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的方法就是跟上行动

 以我之笔 2023-04-11 发布于黑龙江
昨天写了一篇比较“务实”的日记,里面琐琐碎碎的写了一些做什么、怎么做、定目标、定规划的有关操作的内容,虽然一切都还是乱糟糟的,真要拿去执行根本还行不通,但却让人觉得很踏实。不同于以往单纯写感受的释放,去觉去观照自己当下的体验和感受能让人找到情绪的来源,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然后把自己和情绪剥离开来,重新获得努力生活的能量。把要做的事情拆解、分析然后规划到具体每一天做什么,就像是给刚刚获得的能量找到了着陆点,浑身的力量有了用武之地。
像走路一样,我有的是力气,我要走,我迈出了第一步......
所谓人生的波峰波谷其实就是因为行动没能与能量也可以说是思考更好结合的结果。想要好起来是生存本能,所以一段时间的低谷后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让自己振作起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精神振作以后,行动都及时跟上了脚步,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像是在重复高潮低谷的宿命。
大概就像我的两种日记一样——感受和操作都要写。要用行动接住自己通过觉知所获得的能量和思考,不是浅浅的象征性的动一下,因为象征性的行动带来的就是象征性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不会有回流,没有回流就是在消耗自己某一天豁然开朗后所获得的那一点儿能量,如果不能及时“续命”,那点儿能量用完以后就会马上回到之前那种摆烂状态,甚至还不如之前。因为我们会思考,为什么我努力了就还是没有结果?会自暴自弃是不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会有更多对自己负面的定义和标签打在自己身上,然后进入负循环。
正如我擅长去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所以我几乎总能在状态很差的时候及时发现并且调整过来。但执行一直不是我的强项,我总是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后来没有实现,再后来没有实现就没有实现吧,最终不了了之。我也很认真的反思过为什么,反思的结果也不了了之。人最怕的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给自己下了某种定义,一旦你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做不成一件事儿,就算你具备做成那件事的实力也还是会做不成,这种不了了之的循环就是在不断给自己定义的过程,越是根深蒂固越是容易进入负循环。最坏的结果就是真的如自己定义的那样过完一生,最好的结果也不会突破自我认知过得好成什么样子。
唯一的方法就是跟上行动,尤其是行动力较弱的人,特别需要一个详细的可落地且目标明确的计划,比如试着学习把事情分解到最小单位,让需要做的事一目了然,做到什么标准也必须明确,如果做不到也需要有相应的惩罚机制等。总之面对这世界上所有的状况,既要会给自己加油打气,也要能让自己真正动手去做,并且确保推进感,无论是我们的状态还是事情本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