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振民《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及董全吉评注

 荷香月暖 2023-04-09 发布于广西
董氏研究

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

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三门峡董振民

2009年11月7日

 
 

 
 

河北省衡水市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暨董仲舒思想国际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感谢主办方,感谢主席先生,给了我们这次交流的机会,给了我们公布研究成果的机会。董仲舒是我们衡水市广川人,是中国古代在孔子与朱熹之间,承前启后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今年是董仲舒诞辰2200年,我们要研究和发扬董仲舒的思想体系,首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地贯彻儒家政治伦理的"义利之辨"之"正谊明道"。我做为董氏代表之一,与大家来共同探讨董氏的先祖,顿觉无比荣耀。据陕西洛南董拴军家藏的竹木简《董氏族谱》记载,董氏自三皇时代至今时间跨度五千三百多年,世系流传二百二十多代,董仲舒为董氏第155世,董父第118世。今天我要向大会报告的主人公董晋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那么,董晋的故里"河中虞乡万岁里"究竟在什么地方?董晋葬在什么地方?韩愈为何会给董晋写"传记"?董晋的后代分布在哪里?带着诸多疑问,我多次进行了实地调研。今天我向大会报告的内容是"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以期与遇会者共勉。

一、董晋故里在董村

2009年4月9日,我和几个朋友与董好贤宗亲一道,自驾车踏上了寻根之路。从三门峡经灵宝、洛南、华阴,笫三天一早,我们取道山西永济。虽然不知道董晋故里在哪里,我还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所收获。

山西交通便利,公路发达,路况较好,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便赶到了永济市虞乡镇。我问了几个老乡,提起董晋,都说知道此人。沿路继续找一个叫董村的村庄,走了不少弯路,绕了一个"回"字,总算找到了董村。

董村原属虞乡县,曾设董村乡,乡政府就在村东新街上,区划调整后现在是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董村八组,村里二百多口人。听街上一经营农资的的62岁王兆瑞先生说,这董村就是董晋故里。董晋,字混成,当地人都熟悉地叫他董混成。目前董村已无混成后人,也仅有一户外迁的董姓人家。去年有一沈阳人来寻根,说他们那儿村里几百口人都是混成的后裔。

古董村如同一座城,原来居中朝东的村门(建造年代不清楚)上立有一木牌匾,上书:"唐明臣董混成故里"。匾宽近2尺,高约3尺,直到解放后的l95l年修建完小(董村小学的前身)时才被拆除,现木牌匾已不知去向。董村小学院内的清光绪十六年重修的元代古"董村戏台",以及散落在院内的少量古村门砖石碑刻,还能让我们领略一下混成故里昔日的辉煌。

董村从永济市地图上看,就象一座轿,村四角有四个营(村):东北圪塔营,东南庞家营,西北杜家营(原叫金陈营,因杜家出了个公公,改称为杜家营),西南古市营。我想村里出一个坐轿的名臣,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当年混成回乡下马之处,在村门正东百十米与董氏三冢交叉之处,曰龙头坡,至今村民仍沿用此名。 

 
 
 
 

