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卓之乱:得了便宜的董卓放飞自我,吃了哑巴亏的袁绍掀桌子走人

 老易说史 2023-04-10 发布于湖南

袁绍通过层层设局、最终收网,终于一举把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势力给一锅端了。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你们这些臭苍蝇,老子终于把你们变成死苍蝇了,整个世界清静了许多,皇室和士族共治天下的理想社会也变得未来可期了。

可是,不带爱相的董卓董大脑袋却在这个关键节点带兵进京了,并通过一连串的小动作,整合了洛阳城内和周边的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凭绝对实力强行霸占了袁绍的“革命”成果。

刚刚拍死所有苍蝇的袁绍,此时此刻,比吃了苍蝇还感觉恶心。臭不要脸的,老子头发都想白,死了那么多脑细胞,才完成这么宏大的一个局,你一个粗鄙武夫就这样把俺的好白菜给提前拱了?

但尽管袁绍心里气得要吐血,在董卓的绝对实力面前,他也只好接受事实。“走着瞧”这种较劲的话他只能放在心里说。

那么,一步登天的董卓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众所周知,这位同志简直就是特地赶过来给东汉王朝挖下葬的坑的,经他那么毫无节操地一番折腾之后,东汉正式名存实亡了。

兽性大发的董卓

董卓在控制住京都洛阳的局面后,便迫不及待开始折腾了。皇帝在我手里,军权也在我手里,还有谁?不服的给我站出来!

他第一件事就是把司空刘弘给免职了,这么好的位置,你坐在那里浪费了,不如给我来过过瘾,老子一介武夫,先过过这偏文职的三公之一的瘾再说。

为什么是刘弘这个司空第一个挨枪呢?因为当时三公之中比较稳定的也就司徒和司空了,而司徒的位置被董卓的老上司袁隗占着,董卓再混蛋,也不好意思上来第一个就抢了自己的师长的饭碗。

弄完这一出之后,董卓觉得要再玩一把刺激的。他要废帝,废掉现任的汉少帝刘辩,改立那个小机灵鬼刘协。

他为什么废刘辩立刘协呢?难道是继承汉灵帝的遗志?这个二货在汉灵帝生前就敢抗旨不遵了,他会想着汉灵帝的遗愿?他要另立刘协为皇帝,其实背后就只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宣示主权,都说这以后是我说了算,那我先废个皇帝看看,谁赞成谁反对?这跟有些领导刚一上任就是一顿疯狂输出是一个道理,主要目的在于看看自己手下有多少乖宝宝。

第二个就是巩固地位。刘协年纪又小,又没有什么背景,爹妈都死完了,连抚养他长大的董太后也被拔根了,关心他的宦官也死光了,这多好控制呀!不像刘辩,虽然人比较迟钝一点,但好歹他舅舅何进还有很多旧部,万一打着刘辩的旗帜找他闹事,还挺麻烦的。另外,抚养刘协的是董太后,咱也姓董,虽然咱和董太后不是一家人,但我如果足够不要脸,强行攀个外戚关系,也方便些,到时候董卓就是外戚代言人了。

当然,上述这些话还是不能公开说的。董卓找的借口其实和当年汉灵帝要废刘辩的理由比较相似,他说:“少帝给人感觉不太机灵,这种人啥也干不了,这对江山社稷不是啥好事,他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因此,我决定向偶像伊尹、霍光致敬,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我今天就来一曲废少帝改立陈留王吧!”

此话一出,早就对董卓恨的牙痒痒的袁绍立马站出来唱反调了:“我们大汉国祚延续了四百年,一直都恩泽深厚,现在的皇帝春秋正盛,没看见哪里不善于天下,你想废嫡立庶,这是坏了祖宗规矩,恐怕大家不会支持你哦!”

如果按照正常剧情推演,这种情况下,双方一般会表面和气,暗地里刀光剑影地搞几轮辩论赛。但走上人生巅峰的董卓却再也不想按套路出牌了,咱主宰天下的时光如此美好,哪有功夫跟你扯淡?服不服凭实力说话!

董卓按剑对袁绍怒吼:“你少给老子扯淡!现在天下之事,不听我的,难道听你的?我董卓要干的事,没有人阻止得了。你认为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袁绍人家是国内知名大导演,第一部大作就被你这个瘪三窃取了成果,对你早就气不打一处来了,你还吓唬我,谁怕谁!于是,他按刀怼了回去:“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卓一个人吗!”

