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两汉四百年36

 中医知识圈 2023-04-09 发布于山东

四十四、枉担了虚名的邓通

汉文帝这个人在历史书上从来都是好评如潮,唯一一个大黑点可能就是自己的宠臣邓通。

史书里出现的汉文帝简直是朴素到了没边,穿着草鞋上朝,衣服上连表示身份的刺绣都没用,让宠妃慎夫人节约衣料,别穿什么“拖地三尺湘江水”的漂亮长裙了。看到大臣家里盖高台漂亮,心里很羡慕,自己打算盖一个,一问造价,抠门抠成习惯的汉文帝立刻打消了想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汉文帝,居然为了一个宦官邓通,大肆撒钱。

据说有一天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要上天,上不去,正着急呢,突然有个黄头郎宦官在后面退了自己一把,醒了以后,遇见了邓通,跟梦里一模一样,于是邓通就成了皇帝的宠臣。

传说中邓通长得挺好的,可惜就是脸上有腾蛇入口的相,就是法令纹直插嘴角,这相主大凶,饿死。(插一句,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患有消化系统严重疾病过世的人的脸上,看到这种相,如果各位照镜子看到自己嘴角距离法令纹太近,一定要好好注意饮食休息,保持心情开朗,多做好事。)

相师们一看邓通这小脸,立刻铁口金断,说邓通以后会穷得饿死。

于是皇帝很生气,把手一挥,说:邓通是我罩着的人,别的我管不着,要让他富贵难道还不容易吗?

于是赐给邓通蜀地的大量铜山,让他自己铸钱。

这意思就相当于给他批了个印钞厂,你看这样的邓通,他能不富裕吗?

后来《金瓶梅》里调侃人,形容有钱,都拿邓通来形容,这可不是家里有矿,这是家里有印钞厂。

汉朝初年大搞自由经济,所谓无为而治。

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当然,钱法上也要统一,谁要是敢私底下铸钱,被发现了,那可是大罪。

等到刘邦灭了秦朝,草创的中央集权其实问题很多,为了讨好地方势力,等于是由曹参出面,跟最难啃的硬骨头齐地约定搞无为而治,你们想咋咋地,但此时铸币权还按照大秦的老例捏在朝廷手中。

吕后上台以后,为了让自己刘与吕共天下的体系得到广泛拥戴,再加上吕后本身成长在一个重商的环境里,所以吕后进一步放开了自由化之路。

索性连铸钱都放开给民间了。

想想看,纯粹的商人凭什么有本事开矿,造钱?当然要跟地方势力勾结在一起。

一般的,做几年就走的流官肯定入不了这些有雄心的商贾的眼,要勾结就勾结老大,地方诸侯王。

所以自由经济放开到最后,各地诸侯王争着自己印钱,但其中吴王刘濞因为地盘上有铜矿,他又很有点手段,勾结商贾,大搞网络化经营,全国都开有吴王家的钱庄,又因为人家打算做长期生意,还有问鼎天下的小心思,所以就不像别的诸侯王那样眼皮子钱,尽出劣质钱。

网络又铺得全,钱质量又相对靠谱,还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能保持每个钱都能维持差不多的水准,很快,吴王钱立刻就风行天下。

本来吴王这样又有雄心又有钱,已经够可怕的了,结果太子刘启又“不小心”打死了吴太子。

史书上说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跟吴王太子下围棋的时候打起来了,一失手,把吴王太子给杀了,结果汉文帝只好当和事佬,把事情压下来了。

我写了这么久的两汉,自以为对西汉这几个皇帝还算有点了解,汉文帝汉景帝都是相对心机深沉之人,远不是淮南王刘长那种勇武货色可比。

下棋就能把人打死,这是刘长干的出来的,哪怕是刘武干的都说的过去,你说他是刘启干的?开什么玩笑?

窦漪房这个皇后都是临时拉郎配,当得战战兢兢的,遇到宠妃慎夫人都要退避谦让,刘启这个皇太子是怎么当上的?嫡子们是怎么死的?心里没数?

汉文帝本身皇位来的就不是很正,为了坐稳这把椅子,天天各种克制,同各种势力周旋,如果自己的太子是这么个玩意,为了玩就把宗亲的王太子给打死了,这叫失德,倘若罪名属实,汉文帝真的就找不到当太子的儿子,好给诸侯们一个交代?

