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众臣没人反对李世民,去支持李渊呢?

 liuhuirong 2023-04-10 发布于湖北

有人支持李渊,但支持李渊的同时,并不一定是反对李世民,也有可能是支持李世民,保全李渊,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当天,陪着李渊钓鱼的俩心腹箫瑀、陈叔达。

玄武门之变,既是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斗法,但也是两人结算矛盾最好的缓冲方法。

大唐建立,李世民功重,其他人都功薄,包括李渊,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李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过度依赖老关陇贵族,轻视李靖、李勣(徐世勣)、长孙无忌这些新崛起的文武能人们。

久而久之,大唐的气运和决策集团就向李世民转移。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武德年间和贞观年间的民间粮产还有基础建设简直是天差地别,文治武功更是,背后就是不同政治团队的作用,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天策府集团,的确早已超越了李渊的关陇老队伍。

所以这就造成了秦王有着威胁皇权的基础。

而李建成,反而仅是李世民表面上的坎坷,要说是个大麻烦,也算是,可李建成的位置很尴尬。

他既还不是李家的家主,所以关陇贵族支持的是李渊不是他,另一方面,李建成没有通过大唐初的数次大战收拢人才,所以李建成在文武实力上,不足以和李世民、李渊相提并论。

李家山西起兵,这是李家人蜕变的转机,但这也是一家子分裂,渐行渐远的根源。

起兵之时,说不上一定会成功,每个人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李世民也好、李建成也好,没有想着什么兄弟夺权的事情。

大唐还没有一撇,走出了山西,说不准就会被人斩于马下,所以二人还算合心,在几次李渊想要退兵的时候,李世民跪求李渊,李建成也在一旁帮李世民说话,陈述利弊。

一路打到长安,李渊迅速找到了昔日同为贵族的朋友们,作为隋朝的文武中坚,关陇集团非常重要,而所谓隋炀帝的垮台,是关陇集团对杨家失望,从而投资李家的结果,这个说法并不为错。

这些人,渐渐成为了李渊的心腹,他们或许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但背后撬动的,是可以影响整个中原的力量。

李渊打下长安之际,众人看得出来,李世民的能力是独一档的,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冲锋陷阵,都不输于任何人。

但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情绪在众人的圈子里,因为李渊还未称帝,太子之位更没有说法,所以大家更多的是对李世民的欣赏。

武德元年,李渊还是决定自己把这个皇帝当一当,虽然外患重重,但是关陇贵族不可能再和杨家玩敷衍的游戏,于是支持李渊,重新建立起新的力量,这便是大唐。

大唐建立,有了皇帝,自然就要有太子。

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唐第一任太子。

其实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功劳又还没有大到说足以把太子挤下来的程度,大唐建立的一年前,李世民的确是表现得让人惊艳,可他还年轻,众人只知道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勇武亲王。

李世民的地位改变,是在之后的一系列攻伐战中体现的。

在大唐建立之时,李渊最明显的心腹就是裴寂、李神通、李孝恭等人,而其中李姓、杨姓者居多,这反映了李渊选人的一种局限性,那就是太喜欢任人唯亲,而不是拓展发现人才的眼睛。

而这些心腹,在大唐遇到了西秦、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一系列强大的割据势力后,竟然没有了以往的摧枯拉朽,反而是数次受挫,其中裴寂和李神通,差点就成为了刘武周和窦建德的刀下亡魂。

在其中,刘武周派宋金刚攻打山西一役,对于大唐而言是危险至极,李渊一度绝望,声称要放弃山西,听天由命。

这个时候,李世民临危受命,带人出去平定刘武周,这正是著名的“柏壁之战”的前序,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游击战”战中,李世民击败刘武周,接触了大唐暂时的危机,也是这一战,李世民留下了气管炎的毛病,但也得到了后来的大奖,尉迟敬德。

