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天下父母心

 幸福萌爸 2023-04-11 发布于江苏

​      大家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但不一定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其实这句话是来自慈禧太后的一首诗,是她为祝母亲60大寿写的,全诗如下:

世间爹妈情最深,

泪血融于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很多孩子并不清楚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也没有办法理解可怜的父母心,他们不知道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更不知道父母为了孩子在背后所做的努力和所受的煎熬。

      小时候听父母讲一个故事,说一个男子患了绝症,四处求医未果,于是想求巫婆,便到深山中去,恳求巫婆救他性命。巫婆爽快地答应了,但有个条件,就是要男子将他母亲的心剜出来送给巫婆吃。

      男子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听后非常开心:“儿啊,这太好了,用我这条老命换你的命,太值了!你把我的心拿去吧!”

       男子挖出母亲的心脏,捧在手里急匆匆地向山林里跑去,想让巫婆快点救他的命,一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根树枝条绊摔倒了,手中的心脏也飞了出去,这时就听到心脏开口说话了:“儿啊,你摔疼没有啊?”

       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就是父母心,为救儿子可以自己不要性命,自己也被甩到地上,还心疼儿子摔痛了。

      这个时代,很多孩子把无知当叛逆,肆意地伤害世上最爱自己的父母,却不知道离开了父母之后,没有了父母的爱和呵护,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块宝,在别人眼中,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一根草。

      孩子为什么意识不到这些?其实与父母也有很大的关系,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无私奉献之中,没有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些爱和奉献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父母,仅仅有父母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旁观心。

     什么叫旁观心?这是我随性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来看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假想我如果不是孩子的父母,我会如何来对待这个孩子?

      如果这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我会一味地付出吗?我会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吗?我会为她掏心掏肺吗?……

       换成这样的角度和心态来看亲子关系,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体会到这一点,让她明白除了父母,没有人可以给他如此的关爱和付出。

       当孩子大了,开始懂事了,父母还要学会示弱,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全能的,要让孩子看到父母脆弱的一面,要让孩子慢慢起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如果你不把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永远会觉得你肩上的担子轻,会觉得你不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