说完,手握佩刀,扬长而去,留下董卓在大殿之上独自凌乱。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怼董卓,高低会被董卓弄死。但是袁绍不一样,袁绍本人名气大、实力也大,他背后那个“四世三公”的袁家就更加了,所以董卓还忍了下来。

怼完董卓,袁绍就赶往冀州了。董卓,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霸占了我的成果还来恶心我,老子跟你没完,高低要组织人马来你较量较量。

董卓在送走杠精袁绍之后,顺利地废掉少帝刘辩,将之贬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汉献帝。

刘辩被废掉了,那么再留着刘辩的生母何太后,既尴尬又不踏实,所以董卓就给何太后送了一碗鸡汤,不要钱但要命的那一种。何太后一死,董卓就成了大汉的实际控制人了。

捡来的东西总是很难让人去珍惜的。董卓因为这一切得来太容易了,一点也不知道珍惜,他只知道使劲发泄。大家先来看看他在洛阳干了些什么事:

他给自己封官,先封到太尉后来又当了国相,直接超越三公,独掌相权,再后来又改叫太师。反正,他对自己是一点都不吝啬,各种官帽子,他想戴就直接往头上戴,一点都不客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卓自然不会忘记他的家族,但凡跟他家沾点边的亲戚都被封侯了。

为了体现他跟大汉皇室的深入沟通,他在皇宫之中看中哪个女子,就直接上了,管她是后宫妃子还是皇室公主或者宫女。

他不光好色,还贪财,雁过拔毛的那一种。他货币造假,靠通货膨胀去吸民脂民膏。甚至连死人也不放过,皇陵也好,富贵人家的祖坟也罢,他一路挖过去,真怀疑他前世是开挖掘机的。

他还嗜杀成性,草菅人命,经常以杀人为乐。女同志更是直接沦为他们的玩物。战俘就更加要区别对待,经常被他裹成木乃伊,然后涂上燃烧物倒着烧,点天灯?还十分变态地喜欢在吃饭看战俘被剪舌头、挖眼睛。

反正不管是对谁,他就是洛阳的天,是洛阳的法,谁要是违背了他的意愿,那要遭“天谴”、受“刑法”。

总而言之,论作恶多端,董卓这个老匹夫绝对是中国历史上集大成者,只要是坏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干不到的。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大混蛋,但混蛋得这么全面的,这货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洛阳上下被董卓折磨得,那真是生不如死。都知道你董卓混蛋,但是没想到你特么这么混蛋。但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天怒人怨的董卓,他的报应马上就要来了。

董卓的报应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

洛阳的士族官员董卓越玩越底线了,若任其这么折腾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思路,开始想办法劝说加忽悠董卓:领导啊,你看天下这么大,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天下士族支持您,帮您打理天下,您得学会适当地拉拢他们,而不应该使劲地逼反他们。

董卓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这么搞下去迟早是过把瘾就死,咱得想办法多快活两年。于是,便主动开始向士族阶级示好。

当年那帮在党锢之祸中被判为反革命的同志平反了,他们的子孙也开始被朝廷重用了,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董卓还故意压制了一下自己人。毕竟做戏就要做全嘛。

还接受了周毖、伍琼的建议,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团去关东任职。如尚书颍川韩馥为冀州牧、侍中东莱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等等,还有一大批的士族外放官员出任关东的地方郡守。

董卓这种连连对士族集团示好的潜台词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管不了中央,我也管不到地方,咱们不如合作共赢,大家都好好过日子,别闹了。

另外,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董卓不光对关东士族提出和解,就是对已经和他公开撕破脸的袁家也比较客气。袁家当时在京城有一大家人,董卓一直没有找他们麻烦。后来还接受周毖的建议,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任命袁术为后将军。

看到没有,董卓这人混蛋确实是混蛋,但智商还是在线的。你看他给袁术封的就是中央编制,给袁绍封的就是地方编制,目的就是想把袁术扶持为袁家的下一代掌门人,那敢跟我拔刀的袁术,你就外面自生自灭吧。

不管董卓的小算盘拨得有多响,但你董卓已经臭大街了,没人愿意跟你玩了,也没有人买你的账了。你个傻大帽,你可能还不知道你被忽悠了吧?人家劝你主动示好,一是为了最大限度转移洛阳城中的士族人士,这叫转移保护有生力量;二是从你手里拿到朝廷颁发的正式编制,在外面混社会,拉山头,没有个正规身份还真不好办。

袁术等人就是这段时间趁机从洛阳城里溜出来的。

要知道,士族集团的目标是直指皇权的,是瞄准大汉的统治权的!怎么可能和你这西北糙汉子和解的。你以为冤家就这么容易解开?

公元189年十二月,也就是董卓大量外放官员的一个月后,各就各位的关东士族集团们就聚拢了手下的兵力财力来找董卓的麻烦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你董卓的报应。

东郡太守桥瑁第一个竖起了大旗,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号召各地举兵讨董。

这个时代的绝对男主角曹操也带着从老家拢来的一部分队伍在己吾起兵了。

到了公元190年正月,起兵反董卓的势力共有十二路之多,他们分别是: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袁氏故吏)、河内太守王匡(何进府袁绍同事)、陈留太守张邈(士族大咖,袁绍朋友)、广陵太守张超(张邈弟)、山阳太守袁遗(袁绍从兄)、济北相鲍信(何进府袁绍同事)、豫州刺史孔伷(士族,袁绍朋友)、兖州刺史刘岱(士族,袁绍朋友)、东郡太守桥瑁(士族,袁绍朋友)、长沙太守孙坚。

这里解释一下,曹操之所以没算进去,是因为他没有拿到朝廷正式编制。上面的各路诸侯,也只有孙坚一人不是出身士族。所以大家看出点味道来了没有,是不是士族集团拿着董卓颁发的编制招兵买马,反过来再来找董卓算账?

