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渔业专家攻关临床鱼刺卡嗓子难题 “吃鱼不挑刺”有望成为现实

 独角戏jlahw6jw 2023-04-10 发布于江西

来源:中国食品报

  鲫鱼、草鱼、鲤鱼、鲢鱼等常见的淡水鱼由于味道鲜美,一直是百姓餐桌上特别受喜爱的食材,但这些鱼类的鱼鳞坚硬、细刺小而多,在人们大饱口福的同时,也经常被潜伏在鱼肉中“刺客”扎破嘴唇、软腭,甚至卡在嗓子里,严重者不得不到医院消化科或腔镜室找医生取出来。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鲤科鱼类基因组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艰辛攻关,获得了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鲤科鱼类基因编辑新种质,这一研究结果使“吃鱼不挑刺”的愿望成为可能,并且今后有望从根源上解决鱼刺扎伤口腔和消化道的难题。

  肌间刺也叫肌间骨,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细鱼刺、细鱼骨。对于肉质比较疏松的鱼类,不仅肌间刺数目相对较多,而且肌间刺上的分枝也较密集,平均细小的尖刺在99—133枚之间,犹如树丛下密布的荆棘,给人们的一日三餐带来不小的困扰,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十分容易“中招”。因此,能否像培育无核大枣那样,利用先进技术剔除鱼体内的肌间刺,只留下脊椎和大的骨骼,从而为老百姓的菜篮子上一道“安全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设想始终存在争议,被视为国际性的热点话题和重大挑战。而随着基因编辑等新兴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肌间刺的遗传改良取得了新进步和新突破。依托于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研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匡友谊研究员和他的团队锁定了鲤科鱼类肌间刺选育攻关目标,并开始了一系列潜心探索。

  自2009年起,团队从解析肌间刺形成和发育的生命遗传“密码”入手,通过基因组尺度关联分析和多组学手段,从鱼体中提取出与肌间刺相关的1600多个候选基因,最终捕捉到调控肌间刺发育的关键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基因),揭示了该基因调控肌间刺形成的分子机制;根据鲫类经历过第4轮基因组复制的特征,设计了一种多基因敲除快速创制新种质的新策略,极大缩短了多基因敲除纯合系构建的周期。接下来,通过同时敲除鲫基因组的两个关键基因,匡友谊研究团队于2020年获得了35尾第一代无肌间刺突变体;在此基础上,又在2022年培育出无肌间刺第三代群体2万余尾,无刺比例100%,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鱼类无肌间刺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在评审和验收这项课题时,专家评价指出,研究团队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结了50多年来对肌间刺是否可选育的争论,堪称是我国水产育种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始创新,为中国水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树立了典范。同时,这样的鱼类新品质还极有可能改变全球鱼类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对未来水产品的消费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专业期刊《水产养殖》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瞩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匡友谊研究员表示,鲤科鱼类无肌间刺遗传改良育种技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科技需求。据他介绍,鲤科鱼类是我国主要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包括鲤鱼、鲫鱼、鲂鱼、草鱼、鳙鱼、鲢鱼、青鱼等品种,年产量近2000万吨,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65%,在稳定水产品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满足居民优质蛋白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鲤科鱼类鲜美的肌肉里都存在有大量的肌间骨,这些锋利的小“暗器”不仅使目前大宗淡水鱼陷入“量大低效”、不被看好的窘境,且极大限制了其加工、出口创汇等商业机会,而且也给百姓造成了食用麻烦和潜在伤害。因而,如何消除肌间刺和改良鲤科鱼类的品质,自然能为美食中国增添新的内涵,带给百姓更多“舌尖上的快乐”。

  事实上,一种新品鱼类从培育到市场化生产、养殖、上市,还需要经过科学的试验性评估及严格审批后,才能考虑进行生产性推广。为此,匡友谊研究员建议,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要从渔业科技、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大视野的角度出发,加快基因编辑生物产业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出台,控制基因编辑水产生物可能对环境生态酿成的风险;同时完善无肌间刺鲫新种质,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扩大产业化生产规模,推动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有营养。(衣晓峰 李绍戊)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