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对学书法很重要。 有天赋的古人,可能靠揣摩前人写的几个字,就能成书法大家。 注意是揣摩,不是照着写写就能学好书法。 你说的临帖,和书法家说的临帖不是一个概念。 我见过有人临帖,一个小时一本字帖,速度很快。不过瘾,再来一遍。废纸堆得满地都是。 家长一看,感动了。这不是未来的王羲之吗?王羲之能染黑一池子水,我儿子能染黑一屋子宣纸。 这是对临帖理解有误。这也学不好书法。 这是典型的临帖层次不够深。 ![]() 我大体将临帖深度划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观察字形。很多同学,不看字帖,上来就写。他关注的是每一笔像不像,一笔一笔往上堆。 观察字形,观察什么? 观察字的结构,点画的疏密安排,哪一笔是主笔。你在下笔之前,脑中已有这个字的形象了。 第二层,观察作者用笔。注意!看笔法是第二部,属于第二个研究层次。 很多同学知道笔法很重要,往往上来就看作者用笔。注意你是在临帖。 很多同学,不知道字帖的主要价值在哪? 字帖的主要价值是作者对字形结构美轮美奂的安排。这种奇妙的安排每个作者是不同的。 而笔法是固定的,你即使不临这个作者的字帖,也能从别的作者那里学到,因为用的笔法差不多。 而奇妙的结构安排,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写出来。你比较一下王羲之与别的书法家就知道了。 第三层,这才开始临帖。上面两层只是先揣摩。临帖不要上来就写。 为什么说临帖有层次?你没有上面两层揣摩,直接临是没意义的。 这一层注意写出点画的遒劲。注意骨肉结合。 第四层,加细节。很多同学,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的思想是学不好书法的。 加什么细节?比如说牵丝。牵丝你要当点画去写,不是可有可无的,原作者当年写的时候,对牵丝不是随意写的。 有无牵丝可能影响整个作品的神采状态。很多同学的书法为什么缺乏味道,就是忽略了这些细节功力。 第五层,这个难了。因为你要揣摩出作者的神采。这一层是你要经过上面四层慢慢体会到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体会不到作者的神采。 这一层需要悟了。我体会的方法就是,回想感觉。特别是第一次回想时字帖给你的感觉最准。那种感觉就是作者给你的神采。 结束语 临帖,其实最需要用心。 古人出行时,看到好的碑帖。一揣摩就是好几天。那层次绝对不是写像了那么简单。 我们临帖有几个去想的,想的无非是像不像的问题。 你层次深了,就算你临的不像,也像;你层次浅了,就算一笔笔描的,也不像! 说说你的临帖好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