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谭引狼入室愚蠢吗?其实他差点成功了!(下)

 巴西太守 2023-04-09 发布于浙江

围城工事完成了仅数周,却被曹操突然下令拆除。曹操在原处挖了40里长的浅壕沟围住城池。起初,壕沟浅得可轻易渡过,审配看后笑了,不以为意。

然而曹操在一夜之间将壕沟挖到广、深皆达二丈,从附近的漳河向西引水,在南面形成晏陂泽,向东、北流入洹河。

邺城被灌水以后,城中饿死过半。因为粮食泡水了是要出问题的。

这就由不得袁尚不回救了,袁谭死不死不要紧,老窝不能丢。

袁尚先遣主簿李孚回去报信。李孚怕被围城者察觉,只带了三骑,砍断问事杖,趁夜而行,从北面到达围城曹营后,他诈称都督,于路寻守营将士过失,予以责罚,从北营经东营进入曹操本人所在的南营,转而向西,逮捕哨兵并将其捆绑,然后冲向城墙,叫唤城上守军,守军用绳子将他吊上城。兴奋的守军击鼓庆祝李孚到来。

曹操得知李孚所为后,笑了,敌军还有这等人物啊。

也不知道曹军什么制度,连冒充的都督都没看出来。

李孚熟悉了邺城的情况后,就该出城回去告诉袁尚了。同样的办法再来一次等于把曹操当傻子,于是他又想了新办法,让审配趁夜把老弱放出城外以节省粮食。夜间,数千人从三个城门出城,举白旗示意投降;李孚和从人混入其中,从北门退出邺城,从西北逃过围城军营。

袁尚高兴看到李孚归来,曹操得知李孚脱走后鼓掌再笑。

李孚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曹操军也就知道袁尚正在回救了,一些将领觉得袁谭会趁机追杀,袁尚处于“死地”,按《孙子兵法》,会奋力死战以自救。

曹操说,如果袁尚援军从东面大路来,我就避免交战;如仗着背后有高干支持,从西北穿越山岭而来,说明他已经心虚了,就好应付了。

结果消息传来,袁尚果然走的是北路。当哨兵告知袁尚军到了邯郸,曹操坦率告知诸将:“我已经得到冀州了,你们知道吗?你们不久就能看到了。”

袁尚从西面山岭转向东进到阳平亭,距邺城17里,在城北的滏水岸边,救军扎营,举火以示守军夹攻,守军也举火以示会意。

至于曹军有没有看到,是不是也会思考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约定,不得而知。但史书记载的是,城里审配、城外袁尚的军队都被曹操击败,审配退回城内,袁尚被赶到曲漳。

曹操进围袁尚,尚未合围,袁尚已经吓坏了,派前豫州刺史阴夔和陈琳商议投降,就是那个写檄文骂曹操的陈琳。

曹操觉得优势在我,拒绝了,继续施压。袁尚趁夜弃曲漳,奔西面祁山滥口,曹操追及,再败袁尚。袁尚军完全溃散,部将都督将军马延、张𫖮、射声校尉郭昭投降,袁尚向北远逃至中山郡。曹操军得其印信、符节、斧钺等;袁谭趁机追杀,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再在中山攻打袁尚,袁尚逃奔故安投靠袁熙。袁谭收集袁尚的部众,屯龙凑。

曹操带回战利品给邺城守军看,大大打击了守军的士气,但审配仍在坚持,告诉大家,幽州刺史袁熙会来救的;当曹操骑马出来视察围城工事时,审配命弓箭手射之,几乎射中。

然而,守东门的审配侄子审荣叛变,趁夜开门放人。审配在巷战后被俘,因为不屈被处决,拖了半年多的围城结束了。

以后邺城姓曹,曹操以后建立魏公国、王国也是以邺城为基地,铜雀台、玄武池也都在邺城,感谢袁谭给的机会。这时候曹操还没想那么远,只是任命自己为冀州牧,辞了原来的兖州牧。

袁谭当然是想利用曹操,但曹操也早已料到。双方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联盟结束了,是算账的时候了。曹操宣布婚约作废,遣返了袁谭的女儿,双方开始对决。

