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黄恕伯老师的讲座总是那么迷人

 堪寻 2023-04-10 发布于河北

文/张虎岗

如果把有名气的物理老师比作是明星的话,黄恕伯老师无疑是一位超一线的大咖。我有幸三次在线下聆听过黄老师的讲座,线上听得更是不计其数。虽然一些讲座内容有重复的地方,所举例子也不止在一个课件中用到过,但奇怪的是明明是已经知道的案例,再次听到却不会让人感到老生常谈,反而每一次都能从熟悉的案例中得到新的启发,萌生新的感悟。听过黄老师讲座的老师,大多在多年以后仍会印象深刻,这是听其他专家讲座很少遇到的。今天,又一次听到黄老师的讲座,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讲座很精彩。对于其中的原因,我一直单纯地归结为黄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端”,又有扎根课堂的“地气”,既有对案例庖丁解牛般的鞭辟入里,也有精彩纷呈的自制教具。直到今天晚上看到一个叫做“峰值定律”的知识,才恍然大悟,觉得对这件事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峰值定律是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的,这个定律认为:我们对于一段过去的经历是不是感到愉快,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这个经历中最顶点的体验,也就是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地方;第二个因素是当这种经历结束时我们的感觉是不是愉快。这个定律让我想起20年前五一时到泰山旅游的经历,当时正值旅游高峰,陡峭的山路上人山人海,根本无心看风景,一心只想平安落地,偏偏到了山腰运输乘客的汽车又停运,只能拖着疲惫的脚步往回走。你看,在山路上被人群拥挤的经历和累得要死的还得走路下山的结尾,牢牢地把这次旅游打下了一个“不愉快“的标签深深地烙印在记忆的书页上。

如果把这个定律运用到讲座上,也就不难理解成功讲座的秘诀了。一个讲座要想成功,首先要在讲座过程中准备一两个让人记得住的细节或者金句,然后再准备一个厉害的结尾。在黄老师今天的讲座中,他对课标精细的解读、对案例细致的剖析,都不乏让人记忆深刻的细节。他在讲座的尾声,往往展示用吸管、易拉罐、金属丝和磁铁等常见物品做出的自制乐器,并且让这些自制乐器发声。如果仅仅是做到这些,也不能让人倾心折服。重要的是,他能利用这些自制乐器吹奏出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乐曲片段,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或许,这一刻是讲座中最高光的时刻,看着他用那么简陋的“乐器“吹奏出动听的乐曲,不禁让人心生仰望,顿感望尘莫及。你看,黄老师的讲座中既有让人难忘的细节又有厉害的结尾,这样的讲座想不让人记住都难!也许黄老师并不知道这个峰值定律,但是他的讲座的确是遵循或印证了这个定律。

因为以前不知道峰值定律,所以对于自己泰山旅游的经历和听黄老师讲座这两件感受完全相反的事从来没有联系到一起。因为在以前的认知中,它们的确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峰值定律就告诉我们,这两件事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表象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而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我们有机会及早发现这些智慧的钥匙,从而指引我们在本就不平坦的人生旅程中少走弯路。

作者新书:《什么是初中物理》
弄懂物理逻辑,拓宽思考维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