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分享 | SSCI投稿3次失败经历后,基本上做到了一年一篇的中稿率

 学术进修 2023-04-11 发布于河南

先说下我为什么不选择发国内核心,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音乐教育,这个专业的研究成果实在找不到几本核心刊物,在知网上关键词搜索“音乐教育”,核心刊物屈指可数

我太难了

刊物数量少,但是每年发文章的人数源源不断,只增不减,一茬接一茬的硕博毕业生、高校讲师都有发文章的刚需,编辑部的稿件基本已经饱和,相信应该不少人跟我一样都有这种“无刊可发”烦恼。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所以我决定闭关,潜心修炼如何发SSCI,以下内容均来自我呕心沥血的干货。

作为一个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在中国社科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土博来说,写一篇SSCI,困难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1、英文写作,语言问题需要克服

先说语言问题(我指的是语法和语感),因为这是很多人纠结的点,导致他们发SSCI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写一篇SSCI肯定要比写中文论文用时长,虽然两者写作都很痛苦,但是SSCI尤为艰辛。一般来说,中文写作只要灵感来了,内容差不多一气呵成,英语写作相反,我从文章动笔到第一次投稿花了半年时间,在语言的修改问题上花了两个月左右。只要写得能够让审稿人看懂就可以

国外期刊对语言是有要求的(起码能读,而且通顺),我投稿前找了一位在海外做英文编辑的朋友帮我润色,投稿后期刊返回我一页的修改意见,让我找英语母语的人修改语句。所以,期刊对于论文写作的语感比较“挑剔”。解决办法是找英语专业的熟人修改或者花点钱找专业的英语论文润色公司。

2、语言不是决定拒稿的关键因素,创新点才是

SCI、SSCI这样的顶级刊物,尤其看中创新点。如果你的文章有创新点,且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那么语感稍差点也可以通过初审。如果没句话有漏洞、段落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经不起审稿人的推敲,即便你的语言再好、语感再强,还是会被拒稿。这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论文的创新点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阅读大量学者的文献,本专业的的中英文文章都读遍,积累相关知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他们的想法会使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透彻。积累的同时也要思考,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是否有弊端,是否可以改进?当把这些想清楚后,创新点就迸发出来了。

3、结合文章研究的方向选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