这个反董联盟也不能群龙无首呀,于是大家便推选了袁绍出来当了盟主。袁绍当年是第一个跟董卓拔刀的,胆气和名气都在线,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也十分过硬,还曾策划过给外戚和宦官包饺子的超级大剧本,能力也是没话说,选他当盟主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此时的袁绍就是这十几位大佬的带头大哥了,大家只是不想挑头,顺带给袁家一个面子而已。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地各怀鬼胎。比如说此时实力最强的冀州牧韩馥,他本是袁家故吏,但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他是考虑过是站队董卓还是站队袁氏的。即便后面参加讨伐队伍,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做做表面功夫。

其实大家也知道,这场讨董运动最后也就是走走过场,就只要当时还是愣头青的曹操和猛男孙坚带人冲杀了一下。

但尽管诸侯联军都是在装腔作势,这么多人马突然压境,还是把董卓这个老匹夫吓得够呛。在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之后,狠狠地杀了之前那几个帮士族说话的人,然后赶紧收拾,躲到西京长安去了。

着重提一句,迁往长安之前,这个老匹夫又把洛阳城刮地三尺给糟践了一遍。

到了长安,董卓感觉安全了,于是又开始各种祸祸。奢侈、腐败、淫秽、残暴,就没有他会稍微顾忌一下的。

这种人迟早会遭报应的。当年被他招降的吕布,有样学样,跟他的一个侍女私通,但吕布又深知董卓是那种不能容忍别人的筷子挨着了他的碗的人,吕布害怕事情暴露了被董卓所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直接把董卓给做掉了。

董卓被干死后,因为董卓平时实在是太可恨了,长安百姓一报还一报,也拿他的尸体玩起行为艺术来:作了一个大灯捻,放在董卓的肚脐上点燃,从晚上烧到天亮,就这样一连烧了几天。

后来,还有人觉得不解恨,把董卓的尸体给剁碎了,这个大魔头是名副其实的死无全尸。

最后,一些袁家故吏门生因对董卓怨恨至深,把他那已被剁碎的尸体,收集起来,一把火给烧了,骨灰一顿乱撒,这就是真正的挫骨扬灰。

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多端的董卓落得个如此下场,也算是他的报应。善恶终有报,时候一到,该你遭的报应你怎么也躲不了。

简单解读一下董卓之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之下。比如我们在公司上班,就会受领导和制度的约束,领导有通情达理的,也有专制霸道的,制度有科学合理的,也有不通人情的。所以,咱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吐槽,说那些规矩和制度这不好、那不好。但其实大家明白,不管好秩序还是坏秩序,至少都比没有秩序好。

大家看东汉王朝,汉灵帝和那些宦官还不喜欢瞎搞吗?它的管理秩序难道不是糟糕透了吗?但是汉灵帝在位的时候,不管出了多少幺蛾子,东汉王朝摇摇晃晃的,就是不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的秩序比较乱,但至少还有秩序在进行起码的约束。

汉灵帝去世了,就没有人能主持大局了。核心都没有了,还能有啥秩序。全他娘的在考虑怎么浑水摸鱼、怎么自由发挥、怎么优先利己……

无组织无纪律的混乱状态永远是最可怕的。打个比方,你小孩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一般,都比你小孩对学习一顿乱搞要好。再举一个例子,火灾现场的紧急疏散,快点慢点都比无序的争先恐后要好,要是大家陷入混乱状态,那是极容易发生相互践踏的。

如果有朋友是开公司或者搞管理的,一定要记住,你们那个团队,如果领导者德才兼备,你们这个团队的运作自然要高效一些,如果你们那个团队的领导各方面都比较平庸,甚至很多时候还瞎掺和,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不厌其烦,这种情况需要马上整改,但这个团队短时间内垮不了。但如果你们那个团队压根就没人管事,大家各搞各的,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那这个团队要不了多久就会散伙。

人啦,我们有时候不要过于指望每一个人都很自觉。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都难以摆脱七情六欲的制约和诱惑。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制能力,往往能量越大、实力越强、地位越高,就容易爆发出恐怖的破坏力。

东汉王朝无论是皇帝当权还是外戚专权或者宦官弄权,基本还是处于一种有序状态,大家的行为就有所顾虑和制约。到了汉灵帝去世后,外戚和宦官被双双算计至死,统治框架彻底崩盘,人人都想趁机上位,岂能不天下大乱?

对于董卓来说,像他这种野蛮武夫,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可能登上最高舞台的,顶多只能拥兵自重而称霸一方,在一连串巧合且不受控制的因素刺激下,他反而成了“最后的胜利者”。然后凭借一己之力将东汉王朝的命运彻底葬送。

因此,我们永远记住,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不懂得如何使用权力的人掌握了权力,只会慢慢把权力当作放纵私欲的工具和通道,最后拉着无数人与之陪葬,这种人便是上天派过来的恶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