村东南二里余有"董氏三冢"【评注:万安山处葬董晋及早于董晋去世的张氏夫人、韦氏夫人墓。旅游董晋的次子“溪”葬于董晋墓左边,不应是“三冢”。《董公神道碑铭(并序)》“以某年十月丁酉,奉理命家法,薄葬公於河南县万安山之原。以前夫人南阳张氏继夫人京兆韦氏□焉,从周礼也。……全道等犹惧懿铄之不永於後,与陵谷之有迁也”;(唐)韓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卷三十七》赠太傅董公行状:“娶南阳张氏夫人、后娶京兆韦氏夫人,皆先公终”。此外,韩愈撰 魏仲举编《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十九·碑志六·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公讳溪,字惟深,丞相赠太师陇西恭惠公第二子。……元和八年十一月甲寅,葬于河南河南县万安山下太师墓左”】,被村民误认为是董晋三兄弟评注:明朝以董德元名义杜撰的《董氏历代源流考》不可采信墓了,此后在《虞乡县志》卷之八—古坟考中得到了更正。据载称,"唐太傅董公墓在县东十六里董村南,有三冢,碑碣无存,《临晋志》以为董晋墓,考权文公董公神道碑,称晋葬河南县万安山之原,则非晋明矣。按神道碑言,公考伯良,赠尚书左仆射,此太傅当属伯良墓,上二冢疑一为公曾祖梁州博士仁琬墓,一为公祖右散骑常侍大礼墓,今土人惟称三进士坟云。"坟冢势如龙形,长约200米,宽约60米,高约4米。据村中长者88岁的梁江龙老人说,他16岁(1937年)在此割草时听一放羊人说,相传有一个南蛮人妒嫉三冢脉气好,后代会出"能人",就派人在龙脖之处挖土,离奇的是白天挖了,隔一晚上又自然恢复,于是不分黑白拼命地挖,直至见了红水(龙血),以为是割破了龙脖,不敢再挖了,此处就变成了现在通往席张村所走的路。

 
    
 

传说"董氏三冢"有一神奇之处,就是村里谁家过事情,只要到坟上烧香祷告,桌椅板凳自然就有人给送来了。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据梁江龙老人回忆说,自他记事起,就没人来上过坟。而如今,坟冢的土层早已被挖平烧砖了,乱石砖块遍地,荒草丛生,遗弃的砖窑场尚能让我们想象到"董氏三冢"所处龙脉的盛况。也许是人们慑于"董氏三冢"的威力,还没有把它整成地,给了我们见证三冢遗址的机会。

二、董晋里名与葬地小考

董晋的曾祖仁琬世居河南府河中县,即山西省西南部的虞乡县,想必《虞乡县志》上应有记载。5月10日,与太原董大中到忻州调研董氏家谱归来后,我连夜乘火车返回永济,到永济市档案馆一探究竟。

据《虞乡县志》记载,虞乡为古虞国,后为梁解,为解县,改为虞乡,又复为县,分置虞乡,是虞与解一而二,二而一也。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的董村,东至王杜村一里,西至东杜村一里,南至石术村六里,北至永营十三里,东南至雷家庄五里,西北至桥上桥十里。卷之五—文儒传载,董村有一韩文公庙,据说是董丞相在汴雅善文公,丞相卒,文公护丧归葬,又述行状,因此建而祀之。【评注:《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郓城,紧。天祐二年曰万安。”,此山西“万安”,不是河南“万安山”。董村的来历,县志上没有记载,我想可能是因为董氏世代祖居该村并屡出才人而得名的。董村被称为"万岁里",县志上也没有记载,董晋故里的智者也不清楚。那就只好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求证了。

据载,唐宰相董晋之弟评注:没有史料佐证,唐贞元进士(江西第一进士)、吏部侍郎董申董乂(754-825年)后谱为董申应受到《董氏历代源流考》而变化率其家迁居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因董申与祖辈都是唐朝高官,家族成员又以经营茶叶生意而巨富,由此,海口董氏建村时,高规格高起点,仿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兼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在今天海口村的基地上建造了一座"村城",其村落布局及街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推此及彼,古董村也应该象当地老百姓所说那样是一座"里城"。按旧时律法,只有皇帝方可叫"万岁",也只有皇帝居住过或暂时避过难之处才可称为"万岁里",反之则是犯大忌,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韩愈称古董村为"万岁里",或许某位皇帝曾经在此"生活"过,或许是希望它"永远存在",至少是"永远存在"人们的心里。

考证权德舆董晋神道碑铭,称董晋葬在河南县万安山之原。那么,万安山在什么地方?董晋为什么会葬在那儿呢?

