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漆黑的冷夜里也要像大树一样生长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寒假回到老家,爬到山上看自己种的树,我十岁时种的槐树,现已水桶粗,笔直地挺立着,枝丫向天空舒展着。

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往事也一一涌上心头,我还记得栽树时,看着那手指粗细的树苗,根须稀疏,总担心活不了。就问母亲:“这些树能活吗?”母亲一边拿着锄头在地边挖下一个小坑,一边说,“只要栽下去,就能活!”

我把树苗给她,她把树苗放到坑里,用锄头培上土。“这些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母亲停下锄头,看看远方,又回过头来对我说,“等你考上大学,走出这片大山,到那时这树也就长大了。”

我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除了山还是山,遥岑,层峦起伏,望不到尽头。在大山的沟谷里,十几户人家的瓦房散乱得分布着。

现在很多人家的瓦房变成了楼房,我家依然是瓦房。那是我这棵树生根发芽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根都在这里。

故乡

后来我到县里上了高中,从高中考上西安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从西安到了关中东部的一个县级中学任教,工作六年后又从这个县中辞职,再到西安一所中学任教。

在很多时候,在梦中常出现同一个场景:荒凉的山坡上,一棵高大的树在奋力生长着。醒来后,却又记不清楚那棵树具体的样子。

直到我再次看到这棵树,才突然和梦境对接,眼前这棵槐树就是梦中的那棵啊!

我注视着这棵树,注视这棵树映照出的那些逝去的时光。我抑制不住心中强烈的感慨,这棵树没有辜负岁月,而我却荒废了太多的时间。

当这棵树被栽下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把根须伸向地底,去抓住泥土和岩石;把枝叶向天空舒展,去吸收阳光雨露。

甚至在那些烈日烧灼的白昼,或是凄风冷雨的寒夜,它也没有停止生长;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所有的日子都没有被它虚度,凝聚成一圈圈或薄或厚的年轮,充实为一棵真正的大树。

想起木心,我格外喜爱这个用“木”作为自己笔名的诗人、画家和学者。据他的学生说,“木心”这个笔名指“木铎之心”,木铎就是木舌的铃铛,古时通过摇响木铎,来召集百姓,宣布政令。

木心

但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树木之心”,像树木一样不断生长,充实年轮,展示一方绿荫,留下一片果实。

在文革时,木心被关进监狱。连手指也被折断了三根,别人要他写交代材料,他偷偷把纸张藏起来,写上密密麻麻文字,写好后叠成小方块,塞进棉袄的夹层里。

木心出狱后,人们搜出那些纸张,惊呆了,除了足足六十五万字《狱中笔记》,还有手绘在纸上的黑白琴键。

当阴冷的监狱囚禁住木心的身躯,他依然像树木一样生长,利用有限的资源,充盈自己的生命。

那些纸就是土壤,灵魂的根在文字中扎下根须,在文学历史和哲学中汲取水分;音乐就是阳光,残缺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触摸那无声的温暖。

木心《狱中笔记》手稿

人就是造物主种植在天地之间的树苗,时间、空间都是构成了对他的限制,但同时也是他成长的凭借。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最大责任人,甚至是唯一责任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一遭,那就努力让生命之树繁茂,让精神充盈美好。

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把根往深处扎,都要把枝叶尽力舒展。

生长,生长,在明媚的阳光下生长,在漆黑的冷夜里更要生长。

人在黑暗中停止生长,满怀恐惧,绝望地蜷缩在冰冷的缝隙,自觉放弃对美好的追寻,这时,最得意的是黑暗。黑暗和寒冷的可怕之处,正在于让无数的生命停止生长,这也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而当人一旦开始追寻,无论外界有没有自由,首先内心是拥有自由的;当人一旦走向美好,无论外在环境多么残酷,他内心是充满希望的。

当你注视树木的年轮时,你会发现,越薄的年轮越坚硬紧密。你只需要轻轻一嗅,就能闻到灵魂的芬芳。

像大树一样生长,最终长成一棵值得自己仰望的大树。

相关链接:

思考:荒谬的“感恩教育”?

周国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思考:面对应试教育,教师应该坚守什么?

深度:不难为教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思考:高考是不是教育?

家长会发言稿:为什么我如此执着?(附家庭教育推荐书目)

《二中跳楼学生刘雅婷写给全体教师的一封信》揭露的教育问题

清醒的老师何其痛哉!——读杨老师《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一)

许锡良:谁把孩子逼向了应试教育?


教学札记:一曲爱的悲歌,我如何教《长恨歌》

专题讲座:如何写出有文采的高考作文

洞察:2018年高考作文题怎么破,今后备考怎么做

理性明亮地表达: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高考备考:高考作文十大“高频主题”的立意指导

有用:高考作文的行文策略

实用:打造高考作文语言的几个窍门

作文讲座:高考前最后一节作文专题课——任务驱动型作文专题讲座(请转给高三师生、家长)

高中生如何打造高分作文(绝对有料)

重磅!高考作文增加10分的诀窍(绝对有料,分享给考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