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祁民龙||二游天平山(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3-04-10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二游天平山
  文/祁民龙(上海)


秋意渐浓,好友继荣夫妇约我们一同去苏州游玩天平山,我不禁回想起40多年前第一次游天平山的经历。
当年我还是个技校生,学校组织苏州二日游,负责安排车辆和食宿,学生可自由报名。学校里的男子钳工班和女子车工班报名踊跃,好多同学还是第一次到外地旅行。尽管苏州天平山距上海咫尺之遥,但当时可是我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我们乘坐的大巴一大早就出发,到了苏州天平山已接近中午时分,大家显得异常兴奋,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就直接登山。
天平山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因山顶正平故名。海拔虽然只有221米,却山势峭峻奇险,山道蜿蜒崎岖,山上怪石嶙峋,其状宛如笏板。所谓笏板,是指古代大臣上朝用的类似于记事本的板条,故有“万笏朝天”之称。置身于如此曼妙的环境中,大家顿感兴致盎然,仿佛有一股使不完的猛劲,一路攀登,一路欢笑,直奔山顶而去。众人的眼中闪烁着初探外面世界好奇的目光,山上的一石一峰一洞都能引起大家的惊艳。一路向上没走多久,忽然发现前方有一巨石兀立路旁,刻有“飞来石”三个雄浑大字,细看旁边的介绍得知:飞来石高近九米,重五十余吨,宛如天外飞来。相传,有一云游僧至此,见该石颇为面熟,似从四川峨眉山飞来,故称“飞来石”。大家在此稍作停留拍照,就接着往上攀登。
少顷,却被一座峭立的崖石挡住上山的路。大家正觉无路可走时,却见崖石中间有一道缝隙,像是被神话中的人物用斧头劈开似的,形成“双崖壁立、相对如门、中夹一缝”的奇特构造。钻入石缝内,感受其只能容纳一人缓行、有些地方体胖者甚至需侧身而过的乐趣。举头仰望,仅见蓝天一线,顿觉“一线天”得名之贴切。走出“一线天”,一口气爬上山顶,与山上的卧龙石、卓笔峰、白云泉等奇特景致相继邂逅,顿觉眼界大开,大家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赞叹不已,然后就被一一收入“海鸥牌”黑白相机的镜头中。
登上山顶瞭望远方,看群山蜿蜒起伏,览姑苏古城风貌,不禁升起一股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之气。第一次游玩天平山的愉快经历,深深地融入我青年人生的记忆。以后去过许多地方旅行,但对天平山“万笏朝天”的峻峭之美印象尤其深刻。
此次再游天平山,出发前我特意做了点攻略,才得知天平山风景区不仅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同时还是一座人文底蕴厚重的名山。北宋仁宗皇帝将此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名“赐山”,是贤相范仲淹家族的根脉之地,其先祖归葬于此。白居易、唐伯虎、乾隆皇帝等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游记和遗迹。
从上海驾车到天平山风景区,仅用了不到2小时。我们一行4个年过花甲之人,沿着40多年前我曾经走过的山路,缓缓上行,边走边歇,品味一路上的风景,欣赏沿途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摩崖石刻,感受山林里特有的深秋气韵。爬上半山腰的卧龙石景点时,感觉有些累了,就坐乱石阵中歇一会儿,然后下山走向天平山庄。
天平山庄为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所建,楼堂廊榭,依山而筑,山石、池水、花木点缀其间,尽显江南园林之美。我们沿着观景线一路漫游,途经咒钵庵、来燕榭、三太师祠、白云古刹,或远观、或近看、或驻足细览,随心而为。继荣和我都爱读点文史方面的书籍,因而对景区内的“高义园”和范仲淹纪念馆特别感兴趣,故将其列为本次行程参观的重点。
“高义园”系乾隆皇帝南巡三次到过天平山,为赞赏范仲淹的高风亮节而敕建。进入园内发现:园子很气派,共有五进,依山而筑,纵深约70米。入头门,经仪门,第三进今额“乐天楼”,原名御书楼,旧称宸翰楼,是座宏敞精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回廊周匝的四面厅,为四面栏窗的敞阁。第四进为凌空高架的逍遥厅,左右出两翼若双阙,有重楼复阁之势。最后一进为高义园正殿,单檐歇山造,面阔三间,龙头屋脊,简朴庄肃。北墙正中悬有乾隆皇帝手书“高义园”盘龙金匾,由于此金匾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因而被列为镇园之宝。殿内还陈列着乾隆皇帝手书的“游天平十六韵二首”两方诗碑。
出园向西南,便来到范仲淹纪念馆。这是一座宋代建筑风格,分三厅一廊一房。其中北厅为序馆,有范仲淹的彩塑坐像,上方置一块康熙帝所题写的“济时良相”匾额。该馆主要有对范仲淹的生平简介、范氏家谱等内容,中厅重点介绍范仲淹一生的功绩,以及在苏州建立了家族慈善机构——范氏义庄,开中国慈善史之先河的事迹。南厅则展示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
观赏完上面的“一园一馆”,已近黄昏时分,我们这才感觉到,天平山庄真可谓是座丰裕宝库,里面还有诸如咒钵庵、来燕榭、三太师祠等许多景点尚未细看呢,留作以后再来吧。
出纪念馆向东,就可看见一片枫树林。时值深秋,林中的枫叶五彩斑斓,紫的、红的、橙的、黄的、青的,似珊瑚灼海、彩霞满天。轻轻摇曳的枫叶,仿佛是在招手迎客。穿过枫叶林,见前方有一潭池水,谓“白云池”。见此,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跳跃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诗作《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此诗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是所作,诗里所表达出的坦荡淡泊情怀与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思想和操守,也为天平山留下了浓郁的人文气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激励国人忧民报国的崇高境界;而“云自无心水自闲”,恰似我们一行这次游览天平山的心态写照。不同于活力青春年代的激昂,不赶时间,不求有景必到,量力而行,悠然欣赏沿途风光,是我辈夕阳人生的顿悟选择。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