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房子一直“卖不动”,土地财政吃紧,体制内人员工资怎么办?

 新用户83476033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从2022年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就开始持续低迷,很多城市房价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而开发商由于融资渠道受影响,以及新房的业绩大幅下滑,拿地建房的积极性大幅下降。于是,不少城市的土地开始卖不动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减少了。而从今年起,各地就传出要下调公务员工资收入,以及裁减编外人员。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土地已经卖不动了,那么公务员的工资该怎么办?上哪去弄钱养活他们呢?实际上,在精简公务员的规模和数量的前提下,养活公务员的办法还是挺多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进行税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

进行税制改革,并不是要增加老百姓的税负,而是应该向囤积炒房者开征房产税,既然土地财政收入减少了,那么可以加快开征房产税的进程。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税收增加了,房价也降下来了,老百姓买房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此乃一举多得。此外,有些富人在国内赚取大量的财富后,想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去消费和投资,对于这样的群体,就应该向他们进行征税。

第二,出售部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允许人们摆摊创业了。这样就可以为摆摊的人划出一块区域允许其设置摊位。如此既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刺激老百姓消费,同时也能够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当然,一些地方政府还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举办人气美食节、旅游节,并把设置好的售货摊位出租出去,这样获得的财政收入也可以大幅增加。

第三,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要节流

所谓节流,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比如,尽量减少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出差、公款用车等。因为,这几类公款消费不仅民怨较大(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且也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同时,还应取消一些编制单位,改为合同制,这样能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淘汰掉一部分多余的人。

第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现在土地不好卖了,那只有给实体企业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比如在税收、土地、融资等方面),以提升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让民企敢于扩大生产规模。只有让民营企业逐步复苏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变成充盈。所以,要想让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来给公务员发工资,实体企业的复苏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现如今,土地卖不动了,公务员的工资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开源和节流”。所谓开源,就是要推动税制改革(开征房产税等),出售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以及帮助实体企业尽快复苏。同时,还要减少职能部门的开支,取消一些编制单位,采取合同制。当然,最根本还是要把庞大的公务员规模给削减下去,以减轻社会的压力。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走出目前之困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