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容公族谱形成过程考 作者刘汝和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4-1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巨容公族谱世系最早形成于北宋初年,中间几易宗源,其形成过程较为复杂,有些环节扑朔迷离,也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

根据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家谱资料,巨容公族谱形成过程:

1、唐僖宗乾符六年乙亥(公元八七九年)岁春三月谷旦,巨容公拜京城四面行营招讨使时,所作《刘氏大成宗谱序》。谱名《刘氏宗谱》。该序只是泛泛谈了天下刘氏从唐尧至蜀汉的发展过程,只字未提我族脉出何处,宗源哪支。除此谱序外,没有留下任何宗谱资料传世。

2、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公元八九三年)孟春修谱,谱名《刘氏宗谱》。该谱资料未见传于世。

3、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孟春修谱,谱名《刘氏会源宗谱》。该谱资料未见传于世。4、南唐赐进士第大司徒李建勋于南唐李璟保大年间(公元九五零年左右)作《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公行状》载:“惟刘公、讳巨容、字德量。仕至银青光禄大夫,系出汉楚元王交之后,先世家居滁州琅琊,遂为琅琊人。”这是自巨容公之后,最早出现宗源楚元王刘交的文字记载。此年代巨容公孙辈汉字派还有人存世。

5、宋太祖开宝八年乙亥(公元九七五年)十月,国子博士王昭素所作《唐节度使祠堂碑记》的开篇载:“唐故兵部尚书、左仆射、特进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彭城郡开国公、镇南军节度使刘府君,讳汾,行第十四。其先世家彭城,汉楚元王交之裔。北宋江西信州玉山刘氏与弋阳刘氏合族谱前,巨容公之族无家谱传世,但认同宗源楚元王刘交。此年代巨容公重孙辈当世。

6、宗源光武帝刘秀阶段:北宋初年江西信州玉山刘氏与弋阳刘氏合修族谱,虽是合修,但昭穆了唐末谱刘德威至刘巨容之间的世系。合族谱序《刘氏得姓源流序》载:“德威四世承庆,为荆(朔)州刺史,生晋阳令巨敖。乐其土俗,因家阳曲。巨敖生诵,以子昌裔在元和初,历阶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右龙武军统军知军事、上柱国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潞州大都督。韩文公(韩愈)志其墓,又为之颂功而铭其碑。长子元一淮南军衙门将,次子景阳、景长并举进士。德威下八世巨容。僖宗乾符六年,黄巢作乱,举兵大破之,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阙功其懋。从弟孟昭,佐巨容讨巢,中和间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充歙州第一兵马使。仲昭以大理评事三改令浮梁,功德亦著……。”根据江西信州玉山刘氏与弋阳刘氏的合族谱序整理的世系:1世邦→2世恒→3世启→4世发→5世买→6世外→7世回→8世欽→9世光武帝秀公→10世广陵侯荆公→11世俞乡侯平公→12世仁义侯彪公→13世玄→14世熙→15世述→16世建→17世会→18世给事中彦英→……25世德威→26世审礼→27世佺寿、侍庶→28世承庆→29世巨敖→30世诵→31世昌裔→32世元一→33世巨容→34世汾。这是巨容公宗族初次流传下来的世系图谱。彦英公是谁呢?查南昌梓溪刘氏族谱,彦英公实属南昌梓溪刘氏之祖,仕南朝宋文帝为给事中,其祖上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北宋时江西信州玉山刘氏与弋阳刘氏合族谱序《刘氏得姓源流序》,是目前所知刘巨容祖源世系最早的记载,文中对刘巨容的祖源作了重要的记述。该文的作者是北宋史臣兴国丞刘永,是北宋前期江西信州玉山刘氏与弋阳刘氏合族修谱时的一篇序文。后来,玉山刘氏的一个分支分到南昌梓溪,其序文又登载于南昌梓溪族谱上。这篇序文广为流传。从这个合族谱序中,可以看出如下端倪:

(1)、汾公三夫人王氏,为信州玉山赖家源王员外之女,汾公避难时与丹阳刘奭在赖家源居住。(2)、在赖家源之前,两个刘氏家族互无交集。

(3)、在合修宗谱时,其汾公后裔认同家族宗源楚元王刘交,属彭城丛亭里刘氏,并清楚地知道唐初名将刘德威是其祖先,刘德威至刘巨容世系交待得基本清晰,只是刘巨容的父亲是谁没有交代清楚。但刘德威以上的世系是空白。(4)、江西信州玉山刘氏确属汉光武帝刘秀之后裔,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第七子长沙王刘发、汉高祖刘邦之后裔。所以才出现了合修族谱序最后判词中的:“徐州沛邑之族,曰邦、曰交。润洲丹阳之族,曰会、曰惔。玉山赖源之族,曰奭、曰汾。”这说明当时两族修谱人都清楚玉山刘氏为汉高祖刘邦之后裔、弋阳汾公之族为楚元王刘交之后裔,是以昭示后人。

(5)、合修族谱时间为北宋初期,即汾公的第三至四代人之间进行的。是目前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汾公世系谱,而且还记载了巨容公从弟孟昭、仲昭的经历。从族谱序的最后判词中,可以解读出是两个同姓不同宗的两个家族合修的族谱。这时的巨容公后人仍认同宗源楚元王刘交,合修谱只是权宜。其实质部分只有25世德威至34世汾公,明确了我族为彭城丛亭里刘氏裔,唐初名将刘德威为巨容公的直系祖先,刘德威之前的世系不明。其余部分只是嫁接。

7、从宗源光武帝刘秀回归宗源楚元王刘交阶段:

(1)、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九八六年)孟春上元节,巨容公五世孙、汾公十二子汉宁公之孙、义真(真玉)公之子万(念九)公创修了我族第一版被传承的族谱,并撰写了《刘氏宗谱序》,谱名《刘氏同源宗谱》。序中指出宗源“相传为汉楚元王交之后也,都彭城,世称彭城刘氏。”对出自楚元王刘交不是十分肯定,(因为彭城在西汉存在着两个不同世系的楚国,此时距刘知几考证彭城丛亭里刘氏宗源楚孝王刘嚣,不从楚元王刘交,时间已过二百八十年了。)但对彭城丛亭里刘氏无疑义。武宁及彭城古系谱记载的世系:1楚元王刘交→2刘富→3刘辟疆→4刘德→5刘安民→6刘庆忌→7刘岑→8刘平→9刘某→10刘洽→11刘宏→12刘悝→13刘某→14刘亮→15刘庸→16刘熙→17刘旭孙→18刘混→19刘靖→20刘翘→21刘裕→22刘义隆→23刘昶→……32刘基→33刘瑴→34刘某→35刘轨→36刘烈→37刘德威→38刘审礼→39刘易从→40刘升→41刘诵→42刘昌裔→43刘元一→44刘巨容→45刘汾。这个世系从宗源光武帝刘秀回归楚元王刘交,但从37刘德威至45刘汾,除39刘易从、40刘升发生一些变化外,基本保持与以前世系相一致。同时还弄清楚了刘德威之父刘通(又名烈),35刘轨是刘德威爷爷刘轸的亲哥哥,虽然对接不准确,但有所进步。

(2)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乙丑(公元一一四五年)孟春修谱,谱名《刘氏大成宗谱》。沿袭宗源楚元王交公世系。

8、宗源楚元王交公与宗源齐悼惠王肥公交叉期:

(1)、族谱首次出现宗源齐王肥公,是在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乙未(公元一五三五年)裔孙(名未详)撰写的《刘氏统宗世系总纪》(浙江建德刘氏宗谱),此谱撰修人应该是巨德公后裔。但在此纪中,一方面肯定宗源齐王肥公世系,又没有交待清楚其依据;另一方面又在叙述中多次提出疑问加以否定。