万安山位于伊川县东北部,偃师市南部,洛阳市东南侧,东连嵩山,西接龙门山,因脊背起伏较多,大部分呈马鞍形,故名万鞍山,后演变为万安山,主峰海拔937.3米,是伊川最高峰,峰顶有万安宫、祖师庙等名胜,自古就是洛阳南面的屏障。唐时北邙古墓已满,“洛阳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于是万安山成为安息的首选。【评注:此推论充分!是否早就选好的墓地待考。】姚崇、宋璟、裴度、贾岛、张说、李德裕、张庭珪、李多祚等一干历史上闪光的名字不下20人葬于此地,董晋也就不约而同地葬在了这里。

 

还有一点,与当时饥饿兵慌的混乱局势有关。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初三,七十六岁的董晋病逝于任上。韩愈遵照他的遗嘱,迅速处理丧事,三天后(初五)即入棺成殓评注:此处不严谨,应该为初八入棺成殓,见《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上三日罢朝。……使吏部员外郎杨于陵来祭,……命其子三日敛。既敛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乱。”,并陪同其家属护送棺木离开汴州。他们出发后的第四天(初八)【评注:此时间不符,应该为十二日,见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九十五·董晋传》:“晋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六,废朝三日,赠太傅,赐布帛有差。卒后未十日,汴州大乱,杀长源、叔度等”。】,董晋的部下举兵叛乱【评注:贞元十五年二月,董晋去世,行军司马陆长源代为宣武军节度使。按着惯例,主帅死了,要发布给兵士做孝服,陆长源却发钱代替布。判官孟叔度又压低布价,抬高盐价,这样一来,每人所得盐不过两三斤。因此触发了这次兵变,陆长源、孟叔度被杀。】,交通阻绝。当节度行军陆长源、度支营田判官孟叔度、观察支使邱颍、观察推官韩愈一行护送灵枢走到假(yǎ)师(今河南偃师)附近时【评注:陆长源、度支营田判官孟叔度两人与韩愈共为文《祭董相公文》,但没有与韩愈一同送灵枢至偃师:(唐)韩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外集注卷五·祭董相公文》 (董公名晋,祭下或有汴州字,公时为汴之观察推官,晋薨,之三日而敛,既敛而行,于行之四日公从丧至偃师,而汴军乱。此文公与一时僚吏共为文以祭于丧之将行也,其名位具载本篇。然陆长源、孟叔度皆死于军乱之日,惟公蠲免者也!);《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九十五·董晋传》:“晋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六,废朝三日,赠太傅,赐布帛有差。卒后未十日,汴州大乱,杀长源、叔度等”。】,汴州大乱的消息传来,于是在匆忙之中草草将其埋葬。可能是因为董晋荣升汴州前出任了四年的东都留守(注:东都留守的职责是总理洛阳军民、钱谷、守卫等事务,相当于东都军政的一把手。)评注:董晋任东都留守“留守未尽五月”(见: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有功于洛阳,所以洛阳便成了德宗勅葬【评注:上文“唐时北邙古墓已满,"洛阳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于是万安山成为安息的首选”。此推论充分!是否早就选好的墓地待考,毕竟唐朝定都洛阳,万安山靠近京都,《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唐隆元年复故名。偃师,畿。”,畿,靠近国都的地方。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哀情逢吉语,惝恍难为双。暮宿偃师西,徒展转在床。夜闻汴州乱,绕壁行彷徨。……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译文:我听到你高中进士的日子,正在为相公董晋奔丧。在悲哀的情绪当中听到吉利的语言,迷迷糊糊不知道应该是悲还是喜。黄昏的时候我住宿在偃师城西,徒自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到了夜间就听说了汴州兵乱的消息,起床沿着墙跟走来走去,难以排遣心头的忧患。……我人在中途怎么才能有返回去的时候,行程一天也没法更改。过了一段时间,有人从东边传来消息说,我在汴州的家眷幸运地免遭殃祸,他们已经乘船经过汴水,向东匆匆赶到徐州去了。我跟着奔丧到达洛阳后,马上就在早晨停也不停地就往回赶。(见https://baike.so.com/doc/25688430-26773157.html)。也证明董晋葬于偃师西,随后韩愈到洛阳,随即赶往徐州。董晋之地,于是就把他葬在万安山下【评注:立碑时间不是十五年二月墓葬时间,而是在安葬后的贞元十五年同年十月进行立碑。德舆奉行公之命书《唐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神道碑铭(并序)》“以其年十月丁酉,奉理命家法,薄葬公於河南县万安山之原。以前夫人南阳张氏继夫人京兆韦氏□焉,从周礼也。……全道等犹惧懿铄之不永於後,与陵谷之有迁也,”,(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四 》:“《唐宣武节度董晋碑》唐中书舍人权得舆撰皇太子侍书殿中丞玉丕书:晋,字混成,河东虞乡人,官至宣武节度使,碑以贞元十五年立(集古录目)”】。

