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四)

 湛璿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文献来源:黄龙祥. 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J]. 中华医史杂志,2018,48(2):67-84.

【摘要】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有论有方,论述针刺诊断、治疗的规范,以及针具和数种定式刺法的标准;所载40首针方是基于理论和经验总结的预设方,而不是临证实际使用的经验方。方中28个有专有名称和固定位置的刺灸处皆为脉输,脉输的命名主要采用“部位名+三阴三阳脉名”命名法;方中针刺部位,不论是脉输,还是随病所而刺,多标明刺数,充分体现出扁鹊针灸“守数精明”“守数据治”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针方;脉输;《刺数》;老官山

(接上文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一)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二)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三)

3.12[方之十三]风,刺头距阳、陕颀各十(简644)[7]244

足太阳脉输“头距(钜)阳”,考《素问·气府论》载“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中,“眉头”是额头部的惟一一穴,而《素问·骨空论》刺“风”针方所取之输恰好也是“眉头”,与《刺数》此方完全相同。又,“头太阳”见《孙真人千金方》卷14所录仓公灸方,主治“癫狂”,而《黄帝明堂经》所载头面部足太阳脉气所发输穴中,同时主治“风”和“癫狂”者曰“攒竹”,其位置与“眉头”正相合,且与老官山出土的针灸木人足太阳脉止点相合,则知[方之十三]是以足太阳头部标脉处为输曰“头钜阳”,而在后世所引仓公灸方中作“头太阳”

“陕颀”在《刺数》共出现2次,在老官山“十二脉”文本足太阳脉循行作“上头角,夹颀,下颜頞”。可知[方之十三]之“陕欣”即老官山《脉书》之“夹颀”,当属于足太阳脉输。据“夹颀”在头额部足太阳脉循行路径出现的位置,可推知“颀”位于“头角”与“颜頞”之间,在这一段路径上能言“夹”之结构也只有“阙中”(眉心)之上的天庭。此处在头部,且正当足太阳脉行处,按《刺数》脉输命名常规自当曰“头钜阳”,可是与此处紧相邻的“阙中”两旁之眉头已被命名曰“头钜阳”,则此处不能再用同样的命名法命名,只得依部位所在直接名曰“陕(夹)颀”。可知,此方“陕颀”即《脉书》“夹颀”,乃足太阳脉在头面部的脉输。

此方中“头钜阳”,《素问·骨空论》载有此输治风针方曰:“从风憎风,刺眉头”[4]111;《太平圣惠方》卷100载小儿急惊风灸方下曰:“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小麦大”[25];《黄帝明堂经》载攒竹穴主治曰“风头痛”[16]52,皆与《刺数》此方主治相合。而与“夹颀”定位相近的针刺部位见于《素问·刺疟》,治疗头痛、头重:“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4]74

3.13 [方之十四] 膝中鸣,因鸣所刺之(简643)[7]230,[方之十五]跟下痛,因病所在刺之四(简643) [7]230

此2方是“因病所在而刺”的刺病所法的典型实例,系《刺数》“刺数,必见病者状,扑(拊)视病所”治则的具体体现。“膝中鸣”,今称“弹响膝”,是膝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的常见症状。今天针灸临床的经验也是以局部针刺为主。《灵枢·杂病》所载治疗膝痛针方“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氂,刺膝无疑”[3]61应是老官山《刺数》这一刺法的遗存。

另需指出的是,单纯膝屈伸鸣响是膝关节活动时肌腱的滑动产生的响声,属于生理性现象,无须治疗,当伴随疼痛症状时才是病理性的。可知,[方之十四]“膝中鸣”前略去了“膝痛”的伴随症状。

足跟痛,取病所或局部选穴也是临床常见的针灸取穴法。

缪刺之数:“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4]122

仿“缪刺”之例,则[方之十五]治“跟下痛”,亦当于踝后跟部“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

3.14 [方之十六]蹷,两胻阳明各五[2]

厥,有“热厥”“寒厥”之分,此方乃治阳明之热厥,即《素问·厥论》“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4]89“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4]90

与[方之十六]相同的针方又见于仓公治菑川王美人病案:“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5]438

3.15 [方之十七] 单(瘅),两辟大阴、两胻阳明各五[7]247,[方之十八]疸病,多卧,两胻阳明、少阳各五(简607) [18]

张家山汉简《脉书》曰:“内瘅,身痛,眼早蚤(爪)黄,溺赤,为黄瘅”[10]116《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瘅”[4]35

杨上善注《黄帝内经明堂》手太阴脉天府主治“黄瘅”曰:“脾风发瘅,腹中热。发瘅即热,黄病者也”[23]。《汉书·艺文志》载有《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40卷,在老官山医简中论诸“瘅”独立成文者共25条,出现在《脉书》《六十病方》2 书之中,涉及“瘅”病13种。具体为膏瘅、气瘅、骨瘅、姻瘅、肾瘅、隋(髓)瘅、小肠瘅、肠瘅、胃瘅、心瘅、内瘅、黄瘅、风瘅。可见,“瘅”是汉代中医针灸诊疗疾病中的一个大类。[方之十七]乃当时针灸治疗诸瘅的一个基础方。

取“臂太阴”治瘅又见于《黄帝明堂经》“暴瘅内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俞”[24]390

又“黄瘅”传世本《黄帝内经》也写作“黄疸”,或为后世改写,例如《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3]127中之“黄疸”,《太素》作“黄瘅”,又《灵枢·经脉》足太阴之脉、足少阴之脉病候中“黄疸”,《太素》也皆作“黄瘅”。

