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千棵柳”往事

 镇江风情 2023-04-11 发布于江苏

顺着东吴路之路向东大约8、9公里,靠禹山路往长江方向走(中冶蓝湾2期附近),不多远,有一处叫“千棵柳”的地方。

这是一片由单一树种千余株柳树组成的柳树林江滩,非常原生态。

图:东吴鲁呆子吴斌老师

这片树林,据说过去规模很大,马阿林老师曾说:“从西八岸到丹徒镇西的王龙,东西长约3.5公里,宽约3、4百米。”

不过由于开发建设,现在仅存800多米长,80多米宽。

因为原生态,在城里居住的人就觉得稀罕,桃红柳绿的季节,这儿确实漂亮!

因为难得,大家就珍惜了,开发商破坏到这一段的时候,不少人就站出来保护,保留下这一处景观。

图:杨宪华老师

01

“千棵柳”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光绪丹徒县志》的“荒村录”里。

可想而知,这儿曾经有多荒郊野外。

在县志里,卷首有地图标注的“千棵柳”位置。

网友“京江潮”提供

我跟着导航,走到江苏大学北门马路对面,地图上标注着“长江村”。

这一带的行政规划曾相当折腾。

民国25年(1936年),镇江县城区(一区)划焦东乡为象山、京岘、斧鼎、千柳4个小乡。

两年后,当地伪县政府又把这四个小乡合并,称“焦东乡”。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丹徒县政府又再将焦东乡分为象山、京岘、斧鼎、千柳4个小乡。

两年后,10月份4个小乡又合并为“焦东乡”。

可想而知,民国那几年,焦山以东的老百姓很闹心,翻来覆去,人少田少,烦的事不少。

解放后的1956年4月,原京岘、斧鼎乡的部分自然村划给千柳乡,其余划象山乡。

过了五个月,千柳乡又合并给了“象山乡”。

对这种翻来覆去折腾很疑惑的我,听了一个民间故事后,突然有点明白了:

这是关于“千棵柳”的由来:

说清朝时候,镇江本地有个人做了朝廷高官,衣锦还乡。

还乡的贵人,看到居住在长江边上的家乡人,年年被长江发大水淹几回,这种苦痛触动了他内心柔软的地方。

他想为家乡做点公益,便把皇帝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捐赠出来,购买大量柳树。

根据植树防灾的经验,他在家乡边堤坝外长江滩涂种植,植了一千多棵柳树,如同建起了一道生态防护堤坝。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如今的垂柳价格,树苗批发价大概在88元左右,这是拼**的价格了,只能参考。清代时想种植成活一棵柳树的成本,估计在500元左右,这位家乡人为老家的防治水患工程,公益投了五十万元左右。

为了防治水患,江边的乡村一会儿抱团取暖,一会儿散伙分家过日子。

基层要动员人力、物力,就要用行政的办法,合并组织力量。

尧舜禹治水,也是把千村万庄的联盟起来,最后成了一个民族。

杨宪华老师拍摄

02

“千棵柳”从清代起,就是镇江一处适合春天来踏青,夏天来乘凉,秋天看稻熟,冬天品鱼鲜的地方。

有一个秋天,郑板桥曾划着小船,带着美女,来这里渡假。

他是个懂吃的行家,写了一首《菩萨蛮 宿千科柳》:

“渔家泊在清淮口,西风稻熟千科柳,茅店挂新红,酒旗青更浓;

买酒将鱼换,得酒船头转,岸上打场声,渔歌水上清。” 

郑板桥的千棵柳之旅是惬意的,买了酒,煮了鱼,吃着江鲜唱着歌。

到了民国时,又一位人称“江南才子”的卢冀野,在1934年春到镇江千棵柳郊游。

(卢冀野祖籍镇江,根据《润州开沙卢氏家谱》记载:正绅,润广长子,字伯缙,行一。区立第二高小毕业、南京高师中学部第三年级文科大学预备组肄业。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正月二十七日寅时。聘同邑秀峰佘君长女,生于清。)

不过他这次归乡心头迷茫,正在寻找人生的方向,郊游之余,写了一首《京口春游,次荆公西太一诗韵》六言诗:

“倦矣天涯羁旅,几回梦到村西。

门外千株杨柳,归来燕子凄迷。”

他在诗末注释中批言:

吾家本丹徒,祠墓千棵柳村。余数过京口,迄未能往。

新中国成立之后,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1959年成立了“千柳大队”(《镇江地名录》1983版:“长江大队,原名千柳大队,驻地在吕家圩”)。

在那个非常年代,有意气风发的领导干部觉得不好听,提议:“干,也要有个好听的名字,咱们北临浩浩长江,就叫长江村吧。”

村民说:“行!”

“长江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千棵柳村、千柳乡、千柳大队、吕家圩、东八岸、西八岸、卢家圩、长江村,百年时光一瞬过。

前人栽下的树,后人乘了凉。

马阿林老师2012年的照片

图:东吴鲁呆子吴斌老师

03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树都有。

人来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

吴斌老师说:能将地名叫成千棵柳的,一定是个风雅之人,是一个内心充满诗意的人。

我是:他一定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春天里,到千棵柳踏青赏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千棵柳再往东走一些,又很有江畔渔村的怀旧风光。

那里是一片河汊,很多不用的渔船野渡无人,横留在江滩上,勾起人淡淡的愁绪。

流行网络打卡后,这里成了一处网红取景地,春季时,许多汉服爱好者来这里取景,莺莺燕燕,处处红红翠翠……

汉服之后的初夏,就是旗袍美人隆重登场,风风雨雨,朝朝暮暮……

她们在林中摆造型,我们在堤上看风情。

人来得多了,流量就足了,周边的餐饮业也兴隆起来。

千棵柳一带,也是吃鱼鲜的好地方,至今犹存板桥遗风。

附近有“忆江上鱼庄”,可以钓鱼、烧烤、打牌,鸡汤和鱼鲜味道相当不错,用餐后,还可以到后面的江堤散步,看白鹭野鸟飞翔的风光。

还有俊杰私房菜、水连天江鲜坊,手艺也相当不错。

周末的时候,建议去这里浪一下,感触一下春天的味道。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印度兵在镇江闯的塌天大祸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大路镇”啊!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