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揭秘!穴位埋线为什么可以减肥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4-10 发布于黑龙江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 , 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影响体态和活动,肥胖症可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

肥胖发生有若干因素需要考虑, 但其发病机制是相同的, 即机体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 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机体,脂肪组织增多形成肥胖。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症发病与遗传、内分泌、饮食及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功能低下,且内分泌功能失调,物质代谢异常。

在中医中,肥胖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起居不慎,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浊膏脂内生,其病变虽涉及身体多个器官, 但最终通过脾而显现,或脾虚湿阻或痰饮内停。其病位主要在脾胃, 治疗当调理脾胃、祛湿化痰为主。

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改良而成的一种中医外灸,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 可达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中散寒、调和阴阳气血之功效, 可有效调整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等而线将体内的液体脂肪代谢出体外,从而达减肥的作用,穴位埋线是针灸的改良与延伸,具有长效针感和现代医学的组织疗法的功能。

穴位埋线的减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1)抑制过旺的食欲:选择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等穴进行埋线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肥胖患者的饥饿感,使患者的食欲明显减退,或使味觉减退,从而减少摄食量,促使能量代谢转为消耗体内积蓄的脂肪,而且穴位埋线治疗引起的食欲减退在治疗后可持续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2)促进胃肠蠕动:可延迟餐后胃排空,使患者有饱胀感,再进食则易轻微恶心,选取足三里、天枢则有一定的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这对减少食物中脂肪物质的重吸收是有利的,并且有利于毒素的排出;

3)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选取足三里、内庭等穴位埋线,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逆转异常的糖、脂代谢;

4)还可以增强肥胖患者的系统功能:增强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甲状腺系统的功能,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与代谢。

穴位埋线疗法是指在消毒条件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有关穴位,通过多种因素的复合性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减少患者服药的剂量及频率等优点,吸收性外科缝线作为异种蛋白埋入穴位内,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

吸收性外科缝线在破坏、分解、液化、吸收的过程,对穴位、神经乃至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使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或更长。

穴位埋线的优势:

①具有腧穴的治疗作用;

②埋线方法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随时发生变化。初期刺激强,后期刺激弱。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③在减小体围、减少脂肪含量、提高基础代谢方面,穴位埋线塑形效果好,优于针刺疗法;

④穴位埋线疗法操作简便,治疗间隔时间长,节约治疗成本,更易被繁忙的现代人所接受。

穴位埋线疗法的禁忌症及慎用症:

①禁止在皮肤炎症、破损、溃疡处针灸埋线,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②凡患有严重皮肤病、严重糖尿病及因各种疾病所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修复功能低下者均不宜使用穴位埋线疗法。

③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穴位埋线。

④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慎用穴位埋线。⑤女性月经期慎用穴位埋线。

⑥孕妇禁止在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处埋线。

⑦7岁以下儿童慎用或禁用穴位埋线。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