据时任中书舍人(宰相)的权德舆撰写的董公神道碑铭载, 在董晋去世当年的十月二十七日,董晋儿子全道等,奉理命家法,依从周礼,与陵谷之有迁,将两夫人与其合葬,并勒石纪念。【评注:陵谷指陵墓,(唐)韓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卷三十七》赠太傅董公行状:“享年七十六,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勋累升为上柱国,爵累升为陇西郡开国公。娶南阳张氏夫人、后娶京兆韦氏夫人,皆先公终。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上所赐名,全道为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全素为大理评事,澥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学行(诸本溪作全湲,澥作全澥。考《世系表》、《董溪志》溪、澥皆无全字,盖全道、全素出于赐名也,或无为大理评事五字)”】

据韩愈在《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溪墓志铭》中载,元和六年(811年)五月十二日,曾任商州刺史、御史中丞、粮料使的董晋第二子董溪因盗军资被赐死湘中,年仅四十九。第二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其子居中始奉丧归。元和八年(813年)十一月甲寅(初五日),葬于河南河南县万安山下太师墓左,夫人郑氏祔焉。以陪伴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那么董晋具体埋葬在万安山什么地方?我数次查阅偃师市地图后,把目标锁定在偃师市大口乡董村。【评注:至偃师汴州乱,(唐)韩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外集注卷五》:“《祭董相公文(董公名晋,祭下或有汴州字,公时为汴之观察推官,晋薨,之三日而敛,既敛而行,于行之四日公从丧至偃师,而汴军乱。此文公与一时僚吏共为文以祭于丧之将行也,其名位具载本篇。然陆长源、孟叔度皆死于军乱之日,惟公蠲免者也!) ”。

8月30日与10月26日,我两次与偃师诸葛镇西白塔村的董长庚宗亲一道,几经转车,来到偃师市大口乡董村考察。董村位于大口乡最东南山区,万安山北麓,辖13个村民组,3258口人,其中六七成姓董。董村是万安山一带董氏的主要聚居地,登封江左镇、顾县镇安滩村等属董村董氏迁出地。据《大口乡董村董氏家谱谱序》载,"始祖董林于明太祖(朱元璋)安天下、定中原三年从晋阳洪洞县打枣岗迁居偃师,世居蒋村。老者相传,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34)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荐之士。河间府景州旧属晋阳,有董仲舒献天人三策,上嘉纳之,拜江都王相。王景帝子,武帝兄也。舒以礼匡王,王敬重焉。武帝元封元年(前104),上行幸缑氏(即现在的缑氏镇,距董村11公里),礼祭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空中呼万岁者三。今偃师有参驾店,当时从官之中,仲舒与焉。武帝东巡海上,事封禅。仲舒有疾辞,遂家于蒋村,而相传为偃师董家里(均指的是现在的大口乡董村)。单泉之南、岗岭(指虎元岗)之西,其下有祖茔一座,不可考其由来矣。洪军之闹,因蒋村有旧址,且离县僻远辽阔,追踪前人,复其故土,自武帝至十八(朝)代矣。"我想后裔追寻董仲舒的足迹葬于此地理所应当。董村第八组已八十高龄的董遂臣宗亲说,他十二、三岁去四门坟地祭祖时,距坟西大约五十米再向南四十米处有谱上所说的 "祖茔",上有三道墓碑,大碑高约1.5米,宽0.6米,两道小碑高约1.0米,宽0.6米,年代久远,不知所云。董晋迁葬在此及其子董溪陪葬在此,符合三道墓碑的特征。葬地在董村东北角虎元岗之西,座北面南,地势平坦开阔,茔西二十余米有河沟叫马桥沟,茔东泉寨村(西泉村)之南有一泉曰单泉,茔地两侧南北向有两条乡村公路,墓冢背靠虎元岗,西望龙门山,南望万安山群峰,迎南横岭,峰峦连绵,奇石林立,山水占尽,风水堪绝,埋的是董晋名望所归。过去每年二月前后,村里只要邀请到戏班,就举办社火表演,至少几十人列队,敲锣打鼓,木牌彩旗开道,方圆几十里的董氏后人都来这里的祠堂、墓地祭祖。现在条件好了,每年的二月十五,董氏后人有开车的、骑车的、坐车的、走着来的,都聚集到这里搞祭祖活动。他们首先祭拜董晋,尽管董晋与他们不是一支,但他们认为董晋是"寻"来的先祖。董晋葬在此地"离县僻远",免得董晋为官时曾得罪过的人"打扰",可以放心地长眠安息了。既然董晋故里在董村,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地的这个村子改称为董村,以圆他落叶归根之梦,也合乎情理。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通过排查,结合当时饥饿兵慌混乱的局势,遥远的路途是把董晋运回山西永济虞乡董村故里安葬的最大一道障碍,所以勅葬曾任东都留守的洛阳就顺理成章了。韩愈一行送葬的路线,从开封沿310国道经郑州到偃师,向南沿故县-刘庄乡村公路到刘庄,往西到董村就清晰可见了。良好的风水及墓地前"辽阔"的场地,为后裔祭拜董晋提供了活动的"道场"。董村完全符合"董晋葬在河南县万安山之原"的特征,董晋葬在董村无疑!

