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再兴说国画—师法大自然

 泊木沐 2023-04-11 发布于辽宁

从前有人说:“事古人,不如师造化。”

这样看上去好像师古人和师造化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古人的一切技法,不是关着门凭空想出来的,他们都是从造化中不断的实践提炼出来的。

师古人也可以省去很多力气,这样借鉴的有无差异极大,单但是停留在古人的技法上也不对,必须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发展和创新的同时这就需要师造化,因为我们毕竟要描绘今天祖国的大好河山。

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不仅人们的审美要求发展,而且自然界也不断的在变异,随着发展来创新我们的画幅,就得到大自然上去做一些记录,就是勾些稿子,把山川大势勾下来,或者更仔细一点,带着笔墨纸砚,坐下来对景写生。

这两者都是必要的,但我觉的这两者要求不一,必须要分别来对待,如果只记录山川的起伏曲折、轮廓位置以及它的来龙去脉,那就应用铅笔或者钢笔勾出也就可以了。

那么如果要是必须把对象结果细细的画出来、交代清楚的话,草草的勾记,日子久了记忆就淡薄了,那么这种勾搞就没有用处,如果山川结构清楚、交代分明、勾稿精细时间久了在创作的时候就可以用到,就是自己创稿也可以得心顺手、左右逢源,不至于勾搭不起来。

所以出去勾稿是有好处的,有必要的对景写生要求不同,不必记录整个景物的位置结构,既看到一丛树,甚至到一棵树的节、疤,一个山的面,土山或是石山,怎样去表现才能得到它的质感、空间感以及它的精神。

怎样用有限的笔墨去抓住无穷的形象,在实践中如果你得到一些收获,也就是你在技法上有新的创新了。所以对景写生只要在局部或者细部的某一个方面有所可取之处,方可该舍就舍。

但是对景写生费事多,铅笔或者钢笔勾稿费事少,外出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二者必须有的放矢,相辅而行。

本文作者:李再兴

文章来源:岩海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