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长大以后,你要如何回忆自己的童年?丨《故乡,年少故事》

 东篱悦读 2023-04-11 发布于云南

上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回老营上坟。

刚到舅爹家不久,便听见五岁的小家伙在后门外喊:“爸爸!快来!”

我赶忙出去,只见他满脸欣喜,激动地告诉我:“爸爸,你听,有流水的声音!还有小鸟的声音呢!”

舅爹家后门下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年四季流水淙淙,童年时的我,常常会在那里翻螃蟹、捉“抱鹅”(一种类似田鸡的蛙),小溪对面,则是满目青翠的山林。

看着眼里写满了兴奋的小家伙,我心里忽然有些莫名的失落——

如今,我们的孩子,和大自然的距离是不是已经越来越遥远了?

图源:网络

刚好最近看了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故乡,年少故事》。

这本书是后浪旗下童书品牌“浪花朵朵”推出的“大作家写给孩子们”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这套丛书精选了世界顶级文学大师给孩子们创作的文学作品,目前已出版30多本,其中不乏黑塞、普希金、福克纳、卡尔维诺、契诃夫、艾略特这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除了名家绘制插图、装帧设计精美,这套书最大的亮点是“分级阅读”。

出版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国外分级标准、国内专家理论等因素,将丛书分为“文学初探、能力提升、理解进阶、智识拓展”四个层级(书脊处分别以红、黄、绿、紫颜色区分),以便于家长在合适的阶段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

图源:网络

《故乡,年少故事》属于“理解进阶”级,阅读对象对应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孩子,同处于这一级别的作品还有约翰·斯坦贝克《小红马》、房龙《文明的起源》等。

在这一学段,课程标准强调“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阅读反映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传记等”的理念。

从书名不难看出,《故乡,年少故事》肯定和“自然”“少年成长”密切相关。

作者岛崎藤村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25岁时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若菜集》,便开创了日本近代诗的新境界。

他去世后,周作人曾写下“而今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在这里正可谓之东亚的一损失,没有方法可以弥补的”的句子。

《故乡,年少故事》包含了岛崎藤村给自己四个孩子写的两本书。

《故乡》写的是“自己幼年时期的故事,和儿时在那片山林里玩耍的所见所闻”;《年少故事》完成于三年之后,缘于“在这人世间的旅途中,也有了许多回忆想对大家说”。

这些简单纯净的文字,是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温暖记忆,是一个成人对童年的温馨回味,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温柔讲述,是一位诗人对万物的温情凝视。

在他眼里,麻雀、燕子、狐狸、马儿、松鸦、梨树、柿子树、风筝、岩石……没有什么不生机盎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与之对话:

别人家的柿子树都不让我爬,自家的柿子树却可以让我爬,也不会恶脸相向。爸爸吊着树的枝干往上爬,时不时摇晃一下,柿子树也不会生气,还会对爸爸说:“再玩得开心点。再玩得开心点。”

在他心中,摘草、浇水、制茶、登山、捕鸟、捞鱼、捉虫……没有一样不玩得兴致勃勃,没有一样不成为最快乐的回忆:

爸爸知道,山野里、田地间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动手把从竹林里挖来的青色竹笋和从麦田里割来的黄色麦秆做成玩具,有着道不尽的乐趣。

在给孩子们讲述故乡往事、童年趣事的时候,作者轻松愉悦的口吻间,偶尔也会有一些充满哲理的文字。

爬梵天山跟岩石对话时,岩石说“人们总是只看远处,注意不到掉落在脚边的宝石哦。”

扫墓时候回忆起先祖,领悟到“先有想法,想法是一切的开端。先祖们在这样的大山中开辟了一处村落,这其中蕴含着很大的力量呢。”

给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浇水之后,“只是出了一点力,靠着水桶打来的水,就能让平日里以朋友相称的花草树木都这么开心,爸爸感到很高兴。”

屋顶上的草和吊在屋檐上的蕨草在对话,“无论多小的草都有开花的那一天。”

这样的内容是偶然迸出的火花,作者并不打算在这样一本书中说教,孩子们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停留片刻若有所思固然好,漫不经意匆匆略过也无妨。

图:老营汪家箐,永远的外婆家

“就如同无论长到多大都忘不了幼年吃过的食物的味道,人也忘不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吧——无论那片土地在多远的山里。”

沿着小家伙所惊异的溪流,往更远处的深山里,那藏匿于林间的小屋,那沿着竹片流淌的山泉,那池塘里的蝌蚪和蛤蚧们,那漫山的羊群,那遍野的花,那挥舞木剑斩杀大蓟丛的少年,那惊醒冬夜的落雪……尽管不是我出生的地方,却永远是我忘不了的记忆。

可是,等如今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关于故乡和童年,又会有怎样的回忆呢?

是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是各式各样的屏幕、精巧无比的塑料玩具?还是过早的成熟、过度的冷漠?

2023.4.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