万安山南边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范仲淹墓,离洛阳龙门10多公里,距董晋墓冢直线距离仅30余公里。董晋墓冢在范仲淹墓东稍偏北一点,距偃师约35公里,距洛阳龙门约40公里。几千年之中华,历代真名实姓的王公大臣多如繁星,但是几百上千年之后只能在书中寻找其踪迹。如今洛阳周围多少名人的墓葬或被如云大厦压在脚下,或被辟为各种名堂的牡丹园招揽着四方游客,所以范园(范仲淹墓)是幸运的,董晋墓就显而格外凄惨了。我与长庚、遂臣宗亲头顶正午烈日,亲临董晋墓地后,心潮翻涌,难抑激动之情,也有一丝慰藉,因为我非常幸运并顺利地找到了董晋故里与葬地,我对董晋的考证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我想董氏后人尤其是董晋后人,能不能让董晋墓冢象范园一样,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三、董晋生平简略

董晋,字混成,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仕唐,官至德宗朝宰相。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在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769年5月25日,董晋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李涵奏请代宗以董晋为判官。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

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任太府卿、御史中丞,后外任华州刺史。四镇之乱时,董晋弃城赴奉天跟从唐德宗,被封为国子祭酒。四镇之乱后,唐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

贞元五年(789年) 二月二十七日,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窦参专政,唐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唐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感到惶恐,好几次上表要求辞官,德宗罢了他的宰相职务。贞元九年(793年),任命他为兵部尚书,贞元十二年(796年)3月任命他为东都洛阳的留守。正赶上汴州(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重,他的儿子兴风作乱。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初六日,德宗又任命董晋同平章事、兼宣武(今河南开封)军副节度使,初七日,宣武节度使李万荣死,唐德宗以董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宋亳颍等州观察使。

董晋在宣武任职5年评注:“晋在军凡五年,卒”(见:《新唐书·董晋传》)】,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三日死于位上,终年76岁,死后赠太傅,谥曰恭惠。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29岁的韩愈受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及其次子董溪的推荐,在其手下任了三年的观察推官,执掌刑狱。也就是说,董晋为节度使,是韩愈的幕主、顶头上司,所以韩愈知晋行治甚详,对董晋更有一种知遇的感恩。贞元十五年(799年)五月十八日,韩愈以二千余字作《董公行状》,深知董晋的德性:"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宰相权德舆在董公神道碑铭中评价董晋:“一邦之人,得公而理,失公而乱。惟公自筮仕至捐馆四十五年,无伐善,无违德;历官三十六,皆以理效闻”。

