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巧借电影备考语文(附示例)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一、高考备考现状

文学类文本(以小说为主)阅读是高考语文备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高考的一轮复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的方式多样、风格多变,由“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所选择的文学类文本共性与个性交织,且共性化的要素少,个性化的要素多。

所谓共性,就是小说这一文体共有的特点,即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来表现主题;而个性则体现在所选的作品具有作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有的没有常规的故事情节(如林徽因《窗子之外》),有的没有社会背景(如阿城《峡谷》),有的线索结构较为复杂(如《马兰花》);选文来源多样:有传统名著中的片段(如节选自《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有当代小说的片段(如节选自刘震云《一句定一万句》的《塾师老汪》),也有一些写作方式别具特色的当代作品(如《古渡头》《马兰花》)。

审美是极具个性化的事,对同样的审美对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高考的评价机制是客观的,往往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一矛盾决定了考生对文本阅读的解读不能是主观的盲目的,而应在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能力。要知道,“一千个哈姆雷特”归根结底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张飞、宝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的共性,并用语言准确写出来。

由于学生阅读量较少,文学审美能力弱,在文学类文本复习备考中,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茫然。最终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一些术语和答题模板,面对新的个性化的文本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不能进入文本内部进行分析鉴赏,答题时也只能照搬模板。往往是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人云亦云,让人不知所云。

二、我的思考

对文学类文本的复习备考,老师的核心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分析鉴赏有工具,这就是文学解读的知识、术语和相关理论;二是要有具体操作示范,类似于师傅像徒弟传授某种技艺,既要有知识的讲授,更要有示范操作,或者边操作边讲授——通过对分析过程的演示,提供具体的可供模仿的操作策略;三是.实践练习有实例,精选文本供学生实打实地演练,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高考真题当然是很好的备考资料,通过归类整合,讲解示范,错误纠正,强化练习,来让学生形成相关文学鉴赏的能力。

但学生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备考中,对高考题已经没有新鲜感。另外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读,往往没有那么多时间。而让学生课后读,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浏览一遍就做题,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不读,直接在网上找来答案一抄完事。这样的复习备考往往学生没有兴趣、疲于应付,老师忙着做题讲题,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我在小说的复习备考中,引进了电影。根据备考专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截取优秀电影的三五分钟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同时伴以专业知识的讲解、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析鉴赏的引导和示范。这样的复习备考形式,大受学生欢迎,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牢,能力形成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学生提高了感受美、分析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也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发现美、感悟美。在光影灿烂的信息时代,很多人不看小说,但很少有人不看电影电视;另外,生活本身就更像是电影,由场景、人物和事件组成,当下和过去、回忆和梦幻、真实和虚假交织在一起,被时间推着向前。

影视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字的生存空间日益被图片和视觉文化侵占。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对于影视有着自然的爱好。因此,当影视作为一种资源介入到教学中时,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够由老师“要求学”,转变为学生的“我要学”。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其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中指出文学的四个要素“读者、文本、读者、世界”之间是一种循环互动的关系。这启示我们,现代教学要有意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学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过程由静止走向动态,教学内容由统一的、封闭的走向多元的、开放的,教学参与者由师生双边互动走向多元参与互动,教学方式由讲授式走向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目的由获得知识、培养品德走向提高能力、塑造个性。在现代教学中,教学不局限于教材、黑板、粉笔之类的传统媒体,而是有了丰富的媒体作为支撑。教学过程也由“记忆—理解—运用”的顺序变为“师生一起解读、建构文本,锻炼能力,塑造个性”,这就避免教学的程序化,而能够将语文的审美性、想象性、能动性发挥出来,实现语文教学的跳跃与灵动。

