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思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景夜思 2023-04-09 发布于安徽

01

有一位大一学生给我留言说:“我很喜欢文学,平时也喜欢写作,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在大学我几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我们宿舍关系不错,也有玩伴,但我时常感到孤独、不被理解。内向只是一种特点,不是一种缺点。我不喜欢参加大型的集体活动,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写作。所以我经常孤身一人,有时觉得自由自在挺好的,但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心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圆满,既能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又能满足社交和安全感。但遗憾的是,真实的人生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你羡慕别人热闹,别人还羡慕你安静呢。如果你有一天羡慕群体的热闹,你就努力往前走一步,等你感觉到让自己不舒服了,你再退回来,这样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边界了。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最幸福的一生。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选择力”。在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时,请注意三点:匹配自己的特质,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妨碍他人。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当然,如果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你的特质、喜好、目标都发生了变化,你可以再做出调整。

02

选择以后,我们要努力增强自己的“相信力”。

因为缺乏人生经验和强大的内心支持等原因,我们很容易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总觉得别人的选择似乎更加靠谱,犹豫着要不要切换自己的选择,走入人群之中,确保自己的安全。

任何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意味着放弃了某些东西。选择之后,我们不要犹豫,相信自己当前的判断,纵有坎坷,亦属正常。

每一条路都有独特的风光,也有无法回避的崎岖。你脚下的人生道路,是一部分人无法触及的向往;你眼中的光明大道,很多人走起来也辛苦异常。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调整到不一定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反思自己是否足够努力,是否用尽了所有的方法?

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样,这条路富有挑战,但只要目标没有变,剩下的就只有克服困难,一路向前

03

在确定并相信自己的选择以后,剩下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行动力”了。

有位读者和我说,人总是容易懒惰懈怠的,很容易为自己创造躺平的舒适区,而不是勇敢地走向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改变这种现状呢?

有少数人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用“超强待机”的自律让自己取得突破。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选择漫无目的地刷刷手机,比坐在书桌前看书,比外出参加学习活动要容易得太多。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无法消灭自己懒惰懈怠的属性,只能通过自我调整,增强自己的行动力。

例如,给自己创造更合适的环境,降低启动难度;帮自己屏蔽各类信息的感染,营造专注的学习空间等等。

我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看过一个案例,大意是有位作家接到了写书任务,要求两周交稿,为了让自己保持更好的专注,他从美国买了一张飞日本东京的机票,然后在飞机上持续写作,到达东京后,在机场休息半小时,又坐上返程航班继续写作。就这样 飞机上写了30个小时,他的书稿初稿就完成了。

知名作家王潇曾经分享过自己的写作经验,为了防止手机的打扰,在写作时她会把手机放在客厅,专注写3小时以后,再去客厅拼命玩会手机补偿自己。

我们需要创造符合自己特性的“行动力方案”,帮助自己屏蔽干扰,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注意力,提升生产效率。

总之,我们不需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承担了怎样的生命之重。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选择力、相信力和行动力。

走在自己喜欢的人生路上,纵然同伴少一些,路途崎岖些,心里总是很欢喜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