袁谭刚进入冀州,也知道不足以迅速立足,丢了龙凑,退到南皮,清河下寨,平原国因为没有设防,被曹操占领。

这时候,袁绍的盟友乌桓峭王苏仆延准备发五千骑兵来助袁谭。但曹操派牵招出使乌桓,正逢公孙康也派了使者韩忠,牵招对韩忠示威,最终说服苏仆延放弃了入局

讽刺的是,牵招本是袁尚手下,如果不是袁氏内斗,牵招也不会加入曹操。

最终的决战发生在南皮城外。参战者中就有曹操的堂弟,督虎豹骑的曹纯。《三国志·曹纯传》记载,“袁谭出战,士卒多死”,曹操也心生退意。

但是,曹纯说:

今千里蹈敌,进不能克,退必丧威;且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彼胜而骄,我败而惧,以惧敌骄,必可克也。

从此话来看,恐怕曹操甚至还一度落了下风。但曹操却因此有了信心,急攻之下,竟然反败为胜。

战败的袁谭披散头发骑马狂奔,虎豹骑虽然不认识他,但看出他并非路人甲,便在后追杀。老天爷也不帮忙了,袁谭坠马,情急之下说:放过我,我能让你富贵。话未完,即被虎豹骑斩首。

郭图以及袁谭的妻儿也都在劫难逃。王修加入了曹操。被重新任为乐安太守的管统不肯降曹,在王修求情下被曹操赦免。

这时候袁熙、袁尚、高干还活着,但高干名义上投降了曹操;在袁熙的幽州,涿郡王松渔阳郡鲜于辅联合曹操;袁熙、袁尚未及反击,就被焦触、张南兵变驱逐。焦触自称幽州刺史,迎接曹操。

虽然又发生了乌桓攻打鲜于辅于犷平、赵犊霍奴攻杀涿郡太守和幽州刺史的插曲,但曹操安定冀州以后,这些问题也都解决了。注意,这里被杀的幽州刺史很可能不是焦触,而是曹操接管以后另外任命的,因为后来曹魏代汉之际的御碑《上尊号碑》上还有焦触的名字。

然后,曹操镇压了反叛的高干,再在白狼山一战一举击破乌桓和袁氏的联军,最后坐等公孙康送来袁熙、袁尚的首级。

从结果看,我们当然大可以嘲笑袁谭引狼入室的愚蠢行为,但仔细看《三国志》,就会发现袁谭在此战前期取得优势有多么不易,因为他的对面有:

《张绣传》: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

《荀攸传》:其后谭叛,从斩谭於南皮。

《郭嘉传》:又从攻谭於南皮,冀州平。

《张辽传》:从攻袁谭,谭破……

《乐进传》: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张郃传》:又从击袁谭於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

《徐晃传》:从破袁谭於南皮,讨平原叛贼,克之。

也就是说,袁谭的上半场优势竟是在对面两大谋士来了,五子良将除了于禁都来了,曹纯、张绣都来了的基础上取得的!

而且,郭图给袁谭的完整规划是:

今将军国小兵少,粮匮势弱,显甫(袁尚)之来,久则不敌。愚以为可呼曹公来击显甫。曹公至,必先攻邺,显甫还救。将军引兵而西,自邺以北皆可虏得。若显甫军破,其兵奔亡,又可敛取以拒曹公。曹公远侨而来,粮饷不继,必自逃去。比此之际,赵国以北皆我之有,亦足与曹公为对矣。不然,不谐。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曹纯及时打气,后续的发展就是曹操知难而退,郭图的规划甚至能全部实现!至于以后曹操重整旗鼓再来以后胜负如何,则未可知了。

这还是在袁谭错失继承人宝座,没能继承袁绍遗产大头的基础上……

也难怪击破袁谭后,曹操会高兴得作鼓吹、喊万岁、在马上起舞。

当初,沮鹄的父亲谋士沮授曾劝阻袁绍任命袁谭出镇青州,说:必为祸始。

但袁绍认为就该让儿子们各据一州,没有听。

袁谭能军不能政的人设形象,也随着他的死,彻底盖棺定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