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虚汗的人,多为气虚体质。 所谓的气虚体质,是指因为身体虚弱、气短乏力等原因,导致体内的气不足,无法将汗液蒸发出去。出汗过多,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气血虚弱、气阴两虚的表现之一。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在饮食上有两个要点,一是益气固表、补气养阴,二是补血。 ![]() 大枣 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营养成分,能起到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大枣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改善体质虚弱的人,出汗过多导致气血亏虚的情况,经常吃大枣,能使脸色红润。 ![]() 牛肉 牛肉是常见的肉类食物,很多人都喜欢吃牛肉。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高蛋白低脂肪,二是补气养血。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脂肪含量较低,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食物。 中医认为,牛肉属于温补类的食物。经常出虚汗的人,可以吃点牛肉,来达到补气养血的目的。 但要注意的是,牛肉不能与鸡蛋一起食用。因为鸡蛋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如果一起吃就会产生相克反应,不但起不到补气养血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情况。 ![]() 山药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被誉为“土人参”。中医认为,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的人食用。 《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山药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等功效。可以用山药炖鸡汤、排骨汤等。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的人不能多吃山药。 ![]() 枸杞红枣茶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血安神等功效。可以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壮筋骨的功效;可以治疗气血虚弱所导致的面色不华,头晕眼花等症状。 用这三种食材一起泡茶饮用,不仅能补气养血,还可以调节身体不适,增强抵抗力。 ![]() 黄芪生姜茶 黄芪有补气固表、益气生津的作用,与生姜搭配可以温胃散寒、化痰止咳。 这道茶饮,用黄芪,生姜,开水冲泡代茶饮。黄芪健脾益气、祛湿止泻,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二经,可以起到发散风寒、止咳止呕的作用。 ![]() 外用之法——脐疗法
![]() 出汗多的人,在平时饮食上也要注意这几点: 1.饮食均衡,多样化,避免偏食。不能长期吃单一的食物,可以在饮食中加入不同的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比如山药、莲子、薏苡仁等。 2.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和饮料。生冷食物和饮料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容易加重人体的湿气。 3.注意锻炼身体,加强体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