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合同签章电子化是必然趋势。最近,电子合同行业里又有哪些新政策?有哪些新行业动态?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电子证书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云南省人社厅近日印发通知,明确2022年以来全省范围内经各评审委员会评审、用人单位考核认定和资格确认取得的初、中、高级职称,全面推行职称电子证书,实现“人才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据云南省人社厅介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电子证书表明持证人员取得相应职称,与原纸质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推行电子证书后,取消了申领、制证等中间环节,领取、补办更加便捷,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据介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电子证书启用后,云南将不再发放、补办纸质证书,原颁发的纸质证书依然有效。专业技术人员须严格规范使用职称电子证书,严禁伪造、篡改、挂证、滥用,违规行为查证属实的,记入诚信档案,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印发“40条”:推进电子签章降低市场主体版式成本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印发《全省税务系统2023年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据悉,《方案》聚焦五个方面工作,推出40条措施,旨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积极创建一流税收营商环境,奋力服务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方面,《方案》提出,关联事项要“一次办”,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签章同步发放及应用,方便企业网上办事;要进一步优化纳税人跨省迁移流程,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跨省迁移的,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后,迁出地税务机关即时办结,纳税人相关资质权益予以承继延续。 新疆劳动合同进入“电签时代” 近日,新疆实施开展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工作,助力企业降低用工管理成本、提高用工管理效率。 据了解,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有利于企业与劳动者远程异地签约,实现“秒签”“零跑腿”“零成本”和“非接触式办理”,实现“线上签约、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人社服务”数字化工作模式。 根据人社部部署,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自治区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上开发运行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系统(以下简称平台),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免费的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服务。 该平台不仅具备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功能,而且以上环节均可追溯,能更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 内蒙古鄂尔多斯:首份电子劳动合同诞生 日前,鄂尔多斯市第一份电子劳动合同在伊金霍洛旗签订,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全面启动电子劳动合同工作,传统纸质劳动合同将逐步被“电子合同”取代。 据了解,2023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首批试点地区,选取试点企业,通过企业免费使用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子劳动合同的推广应用。 目前,系统提供全日制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简易劳动合同三个合同模板,用人单位登录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通过“内蒙古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点选合同和通过“蒙速办APP”盖章两步操作,签订电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发送劳动合同后,可通过“蒙速办”进行确认、签订、协商、终止合同等操作。 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的发起、签订、变更、延续、终止、撤销等环节均可追溯,具有“秒签”“零跑腿”“高效率”“易管理”“防丢失”等诸多优点。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推动便民利企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阳信:完成全市首例“远程勘验+电子签章”业务 “电子签章已完成,您申请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业务已踏勘通过。”3月15日,阳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远程勘验工作人员通过远程勘验平台,为阳信双骏冷藏物流有限公司和滨州轩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远程勘验,企业法定代表人通过“刷脸”完成了远程勘验在线签章,轻松办理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 这是阳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滨州全市首次通过“远程勘验+电子签章”模式办理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远程勘验”业务。申请人在“远程勘验”通过后,只需通过短信链接进行刷脸认证,就能在勘验文件上完成电子签章、电子印章的签署。企业可以通过审批部门推送的短信链接,自行查阅、下载、打印签署政府电子印章和企业电子印章的勘验文件,为市场主体节约了时间、经济、人力成本,不仅提高了工作质效,还有效规避了勘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全面提升了行政审批服务的便捷度、廉洁度和群众满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