(2)、明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公元一五四一年)仲春吉日,巨容公二十世孙流芳邑庠生文鉴公主理,统修各族宗谱,并作《刘氏会修宗谱序》。载“吾刘氏受姓肇自轩辕,而蔓於汉楚元王交,都彭城世称彭城刘氏。自汉以后,至唐季巨容公显氏当时,以军功为节度使。五世曾孙念九公万,始创制谱牒,推为一世始祖。”明朝嘉靖二十年辛丑(一五四一年)流传世系图:1交→2湝→3恭→4顺→5据→6病已→7奭→8胜→9皋→10质→11渊→12长→13屈釐→14元→15荫→16振→17畴→18殷→19琨→20宏→21恽→22凤→23元→24器资→25寅→26登→27宽仁→28遥基→29穆→30明→31炫→32婴→33德威(明嘉靖辛丑世系图把“德威”印成“德”,不知为何?可能是印刷错误少印了一个的“威”字,或者有人故意把“德威”改成“德”)。明朝嘉靖年的世系,我们的祖先还是认同宗源楚元王刘交。但也出现了楚孝王刘嚣世系的影子,如5世、6世、7世、17世。5世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戾太子,他是6世刘病己(汉宣帝刘询)的爷爷;而汉宣帝刘询的太子(汉元帝)就是7世刘奭、四子就是楚孝王刘嚣;17世刘畴为西晋司隶校尉刘讷之子,楚孝王刘嚣后裔。

(3)、明朝嘉靖年后流传的九江德安古谱:1交→2富→3登→4嘉→5章→6和→7德→8安→9庆忌→10岑→11平→12康→13景→14治→15弘→16惶→17畴→18殷→19琨→20宏→21恽→22燕→23元→24器资→22寅→23冲→24登→25裕仁→26遥基→27穆→28明→29炫→30婴→31德威→32曜→33滦→34高→35友文→36材中→37近仁→38隆道→39巨容→40汾。上两个谱与我们现在的谱,从17世刘畴以后基本接近。这两个世系与我们现在的世系中同时存在“9世皋”这个人物,是不是宗源改变的理由呢?不得而知。

9、宗源齐悼惠王肥公阶段:

(1)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一七六一年)孟春,水西庄大修宗谱。谱名《刘氏汇源宗谱》。

(2)清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仲秋月谷旦,流芳马援公二十八世裔孙继主修了会源宗谱,并作《刘氏汾公清派会源宗谱序》。江西《刘氏会源谱》称,刘氏族人的确在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曾对族谱进行过汇集和撰修,并把当时族谱里称“源自楚元王交公”改宗汉高祖刘邦长子齐王肥公。1邦→2肥→3章→4喜→5福→6宽→7贞→8表→9皋→10质→11渊→12长→13屈厘→14元→15荫→16振→17畴→18殷→19琨→20宏→21耽→22恽→23燕→24元→25器资→26寅→27冲→28登→29裕仁→30遥基→31穆→32明→33炫→34婴→35德威→36曜→37滦→38高→39友文→40材中→41近仁→42隆道→43巨容→44汾。此后,在清嘉庆、同治、光绪年间的陆续修谱中,一直延续宗源齐悼惠王肥公至今。中华共和五十二年辛巳(公元二零零一年)仲冬大修宗谱,谱名《刘氏正源宗谱》。二零一二年《中华刘氏统宗世谱》肥公大系编委会发出通知,将肥公世系5至8世皋公的四个哥哥从世系中抹掉,皋公直接上提到5世,皋公之后也依次上提,调整后的世系如下:1世邦→2世肥→3世章→4世喜→5世皋→6世质→7世渊→8世长→9世屈厘→10世元→11世荫→12世振→13世畴→14世殷→15世琨→16世宏→17世耽→18世恽→19世燕→20世元→21世器资→22世寅→23世冲→24世登→25世裕仁→26世遥基→27世穆→28世明→29世炫→30世婴→31世德威→32世曜→33世滦→34世高→35世友文→36世材中→37世近仁→38世隆道→39世巨容→40世汾。从北宋初年有文字记载的宗谱世系一千多年来,刘德威以后至巨容公、汾公的世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宋、元及明中期之前世系:25德威→26审礼→27佺寿(字缡)→28承庆→29巨敖→30诵→31昌裔→32元一→33巨容→34汾。另一类是明朝中期后世系:31德威→32曜→33滦→34高→35友文→36材中→37近仁→38隆道→39巨容→40汾。对也是在这两个世系里选,错也是在这两个世系里择。除此两系,别无其他。

作者刘汝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