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个体特征和学习、工作情景,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趋势一:无线移动办公未来将成为主流 基础性的移动办公需求已经被满足。基于移动通讯录、移动审批、移动文档、即时通讯、工作日程、移动考勤等基础办公应用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现,这些基础性办公应用是所有组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需求。 要重点关注深度化的移动管理需求。未来能否构建一个统一化、可集成的移动管理平台。学校可以将所有的应用都统一到一个终端上,有5大统一需求:统一组织架构(保证一个组织体系)、统一消息(保证一个信息传递通道)、统一应用(保证一个应用聚合界面)、统一文档(保证一个知识体系)、统一报表(保证一个决策分析平台)。 趋势二:无线移动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BYOD进课堂会成为一种新常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即自带设备)BYOD起源于英特尔公司。员工在任何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办公,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企业开始允许和鼓励员工使用自带设备进行工作并实施了 BYOD政策,BYOD 政策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可以削减设备采购成本,更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13年思科合作伙伴的研究发现,在 BYOD应用方面,教育领域的普及率最高,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 95%以上在工作中使用自带设备[3]。 泛在式学习将成为大学生重要学习方式。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和普及、慕课、SPOC、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网络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5G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大学生泛在式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趋势三:5G时代将对移动办公和移动学习带来全新体验 云桌面未来会向个人和家庭用户来延伸。未来家庭用户将会使用到带有5G功能的云终端盒子,而不是现在只能看电视的电视盒。这个5G功能的云终端将会集电视盒,游戏机,电脑等功能为一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未来云桌面在5G的加持下将赋予移动办公全新的模式。未来的5G,流量资费下降是肯定的,我们甚至可以把手机就当做一个云终端,通过5G连接到公司的服务器,可以像在公司那样办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信息阅读和审批的功能。 5G时代语音识别技术将会大行其道。5G时代,语音识别技术将会非常成熟,服务器运算能力的提升加上大数据的分析,会让语音识别代替键盘鼠标,我们口述的语音通过5G网络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分析,然后转成文字返回到我们的设备,由于5G速度飞快,让我们感觉到就是在手机上做处理,好像没有通过网络一样。 近期目标:智慧教学 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管理各项功能,PC端和移动端 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线上教学及数据管理等相关功能 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汇聚 在线课程平台:运行自建慕课、SPOC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护理、检验、药学、临床等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各平台下建设若干模块,购买与自建相结合,建成若干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与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对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智慧教室:新建高性能智慧教室、通过利旧将现有多媒体教室改造成简易智慧教室 中远期目标:物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 课堂教学管理 出勤情况:通过智慧识别系统和智能终端如手环、胸卡、徽章等设备,智能感知学生出勤情况 听课情况:通过智慧扫描或智慧识别系统,智能感知学生参与课堂情况、抬头率等 考试管理 作弊情况:通过智慧扫描或智慧识别系统,智能感知学生作弊情况 缺考情况:通过智慧识别系统和智能终端如手环、胸卡、徽章等设备,智能感知学生缺考情况 教室实验室管理 智能电子班牌:实时发布教室课堂信息 实时课程发布:通过电子班牌可实时显示当前教室实验室的课程安排,包括上课时间、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教室实验室位置,根据教学管理排课计划,自动切换课程信息。 考试安排引导:针对教室作为考场使用时,电子班牌可以根据提前设置的考场安排实时显示当前教室的考场信息和考试内容。 班级通知公告:通过校园多媒体发布系统,可以在电子班牌上实时发布学校的通知、公告、新闻、日程等信息,加强了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了信息的覆盖面积,实现了学校管理多样化。 实验设备管理 水电节能:通过传感器及相关软件,降低水电能耗 设备管理:通过传感器及相关软件,实现设备智能开关机、使用日志、使用帮助、故障自动报修等功能 画像管理 学生画像:学习、消费、网络、图书、专业能力、身心素质、培养计划、成绩等查询分析。 教师画像:授课信息、论文信息、专利信息、项目信息、奖励信息、专著信息、教材信息、成果信息等查询分析。 课程画像:课程介绍、任课教师、先修课程等各项分析,形成课程地图。 专业画像:专业带头人、学生、教职工、实习基地、开设课程、各类竞赛、专业比赛、学术论文等各项分析。 学院画像:专业、学生、教职工、实习基地、开设课程、各类竞赛、专业比赛、学术论文等各项分析。 设备画像:设备信息、使用信息、维护信息等各项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