青年踊跃报名成为“康乐忆享”志愿者,通过整理老一辈的记忆碎片,助力老年幸福,彰显青年担当。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更幸运的是可以为我的爷爷奶奶整理专属于他们的青葱故事。

  

这是爷爷年轻时候的照片,爷爷给我讲过,他在天安🚪走过仪仗队,见过🐱chairman、粥 zong 理、朱🉐supreme commander……我听到之后,大为震惊的同时又感到很骄傲。奶奶说当年好多女孩子追他,但爷爷均不喜欢,就拒了。现在可以想象,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有多帅气了。可是没有人的一生是没有曲折的,爷爷因为一场🤧错失了继续在部队考试晋升的机会,后来退休成了农民。爷爷带过的兵来村里看过他,是个排长。谈到这里爷爷也是很感慨,他是有遗憾的。

  

  

这是爷爷入党五十周年的勋章,是个老党员了。虽然爷爷现在听不到了,但他一直都在为这一大家子操劳。他是一个普通又不平凡的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均实行集体管理制。生产队的社员听到钟声,会集中到队里的大槐树下面,听队长安排活干,每天都是干不完的农活。


我问奶奶那时候是咋干活咋吃饭的?


她答:“天刚亮,就得生火做饭,一把麦草,再填几个玉米芯,一根火柴就点着了。村里农忙的时候晚上还得接着干,休息的时候就直接在地头一躺,收工时还要给猪拨点草,那时候物价低,咱家养了一头几百斤的大肥猪,就迈了七十块💰,连学校也是给学生放忙假,专门回家帮父母干活嘞。那时候早上煮点玉米糁子,中午搅面疙瘩,晚上吃剩饭。一年辛辛苦苦几百天,当时自然条件不好,粮食大部分都要上交🇨🇳,就分不到多少。农历二三月份的时候,都没啥吃,大家就挖野菜,甚至是啃树皮充饥,一般到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肉。白天上工,晚上大家就聚在一起开会,学习背诵🐱chairman语录。墙上到处都是口号,我现在张口还能背出来,啥'🐱chairman long live’,'social好’,我记得很清。”


奶奶说那时候没有压力并不是说没负担,奶奶印象中的生活负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当时要优先上交公购粮。粮食根本不够吃,日子过得紧巴。 


②上交农副产品。当年农民,劳动所得均归集体和公家,再按需分配,种田没有饭吃,养猪没有猪肉吃,种棉花没有衣裳穿。


 ③上交战备粮。更没啥吃了。


我问奶奶那时候是咋穿衣服的?

她答:“穿的衣服可朴素了,都是由妇女自己织布做的。买布做衣服,还得用布票。一件衣服大人穿过了就给小孩穿,每件衣服上都有补丁。当时可时兴的打扮就是一身黄军装,我就穿过your 爷爷的。”


我问奶奶那时候有电没?


她答:“那时候哪有电,晚上一片漆黑,好不容易有个煤油灯,风一刮,就灭了。”


奶奶一双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似奶奶这辈人坎坷艰辛的人生,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刻记着七十年来的千辛wan苦。奶奶那辈人是不幸的,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肩负重担,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子女,他们是🇨🇳 est 苦命的一代,虽已年过半百,还要继续劳作,一直忙碌,不曾享受过生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我们的民zu,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 

   拼搏,靠的就是🇨🇳xx自💪🏻不息的奋斗精shen。


小结:


我很庆幸,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很庆幸我正值青春年华。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时代在变,青春责任、担当不变。吾辈青年应当继承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shen,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min族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大家共命运,自觉按照党和ren民的要求锤炼自己、🆙自己,成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的新时代好青年,在炽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人生华章。不负青春,不负家庭,不负众,不负🇨🇳,不负盛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