所以吴王太子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子仗势欺人,做了都说不出口的坏事,被刘启的人给弄死了;一种是汉文帝害怕吴王造反,这吴太子是个掌控造反势力的重要人物,干脆先下手弄死,让儿子背锅,指望延缓下来,吴王刘濞老老实实的老死了,实力消散,大汉就免了一场大祸。

其实我自己更倾向第二种,因为无论是汉文帝欣赏的贾谊,还是后来以为智囊的晁错,其实都早早看出来吴王这种强藩迟早要出事,连奏疏都上过,汉文帝能有不警惕的?

没有明面上的动作,只能说明汉文帝心机深,他在积蓄力量,而不能说明汉文帝就是个憨厚的大傻子,看着藩王们明目张胆的搞小动作。

世界上最费钱的事,有一样就是打仗。

汉文帝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形象是仁君慈父,用来争取民心,来抗衡其他的势力。

所以皇帝怎么好自己下场薅钱呢?

你要是光明正大的开设衙门去搞印钞,跟吴王竞争,那么天下的诸侯王们立刻都会警惕起来,一面高叫不要与民争利,一面各种上书请求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时候邓通就变得很有用了。

其实当时的诸侯王都有跟商人勾结,骄奢淫逸的破事,所以倘若皇帝表现出我一生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啥都不爱,只爱一个邓通,你们个个都为自己的亲信谋私利,我就任性一次难道不可以吗?

你让其他人能说什么呢?谁还没有点烂事飘在江湖上?

于是赐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史记·佞幸列传》)

《史记》里轻轻巧巧就几句,铸钱,然后钱就天下流通,这话我们小时候看小人书能信,现在当了这么多年的熟韭菜,被反复收割以后再信,那真就是二傻子。

在吴王刘濞的私钱形成庞大的网络情况下,邓通要怎么做才能把邓氏钱搞成能打擂台的对手盘呢?

此处可以脑补一篇荡气回肠的商战片。

但在这个过程中,功臣集团推选出来丞相申屠嘉是被邓通给得罪了,史书里记载,申屠嘉一次因为邓通无礼,要杀掉他,但被汉文帝拦住了。

说句不好听的,你到公司打工,老板的小蜜心腹过来,不怎么尊敬总经理,适当的表示下态度,那是人之常情,但一跳老高,非要开除人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汉文帝本来想用窦皇后的娘家兄弟当个傀儡丞相,分功臣们的权,结果被顶回来了,计划很久改制的事,也被功臣们给搅合黄了,用邓通不趁机从功臣集团那里拿来点什么,这不像汉文帝的性格。

很有可能在很能干的邓通团伙操持之下,功臣们到处经商等等乱七八糟的利益都被邓通给黑了,大家一肚子气,老早就想找邓通的麻烦了,遇到一次貌似对申屠嘉无礼,刚好用来做借口,直接就发作了。

说白了,邓通能当皇帝的白手套,是他的幸运,也是不幸,以他的身份地位,有的选吗?他成功了,天下邓氏钱,这是黄了多少竞争对手的买卖?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么大的仇,皇帝活着当然要庇护,死了,那就只能献祭出去,给那些人撒气了。

这让我想起可怜的商鞅,商鞅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但商君法却坚如磐石。因为商鞅是得罪人的人,人必须死,法是有用的利器,秦国上下没那么傻,法是不能让的。

焉知所谓秦惠文王当太子时被流放,不是故意做出来的戏?

所以刘启这位资深群众演员一定要跟邓通非常不对付,仿佛一切不利于功臣藩王的事跟自己无关,到时候把邓通经营得好好的钱庄体系收入囊中,把邓通饿死就全了相面大师的水平。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我从来没有听说,搞无为而治,啥都放任自由,钱财和粮食就能老老实实的跑进仓库。

当大臣的,地方豪强当然希望无为,但无为是谈判的砝码,你要是啥都掌控不了,就只好学明末的崇祯皇帝,自己穷得叮当响,官员们把钱都薅自家口袋里。

钱不会到不爱钱的人手中去的,文景之治背后其实有许多是文官们不愿意告诉皇帝的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