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琦爸学习圈 2023-04-09 发布于广东

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的心理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认识世界,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等。正因为如此,许多幼儿教师在和儿童相处中,用“将心比心”的态度对待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一样,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所谓的反映,是指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形成心理的过程,人的心理必须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产生。

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依赖着大脑和客观现实。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大脑好比“加工厂”,客观现实好比“原材料”。没有“加工厂”,不能制出产品;没有“原材料”,“加工厂”也无法加工,同样不能制造出产品。学前儿童心理反应的水平和质量,更是明显地依赖于“加工厂”和“原材料”的质量。

学前儿童和成人心理的反映过程,即他们的大脑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

学前儿童还不能参与直正的社会实践,他们的反映过程是在力所能及的活动中讲行的,正是在活动中,产生和体现了心理活动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所谓客观性,就是指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谓主观性,就是指心理反应有主观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我想孩子是先学会咿咿呀呀的声音,然后再学会一些简单的词,最后再学会完整的说话,说一个句子。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也就是孩子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学会某一件事,比如说突然学会走路,突然学会说话,走路是先学会爬,然后再学会踉踉跄跄的走,然后再走的平稳。

阶段性是指就是孩子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会经历一个阶段,而不是突然立即变化的,例如小班的孩子思维还明显保留着先学前期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直觉行动性,大班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感知觉的发展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感性材料的基础,而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感知觉的发展,使之更加精确完善。

4、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它的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都是不同的。

总结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这种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个方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准确地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第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学前儿童的心理因人而异,但个别差异的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四个方面,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

给我们教育孩子的启示:

1、只要在孩子安全和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尽可能不要限制孩子的玩耍活动,孩子只有多与实际的客观事物多接触,才能更好促进孩子认知能力发展,孩子心理发展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限制了孩子接触客观现实事物,也就限制了孩子心理认知能力发展。

2、每个孩子发展速度有差异,孩子兴趣有差异都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因为孩子发展稍微晚了一点就焦虑。

3、学龄前孩子还属于具象思维阶段,思维还明显保留着先学前期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直觉行动性,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不能揠苗助长,去机械教学龄前孩子一些抽象的知识,这样是不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孩子是不能理解吸收的。

-End-

我是琦爸,与你一起交流儿童思维、科学教育、儿童阅读、内驱力培养话题,更好助力孩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