影视作为现实社会的重构,以灿烂的光影、生动的音响、精心设计的故事在一方屏幕上动态地再现一个个亦真亦幻的场景,但无一例外都有强烈的现实社会的影子。在此种情况之下,将影视作为一种资源接入到课程中,能够弥补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和有限性。钱理群认为“人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不断丰富、开发、调整自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建立与发展新的联系。而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正是为这样的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影视作为一种高度浓缩的文化景观,很好地为学生消除了时间、空间所造成的阻隔。学生观看影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入到更广阔世界的过程,更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有学者指出,“如果最初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甚至在将来远离校园时,不仅仅以获得愉悦消遣为目的来观看影视,而更多地有一种语文的高度、文化的高度,会对影视进行鉴赏批评,那么这样教育无疑是成功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的。

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存在的,教育除了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合作之外,更需要各学科之间整合。正如钱理群所说:“语文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和基础。”语文学习为个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定了基础。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修养,是一种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这个日益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找到归宿感和存在感。

三、课堂实例

例1:路遥《人生》片段

例2:电影《推拿》片段

在舞厅沙复明在喧闹的舞厅相亲失败的场景,为整部电影奠定了悲剧的、孤独的、伤感的基调

例1:黛玉之死


例2:电影《四月物语》之樱花雨片段

这个场景与电影的主要情节没有关系,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营造意境、渲染氛围。伴着悠扬的钢琴曲,樱花瓣像雨一样落下来,停下来的搬家车,出嫁的新娘穿着洁白的和服在亲人的陪伴中上车,好奇的中学生,等等。营造出温馨、浪漫、和谐、唯美的意境。


例1:《平凡的世界》片段

例2: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片段(该视频上传没有审核通过

在拆迁冲突的大背景下,杨警官的出场显示出冷峻、干练的形象特点。

唐奕杰的出场,表现出老练、圆滑、隐忍、善变的性格特点。

例1:史湘云醉卧芍药茵

例2:电影《四月物语》邀请请邻居吃饭的片段

这一场景主要用来表现主人公卯月的性格特点:单纯、善良、热情,以及内心小小的寂寞。邻居开门前,先透过门上的“猫眼”察看,并只开了一个缝和卯月对话。而邻居到卯月家时,卯月直接把门打开,一下子就把邻居让进房里。邻居的诧异,衬托了卯月的单纯。

例:《四月物语》下雨场景

下雨的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雨下得太大,卯月才不得不回去向学长借伞。

例1:鲁迅《故乡》片段1正衬

例2:鲁迅《故乡》片段2——反衬现实

例3: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片段——作为敌手的自然

例4:张承志《北方的河》片段——作为对手的黄河

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登陆战后,这一小队人在欧洲原野上的行军,所展示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就起着拯救瑞恩的激战前舒缓节奏的作用。

例1:卡夫卡《城堡》

例2:电影《观音山》片段

https://v.qq.com/x/page/o0871vu7yik.html

《观音山》中的火车就象征着我们的人生,人生这辆列车,在生命的轨道上行驶,一旦出发便不再停止,直到死亡。但我们却不是这列火车的司机,它的来由不得我们,它怎么行驶似乎也由不得我们。当南风他们在铁道上奔跑时,他们似乎就是一辆正在呼啸的列车,虽有青春的不羁和狂放,更多的却是无助和彷徨。影片结尾处,悲伤的音乐响起,三个年轻人坐上火车从一个隧道进入另一个隧道,一会儿黑暗一会儿光亮,这或许就是他们的青春,就是我们的人生。 

例2:电影《17岁的单车》结尾片段

https://v.qq.com/x/page/c087138fesy.html

骑着单车飞驰,是对大地重力束缚的抗争,是一种摆脱,虽然没有飞翔,但疾驰的姿态,就是青春最美的宣言!

在电影的结尾处,小贵消失在人群中。北京的路上依然是车水马龙,依然是行色匆匆的人群,没有人会在意这个年轻人成长拔节的痛。青春经历的痛楚和忧伤,犹如夜晚突然的抽筋,那种撕扯的酸痛,只有自己能体会。

尽管现实残酷,青春被撕裂,但我们终究还得扛着变形的梦想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