纵观董晋一生,其才能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使回纥不辱使命;在韩滉权盛时,挺身而出为元琇辨解;在四镇之乱时,游说李怀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时,平息邓惟恭之乱,并抚御其骄兵悍将。其中后两点最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安定。

四、董晋世系及后裔的播迁

据董氏家谱记载,南北朝时,董仲舒三十一世孙董信道玄孙迁至蔡州。隋唐之交,三十五世孙董九思迁河东虞乡定居。三十七世孙董仁婉永徽壬子皇任梁州博士,从京城徙河中,有儿子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孙子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根据福建连城董炎星、浙江富阳董顺庆提供的谱系推算,董晋应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

 
 
 
 

董晋父伯良(復初公)生子三:晋、申、三。长子晋,字混成,世居河中,生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皇上赐名。全道为殿中监、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商州刺史、河北营运粮使,全素为大理评事、太子舍人,澥为太常寺太祝。溪生四子【史料溪生四子:《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十九·碑志·六,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次曰从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清然、居中、从直、居敬。次子申评注:与董晋不同支系,更不是董晋的胞弟。明万历乙未年邑庠生董桂生撰写的《晋公申公议》:“居庐陵者祖晋,居德兴者祖申,二公实为两派不祧之祖”,否定《历代源流考》董晋、董申“胞弟说”】,字洛成,吏部侍郎,因官睦州清溪始居海口下市井头,生子三:全福、全秅、全祯。幼子三,从许旌阳真人,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大宋,江边万里,崇祀庙享。

董氏是唐末从山西省虞乡县或做官、或避乱迁居南方的中原世家大族,董晋、董申自然成了南方董氏追奉的先祖。董晋的的孙子董清然【评注:以源于《明朝万姓统谱》没有可信史料。】、六世孙评注:不符合史料,也与明嘉靖谱矛盾。董合等定居的扩源、流坑都是偏僻的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封闭,才得以长期稳定聚居并繁衍播迁。清嘉庆十二年(1805年)仲三公之裔孙太学生董春所撰的《扩源源流考序》评注:《扩源源流考序》的世系有谊、让、谦三大庭以及世系及分布。,详尽记述了流坑源流与分派几十个县的历史。

董申一支后裔,现在居住在安徽南陵。据族人董杰义讲,他们的家谱十分完整地记载了董申及其后人的详细资料。江苏赣榆董氏也是董申后代,只不过他们在很早以前已经与北方的董俊后代联宗。【评注:史载有多位董俊,特别是在明朝时期的董俊。】

湖北阳新粮食局董鸣鸿那里有族谱详尽记载了董晋后裔的世系。董晋后裔以谊、谦、让三大祖庭为主线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徵、浙江、福建等省后裔轮廊是清晰的。董晋后裔先后迁居于山西河中,江西德兴、婺源、宜黄、乐安,浙江富阳,安徽泾县、池州、庐陵等地。

魂牵梦萦是故里,寻根问祖宗亲情!我想借用一首歌,聊表我们天下无二董、董氏一家亲的美好愿望。

心在跳,情在烧,我愿真心去寻找。

心在跳,情在烧,何时给我温柔的怀抱。

心在跳,情在烧,你就在不远处微微地笑。

心在跳,情在烧,我会追寻你到天地老!

谢谢各位!

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三门峡董振民

2009年11月7日于河北省衡水市

作者简介:董振民: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生于1967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原籍河南省陕县。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宇龙纺织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计划处工作,大专文化,工程师。2005年主编《十里铺村董姓史传》,2008年主编《董姓史传》。《董氏族谱》第八次大续修编委会主编。著有《闻喜董氏探源》、《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等董氏渊源调查报告。

【评注】评注部分为广西贺州董全吉于2023年4月9日备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