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到故宫博物院欣赏清朝皇帝画像时,会发现他们的脖子上,都会戴一条珠子串成的项链,被称为「朝珠」,不只皇上会佩带,就连大臣也是,而朝珠材质依等级区分,例如唯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珍珠,而且珠子每串都是108颗,主要与佛教有关,也象征风调雨顺。 朝珠材质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身分地位,清代史料记载,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及妃嫔,皆可佩戴朝珠,而官员则是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唯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东珠,指的是黑龙江流域生产的珍珠,数量非常稀有,而朝珠材质还有青金石、玛瑙、红蓝宝石等。 而朝珠是清代独有的礼仪,上朝时才会佩戴,朝珠其实是由佛珠演变而来,所以珠子保持佛珠原本数量,也就是108颗。朝珠每27颗珠子之间串1颗大珠,被称为「佛头」或「分珠」,朝珠两侧有3串小珠,每串10颗叫做「纪念」,男性佩戴时双串要放于左边,一串在右边,女性则正好相反,也就是「男左女右」的意思。 另外《博物馆学文化》也介绍,朝珠108颗还具特殊寓意,其中12颗代表一年有12个月,24颗象征24节气,剩余的72颗则代表72候,72候是结合天文气象等的一种历法,而朝珠上的4个大佛头,象征一年4季,皇帝把朝珠戴在身上,表示对上天心存敬畏,并期盼国泰民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