所可疑者,于“治瘅”方之外另设治“疸病”方,这里“疸”与“瘅”系同病异名?亦或“疸”字释文有误?或汉简原文抄写有误?待《刺数》图版公开后再考。

3.16 [方之十九]肤侲,足大阴、阳明各五(简656)[7]245,[方之二十]身盈,在即(?)分刺,在胻胻刺(简654)[7]244

“足太阴”定位:“《玉匮针经》云足太阴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中”[26];“刺足太阴经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11]17。“足阳明”定位:“足阳明,趺上五寸”[27];“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原注:即冲阳穴也”[11]17

[方之十九]“肤振(胀)”病名,见于张家山汉简《脉书》曰:“身、面、足、胻尽盈,为肤胀”[10]116;《灵枢·水胀》还详细论述了“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诸胀之疾与“水”的鉴别诊断。可知,肤胀实指“气满皮间”所致的肿胀,即《灵枢·胀论》所说“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3]72,与风水肿胀不同。

[方之二十]采用的“分刺”法已见于《刺数》总论中提及的定式刺法,并可推知“胻刺”也当是某种定式刺法。由总论“所谓分刺,刺分肉之间也”来看,此方主症“腹盈”也是指胀在肌肤。

需要讨论的是,此方的释文,“分刺”之前的一字,南方组最初释作“即”,后又释作“股”,推测图版中此字或者不是很清楚,或者原文写得不够规范,以至于南方组辨识时犹豫难定。起初释作“即”字[7]244,很可能只是据字形的像似度判断,但很快意识到作“在即分刺”不成句,而后改作“股”[1],显然是受了后一句“在刺”的影响,但“在股分刺”从医理上也说不通。图版的原文应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即”字非常像的字,再结合具体的语境,笔者推断原文极有可能系“肌”字(古籍中也写作“𦘺”,例如传世本《黄帝内经》“肌”,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多作“𦘺”,排印本则径改作“肌”字),马王堆帛书《养生方》“肌”(图片)、《五十二病方》的“𦘺”(图片)与“即”三字的汉隶写法很像,以至于南方组在辨识时出现误判。

这里的“肌”与“肉”不同,《释名》曰:“肌,懻也。肤幕坚懻也。【音羲】幕,覆盖在肌肉外表的膜”[28]。可见,肌是指“分、肉之间”的肌腠,此处正是“分刺”法的操作地带。在传世本《黄帝内经》中可见“肌”字这一用法的实例:“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3]22;“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4]104。“痹”之在肌治以“分刺”,“胀”之在肌同样可治以“分刺”,故[方之二十]曰“身盈,在肌(𦘺)分刺”。

释文“在肌分刺”如能确定,则其后的释文“在胻胻刺”疑点又生,前文曰“在肌”,则后文应以“皮肉脉筋骨”之一对应;前文为定式刺法“分刺”,后文也当为一种定式刺法,而从北方组公布的释文来看,《刺数》总论提到了“脉刺”,而未言“胻刺”,即使是《灵枢》定式刺法标准专篇《官针》也未见“胻刺”之名。又据北方组公开的老官山《刺数》图版文字,“脉”与“胻”字的写法极相近[29],故不能排除《刺数》原文作“在脉脉刺”的可能性,只是“胻”在《刺数》中高频反复出现,按理不至于误识,因此也不能排除汉简抄写时出现笔误的可能性(正如古籍中“肌”常被写成“𦘺”一样)。

如果[方之二十]的释文最终确定为“身盈,在肌分刺,在脉脉刺”,则于文理、医理皆通,不仅与《灵枢·胀论》“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3]72之论相合,且与《刺数》总论述及的定式刺法正相呼应。正因为“分刺”“脉刺”等定式刺法的针具及操作已在总论论述,故于此方不再重说。

缪刺之数:“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有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4]123

此缪刺方示范“分刺”法的应用,而《刺数》[方之二十]也明确提及“分刺”法;《缪刺》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4]123,而《刺数》针方下明言“以剧易为数”,二者之方论如出一辙。关于《缪刺》与《刺数》的关系,详见下文“讨论”部分。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任玉兰,梁繁荣,李继明,等.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刺数》内容与价值初探[J].中华医史杂志,2016(6):355-358.

[2]柳长华,顾漫,周琦,等.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医简的命名与学术源流考[J].文物,2017(12):58-69,1.

[3]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

[6]王充.论衡[M].陈蒲清,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247.

[7]梁繁荣,王毅.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沈澍农,点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9]孙思邈.孙真人千金方(附真本千金方)[M].李景荣,等校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0]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1]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65.

[13]刘安.淮南子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202.

[14]钟明立.“洟、泗/涕/鼻涕”历时更替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74,158.

[15]黄龙祥.老官山出土汉简脉书简解读[J].中国针灸,2018,38(1):97-108.

[16]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辑校[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7.

[17]楼英.医学纲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38.

[18]谢涛,武家璧,索德浩,等.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J].考古,2014(7):59-70+2.

[1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0]黄龙祥.扁鹊医学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2):203-208.
[21]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35.
[22]王焘.外台秘要方[M].高文铸,等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95.
[23]小品方·黄帝内经明堂(古抄本残卷)[M].东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1992:24.
[24]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M].黄龙祥,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25]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郑金生,汪惟刚,董志珍,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264.
[26]高文铸.《医心方》校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508.
[27]黄帝虾蟆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12
[28]王国珍.《释名》语源疏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1.
[29]金陵,曾帆,薄咏,等.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医简整理简报[J].文物,2017(12):48-57.
[30]陈延之.小品方[M].高文铸,辑校注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
[3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6.
[32]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3]黄龙祥.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十二“经脉穴”源流考[J].中医杂志,1994(3):152-153.
[34]黄龙祥.扁鹊医籍辨佚与拼接[J].中华医史杂志,2015(1):33-43.
[35]黄龙祥.针灸典籍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351-360.

针灸生:韩坤照

针灸师:李宝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