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大学期间养成常思考的习惯真的可以开挂

 橙橙子杂货铺 2023-04-09 发布于江西

作者:橙橙子

排版:橙橙子

图源:橙橙子

大家好哇,我是橙子。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自媒体经历,以及我从做自媒体这件事情中悟出的道理。


2020年的三月份注册公众号,真正开始认真做自媒体是在20年的6月份。

同年11月我报名了小郁儿的小红书课程,开始认真运营小红书。

21年5月份公众号停更,开始专心做小红书。22年5月重新开始更新公众号,小红书同步更新,一直至今。


以上就是我做自媒体的全部经历,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我的整个大学时光。

在做自媒体这条路上我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圈内比我优秀的人大有人在。

但这一段自媒体的经历却让我明白了很多有用的道理,并且被我用到生活中,让我可以更好的去面对生活给我的挑战。

其中常思考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

1

/


刚开始接触自媒体时,我十分稚嫩,仅仅靠着知乎平台的极简版教程开始上手摸索。

当时我还不会写文章,也不懂引流、排版、社群等一系列知识。

只是靠着我想要赚钱,我想要好好的去做好一件事。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收获了第一批小粉丝,结识了一些互联网好友。

我不懂运营背后的逻辑,只知道大家都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

无意间发现小郁儿在开小红书训练营,咬咬牙花了三百报了名,跟着做了一阵子,我成功在小红书上赚到了第一笔钱。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我放弃了公众号这个平台,开始专心做小红书。无奈,我在这方面的悟性并不够,加上自己不会复盘思考,我付出的努力和收获并不对等。


随着小红书的发展,平台上的内容逐渐开始多元化起来,而我也逐渐对原来的内容形式产生了厌倦。

这时我不再到处乱撞了,我开始了思考,思考如何变现更好,如何运营账号更有效,怎样才可以持续发展。

在这期间,我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同质化的内容,持续低迷的数据,不清晰的未来,这些都在倒逼着我去寻找出路。

于是我开始刻意去学习运营知识,去看书学习,去总结归纳过往的经验,这才有了点思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改变,我迎来了我的自媒体生涯一个小小的自洽期。

那是在22年的5~9月,那时的我刚开始复更公众号,表达欲爆棚。并且在坚持不断的学习,所以总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经验。

/

2

/


最近我的状态并不是很好,因为小红书数据不好,后续不知道该如何调整。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改论文做账号的状态,几乎挤压掉了我所有的时间。

所以趁着清明假期,我放松了一下,开始好好的复盘这段经历,这才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没时间思考了,我没有精力去留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丧失了分享欲。

不过我很庆幸,自己仍旧拥有思考的能力,只是缺少了时间。

回顾整个自媒体过程,我从最开始的莽撞变成后来的沉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考。

我在运营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看事情并不是单单看事情的表面,而要看底层逻辑,看这背后的套路,最后将这个内容套用到其他的事情上。


我在22年的5月开始拆解爆款标题,最开始只是简单的归纳一些痛点词汇,只针对个人成长领域。

到后来我学会了归纳爆款标题的固定搭配,可以合理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这一思考习惯让我从旧的知识中找到新的内容,从而更快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我这一行为的转变本质上就是,思维习惯上的转变,这正是思考带来的魅力。

我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转变,只是最近一次复盘中,我回头看了过往的整个经历,这才理清楚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

3

/


常思考并不是想太多,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想太多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贬义词,说明人们针对某件事做出过多的幻想。

而常思考是针对某件事发觉其背后的底层逻辑,这个底层逻辑可以延伸到其他的什么事情上,下次我碰到同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做。

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

复盘完整个过程后,我最为庆幸的是自己能够在大学期间就养成这样的习惯,更庆幸的是自己能够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习惯。


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成的,只要在遇到事情时习惯性的问自己两个问题就好。
1、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我可以用在什么方面


举个例子:
我在用procreate画画时理解了图层的意思,他的底层逻辑就是在原有的内容上盖上一层空白的内容,这样就可以继续进行创作。

图层的知识可以复用到用做图软件做图上,当我想调整一个内容和另一个内容的上下顺序时,只需要调整图层的顺序即可。

这相当于一个将知识串联的过程,这样针对旧的知识可以记得更牢,新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理解。

关于知识之间的串联,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启发。

以上,晚安。

—end—

我是橙子,

一名可爱与温柔并存的01年大四在读生。

欢迎你留下来,我们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