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天老师,就要反思一天、改进一天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智育包括知识的传授,但又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对立面是无知,智慧的对立面是愚蠢。我们都见过知识很多但很蠢的人,智育的目的不仅是要传递知识,而是拥有智慧。
基础教育中的智育,除了为他们将来进行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提供必备的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增进思考、判断、对话、协作的能力,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作为公民的素质和责任感,要求人不仅能适应某个领域的专业工作,还拥有对事物的洞察力,准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
审视当下的智育现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智育目的偏差,造成教育异化。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一种常识。但在教育中,学生为了分数而学,老师为了分数而教,学生苦着学,老师教得累。师生都被分数绑架而无可奈何。这当然有社会的问题,但教育者对教育的认识不清,对智育的定位不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智育的目的应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考试(甚至高考)是对学生智育状况的检测,考试成绩是智育的外在成果,但不是全部。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思维形式也难以通过试卷进行考察。并且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方式,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若让同样的一批学生参加两次同样科目的考试,名次肯定会有变动;甚至让同样的学生做两次同样的试题,名次也会发生变化。
怀特海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智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智育并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传授知识这一过程,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换言之,知识只是媒介,对知识的传授是手段,学生自我发展才是目的。智慧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超越学科知识。这也契合爱因斯坦所言,忘掉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套用马克思·韦伯对“异化”的阐释,教育的异化就体现在,工具理性吞没价值理性,只考虑实现目标的结果和利益,而不思考这一目标的价值意义,不深究这一目标在人生和人类整体中的地位。把教育的功利价值无限放大,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基础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而把教育的人文价值压缩到最低,教育不再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指向人性的完善、境界的提升和存在意义的追寻。
把智育矮化成考试知识的死记硬背,应试技巧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和按照指定程序运行的机器,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掉长远的发展。变得“恭顺服从、谨小慎微”,害怕失败,逃避责任,缺乏钻研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二、智育方式陈旧,损害身心健康。
几何诞生于公元前3000年,数学在1417世纪形成完备的体系,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大定律在17世纪提出,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在1869年由门捷列夫发表……可以说,现在所有的知识都是过去的人研究发现的,基础教育中的知识更是古老。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是培养在未来工作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知识只有极少部分,就拿语文和数学来说,达到小学水平就能畅行无阻,初高中学的绝大多数知识是用不上的。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传授知识重要,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进行的智育更重要?反观我们的教育,知识和应试技能几乎成了智育的全部。智育方式陈旧,过早过快地给孩子太多的知识和概念,缺少探究钻研的时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了常态,只要考试会做题就行!

BBC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BBC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中学实施为期4周的中式教育,与英国基础教育进行比较。从结果来看,中国老师教的班的成绩远远高于当地的。但从过程来看,中式教育老师讲为主、对学生要求严格,练习多,学习过程比较煎熬、痛苦;而英国老师教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探究活动多,练习题少很多。但学习并不是几周的事,而是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事。据调查,相比较同样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英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成绩大都远不如英国学生。
英国教育自有其问题和不足,他们要学习中式教育的长处,这是他们拍此纪录片的初衷。对于我们来说,也应将英式教育作为一面镜子,来映照自身的问题。就智育来说,学习过程中的太多强制性,打击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强度的训练,损害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以讲为主的教授方式,没有留给孩子充分探究的时间;对分数的严苛,让孩子们不敢试错,打击着创新精神。频繁的考试和排名,只能让极少部分孩子始终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中不仅难以体验到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且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对失败的恐惧。过度强调统一性,不注重差异性,过度强调服从,不鼓励创新,束缚太多,自由太少。
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考试成绩普遍较高,但综合能力很有限,且因高强度学习造成的近视、肥胖、虚弱等身体健康问题,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呈增多趋势,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智育主体盲目,缺乏反思和改进。
学生是学的主体,老师是教的主体。笔者在这里只谈教的主体,也就是老师自身在智育中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如鲁迅所言“抉心自食”一样,这些问题和不足源自笔者观察和思考,有很多问题在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

央视纪录片《高三》

根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对自我的否定,是自我提高的前提。没有否定,就发现不了问题,就没有提高的依凭。然而,人总是愿意生活在肯定自我的舒适区中,没有否定自我的勇气,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去尝试其他可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否定自我除了勇气,还需要充分的知识和智慧来洞察纷繁的现实和被假象遮蔽的真正自我,发现问题,对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现在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也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生于斯长于斯,身处其中,对存在的问题习焉不察,以为教育就是这样,就应该这样。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处于盲目状态,将实然当做应然,对教育的思考缺乏思考,对所教学科缺乏认知,觉得一切自然而然。

纪录片《高三》剧照

教育说到底是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老师去做的,但从老师的教育风格来看,大江南北,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短视功利、机械严格的教育风格很普遍。教育的未来属性,决定了其理想主义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智育的目的由准确的定位: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自我需要怎样努力,向着理想的教育迈进?教育何为?孩子们未来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又是政府和人们有意建构起来一个独立的与外在的成人世界相对隔绝的封闭空间,是一个属于孩子的“小社会”。在校园中,教师是作为外界成人社会的代表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既要有亲和力,又必须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教师是智育的起点,教师个人的性格特质和受教育经历决定着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他对知识的态度、兴趣和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智育有直接影响。

润物细无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学术意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人文底蕴、思考和言说的方式,时刻对学生进行着感染、陶冶和引领。《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于漪老师常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都蕴含着智育主体的反思精神和自我提高的勇气,没有一蹴而就的反思提高,改进也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意味着,智育活动进行一天,反思和改进就要跟进一天。

原创推荐:

《你好,李焕英》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过去与未来之间:盘点2020年看过的书(1)

一本书,一杯茶,一份自己的闲暇:盘点2020年看过的书(2)

丁真:那份澄澈和纯真,让我看到了……

张艺谋《一秒钟》影评:我们如何言说历史,就如何对待现实

影评:一个小人物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郑刚:回想那时的小学,满满的美好,你还记得么?

致那些被撕裂的青春——电影《17岁的单车》影评

成长是一个发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少年小赵》影评

《送我上青云》影评:成熟就意味着妥协与和解?

他被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至爱梵高》影评,附梵高生平和画作)

影评:何以为家?以快乐、美好和爱为家!

《无双》影评:每个人都无双,却总想活成他人

《芳华》影评:谁保存着你撕碎的芳华?(深度解读)

电影《相亲相爱》影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一个巨大的问题

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影评

《地久天长》影评:当时代的列车从每个人身上碾过

《17岁的单车》影评:我们都得扛着变形的梦想前行

《观音山》影评:没有信仰的青春驶向何处?

《狗13》影评: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孤独的宇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