刘武周是如此,窦建德、王世充也是如此,一次次李世民的救火,让李世民在军中建立的威望无人可及,李渊所封的“天策上将”,不是他爱儿子的表现,而是对于秦王军队的赫赫战功,李渊必须要安抚。

可李渊做到了安抚这一步,就没有了下文。

李渊最大的致命点在于,他的赏赐和成果,都分给了那些出力不多的人。

李靖、李勣、长孙无忌,这些人一开始不是没有被李渊拉拢的机会的,可李渊却每次都赏赐那些老贵族,比如裴寂,败战打得多,但却拿的比李靖还多,久而久之,他们在心里更加认同李世民了。

而李建成想要拉拢他们,却不上不下,他没有皇帝的资源,又没有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和胸怀,时间长了,李建成就失去了优势。

朝中文武大臣不是没有眼睛的,看得出来这李世民太妖孽了,直接造成兄弟、父子关系出现危机,自古以来能做到这样的,也确实没谁了。

武德七年,杨文干事件爆发,李世民用阴谋正式和李建成撕破脸皮,这是李世民发出的第一次试探,李渊面对杨文干事件处理得气定神闲,但心里已经开始提防了。

再之后,便是熟悉的,兄弟相残、父子相疑的剧情,这个时候,天下几乎被平定,束缚着李渊、李建成没对李世民下死手的根本原因是,北方还在虎视眈眈的突厥。

大唐建立数次突厥入侵,都是李世民挑梁子解决的,其中就包括了曾经击败了李渊的突厥可汗。

一边要保证突厥不能杀进来,一边又要保证李渊自己的皇权、李建成自己的储君之位,所以炮制李世民,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朝中但凡有能力的,几乎都对李世民有好感,比如陈叔达、箫瑀。

陈叔达对李渊扶持李建成、李元吉,排斥李世民的行为就曾多次劝解,不要去搞李世民,不然寒了人心。

但其实陈叔达心里清楚,李世民没有那么无辜,很多时候,李世民也是矛盾煽动者,换而言之,陈叔达在帮偏架。

箫瑀则更不用说了,李世民当年一口一个表姑父,箫瑀深知这表侄的厉害,所以多次也帮李世民说话。

他们二人都是前朝皇帝的亲子,太懂这种利害关系了,他们是李渊的心腹,但不妨碍他们欣赏李世民。

而玄武门之变,来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当世最强的智囊团都在天策府,文有长孙无忌、高士廉,武有尉迟敬德、侯君集,这些人本都是李渊可以拉拢的,但多次下来,偏心的分配反而让他们和李世民更加紧密。

于是乎这些人发动了政变,李建成的头都被砍下来了,李渊还在湖中坐船。

玄武门事变中,李渊的禁军元从禁军还有一部分帮着李世民去打李建成,由此可见,李世民的攻略工作真的是很出色,甚至说令人生畏,连皇帝的禁军都能策反,这心机也是前所未有。所以当尉迟敬德拿着兵器血淋淋地站在李渊面前时,李渊哑口无言。

一来,他的心腹没有能力翻盘,因为天策府这群人,真的是很难对付,二来,李世民的威望足以让文武大臣彻底倾斜,不至于说为了忠臣宁愿死也不愿意臣服李世民。

因而,李渊的“禅让”,不是李世民造成的结果,而是文武大臣类似于“投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关陇集团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身上继续做的分裂投资。

当然啦,李世民即便做了皇帝,也不是高枕无忧的。

他不敢进入皇宫居住,贞观前三年,都是李渊在住,他作为皇帝反而住东宫,就是因为这场投资并没有最终落定。

一旦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动荡,这些人就会马上再次转投李渊,让他复辟再次登基。

大唐初的文武百官什么派别的都有,心里都是鬼精鬼精的,支持谁不重要,谁最给他们好处多才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都要削弱朝堂贵族的原因。

直到贞观三年后,李世民坐稳了皇位,李渊自知再斗没有意义,于是便开始了他的晚年退休生活。

不得不说,李渊成也贵族,败也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