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被称为“医之始祖” 凝聚着先人的养生智慧 它还是一部生命的百科全书 在养心、养性、养生方面 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特别推出全新板块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宝藏 带您探寻《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智慧 帮您找到养生的具体方法 助您解决生活中的健康难题 从而起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快跟着小圈一起来养生吧~ ![]() 《黄帝内经》养生之“言” 《黄帝内经·素问》曾提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特邀《黄帝内经》解读专家 ![]() 王庆其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 胡春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01 “五谷为养”,五谷指的是哪五谷? ![]() 大米 ![]() 豌豆 ![]() 麦子 ![]() 黄豆 五谷 ![]() 小米 历代关于五谷的解读是不一样的,王庆其教授根据唐代医学家王冰对五谷的解读,认为五谷是指大米、豌豆、麦子、黄豆、小米。 02 “五谷为养”,养的究竟是什么? ![]() 五谷不仅是我们最经济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也能养护我们的脾胃和五脏。 《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选用食物的原则为:五谷杂粮、桃李杏枣栗、牛羊猪狗鸡等各有不同作用,要均衡饮食。 03 饮食不均衡容易导致哪些疾病? ![]() 老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均衡容易导致各类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痰浊内阻。 痰浊内阻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型,其特点是:肚子胖嘟嘟、脸上油乎乎、体沉舌苔腻、睡觉打呼噜,常常出现咳痰、胸闷、上不来气、恶心、食欲不好、头晕头痛等等。 这些症状叫作气机不畅,通俗来讲就是气不通,郁结不畅。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高血脂的人群往往可能是这种体质,所以我们的饮食更加要注意清淡、营养均衡。 《黄帝内经》养生之“用” 01 如何预防和缓解痰浊内阻? ![]()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指南》2023年版,发布了预防和缓解痰浊内阻的健康食谱。 如果您是痰浊内阻体质,可以参考下列食谱进行调养: 【早餐】 1、全麦面包(全麦面粉30g,高筋面粉60g); 2、煮鸡蛋(鸡蛋50g); 3、脱脂牛奶(300ml ); 4、凉拌海带丝(海带丝50g )。 【茶饮】 山楂菊花决明子茶(山楂9g,菊花6g,炒决明子9g) 【中餐】 1、红芸豆米饭(红芸豆10g,小米10g,大米70g); 2、香菇炒芹菜(芹菜200g,香菇20g,淀粉5g); 3、洋葱西红柿烩牛肉(洋葱20g,牛肉80g,土豆50g,西红柿100g); 4、海带木耳汤(海带30g,木耳50g)。 【加餐】 橙子(200g),甜杏仁(10g) 【晚餐】 1、杂粮米饭(黑米10g,糙米25g,小米10g,高梁米10g); 2、芦笋豆腐干(芦笋100g,豆腐干30g,口磨10g); 3、胡萝卜炒空心菜(胡萝卜150g,空心菜150g,柿子椒20g); 4、桔红蜇皮鸭肉汤(桔红5g,大枣3g,鸭肉30g,海蜇皮10g,冬瓜100g )。 【油、盐】 全天总用量:植物油20g, 盐5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