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芦荟想到的

 五多言的空间 2023-04-11 发布于山东

小时候,还有一株父亲的花,我也忘不掉,那是一株平凡的芦荟。

爸的花,妈从不管的。妈只负责院子里种的那些菜,给它们浇水、追肥、捉虫,但这棵芦荟除外。

不久后我终于明白了。

那天妈感冒了,喉咙痛,却没去医院拿药,而是小心地剪下两片芦荟的叶子,洗净,并抹去尖刺,就着馒头吃。

原来,邻居杨大娘跟妈说:芦荟能杀菌消炎。就把它当成了宝贝。

我偷偷尝了尝,凉丝丝、黏糊糊的没有什么味道,根本咽不下去。实际上芦荟多外用,它性苦寒,内服的禁忌颇多。

后来读《一个人的西部》看到师母得了肝炎,没有钱买药,就坚持每天吃胡萝卜,也把病治好了。我就又想起妈当年吃芦荟的事。

每个母亲为家庭,为孩子的心真是日月可鉴。我不由得心生惭愧,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我对母亲的爱,连母亲所付出的一半都赶不上。

妈六七十岁时开始迷恋保健品。为了保证购买能力,她甚至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跟一群大妈一起四处集会做生意。亏了多少钱我没问,装作不知道。

网上有个朋友写了篇文章,例举了几个名人生病救治的费用,几百上千万的。文章结尾他提醒要趁年轻多挣钱,并注意节俭。

节俭是没错,但是,我总觉得有些梗。

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能挣到几百上千万呢?

百分之八十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不就是个小康吗。这条路引导下去,拼了命也挣不到这么多钱的人怎么办?会不会焦虑抑郁?真的去拼了命挣到了,损耗了身体再花钱去挽救吗?靠医药、金钱维持着生命的人,他真的快乐吗?

我觉得满足基本生活后,顺其自然颐养天年就好。年龄越大,就越会发现金钱跟幸福快乐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因为馋而记住的秋海棠。

我最初只知道它叫玻璃翠。好听吧?植株、花、叶有玻璃的晶莹玲珑。花瓣粉色、橙红色、大红,花蕊金黄。当你细看花瓣,它的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微微地浮起一层颗粒状的白沙。闻一闻,甜丝丝的,俯在花瓣处用牙轻轻咬一咬,齿尖会留下酸酸的甜味。

趁着大人不注意,我总会偷吃一两片花瓣。不敢多吃,也不舍得多吃。

心善总是好的。秋海棠全株入药,有微毒。

爸在屋外窗前搭了与屋檐同高的木架子,外面罩了厚塑料,一侧未封闭,可掀开出入,就成了一个日光大棚。能入住那里的都是爸最心爱的花。爸下了班总会在那里忙活到妈喊他吃晚饭。最值钱的大概是几盆杜鹃,有好几种颜色,最吸引我目光的是那盆白杜鹃,真的是纤尘不染的仙子坠落人间。

爸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允许我们小孩子进他的花棚。但我常会偷偷溜进去,只是看看,并不敢动那些花。

当我跟妈遛弯时,发现那个废弃的园子时,我又想起了爸。这样的园子,爸的梦想里也曾经有过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