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语文课 | 七下第三单元第三课段第四课时 : “小人物”作文评改中

 爱语文红泥火炉 2023-04-11 发布于江苏

我们的语文课 七下第三单元第三课段第四课时评改“小人物”作文

在这堂课开始前老师留了个作业,让我们写写身边的小人物。

春天的小雨混杂着清新的泥土的气息,如缕缕蚕丝轻吐。窗外,绿茸茸的细叶蔓延在水杉的高枝上,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这时,李老师进来了。他说,今天的语文课是讲评并升格昨天写的关于小人物的作文。“同学们在修改前,我们要先制定一个'写出小人物的风采评分表’。现在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具体的评分项目及分值怎么拟定才好?”此话一出,同学们立马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沉浸在其中。我的同桌自然也是热情满满地用手比划着,“我觉得要从典型事例,细节描写,语言流畅,能否突出人物形象等几个角度去考虑。对……对……还要加一个书写分~”

很快,班里几个同学跃跃欲试了。李老师稍微犹豫一下,把手举得最高的金嘉礼同学喊了起来。只见他一手撑着桌面,斜着头迅速地把所有想法一股脑儿报了出来,每个环节都事无巨细。这一通发言甚至让李老师都有些蒙圈,不知如何点评。我觉得他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也过于细碎,并不好操作。李老师委婉地表达了他的想法。

这时,阮雅婷同学举手说:“我觉得要分成四个板块。先是基本表达,占20分。其中主要就是书写工整美观10分、逻辑清晰10分。然后是主题表达30分,要点出标题,也要揭示主题。其次是内容选择30分,其中包括选材符合要求10分,情感表达10分,人物形象10分。最后,就是比较重要的写作手法,占20分,其中包括事例5分,正侧面描写5分,细节描写5分,环境描写5分。”李老师微微颔首,在黑板上书写了她的想法。不过,李老师又提出疑问:“这几个项目之间有交叉啊。这内容选择中的情感表达与主题表达就有交叉,可以进一步优化。” 

邵奕涵随机起立:“我们组认为,首先是基本表达占20分,要求语言流畅,文从字顺。然后是中心思想占20分,思想积极,展现作者的情感态度。接着是写作内容占30分,要表现彰显人物的外在特点及精神品质。写法占30分,从是否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是否有典型事例,是否有其他手法如对比法、矛盾法、波折法等。”这个汇报非常清晰,同学们纷纷投去赞赏的目光。

李老师给予认可。紧接着,他又讲讲自己的理解。他先展示了一张PPT表格,从基本表达、写作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四个大项评分。他把写出人物外在特征及精神风貌,并主题表达归入写作内容。写作手法也从多个指标去“加分”。具体如下:

同学们都很认可。李老师谦逊地说,仅供大家参考,还请大家给出优化意见。哈哈,我们没意见。

于是,这节语文课进入互评与升格的阶段。

李老师说:“每个人心中的标准都不同,时常凭借心里的感觉打分。有了评分量表后,我们会少一点主观,多一些理性。”他让我们对照评分表,自行升级作文,再自评、互评。具体流程是,先给自己评分,并写评语,再请组里同学打分、写评语。最后,他也会打分、写评语。

想到自己的一份作文上,有三个分数,我们都很兴奋。很快,教室里热火朝天起来。

经过十来分钟的评改,李老师拍了拍手,请大家安静。他邀请我们展现手头自己的或同学的作文,含评分与评语。朱雨涵同学一举起手,就笑个不停。她分享的是我们班“化学家”的趣事,化学家做“化学实验”,化学家发作业等典型事例让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互相拍手叫绝。其中的细节描写如他沾满化学试剂的衣服、红扑扑的笑脸以及他呆萌地挠头,让我们篇拍案叫绝。

下课铃的敲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争着抢着去翻阅其他同学的作文,既想看看自己是否成为别人的主角,又想看看别的人物……

李老师说,我们的作文选离出炉又近了一步。哈哈,我想这会不会是最有趣的一份班级作文选呢!


习作分享:

“大帅”

初一18班 殷可欣

岳霖,人称“大帅”。他个头不高,身上到处都结实硬棒,十分匀称。他没有什么特别模样,让人喜爱的是脸上总红扑扑的,常咧开嘴笑。无论何时,你无意间看向他时,会发现他的嘴正咧成一个菱形弧度,眼睛睁得溜圆,正哈哈大笑着。这时,他的肉鼻子似乎也在跟着颤动,可爱极了。

“大帅”有一爱好,便是制造各种“化学物质”,他成天把自己围在一桌子容器中,一刻不停地捣鼓。也正因此,他的手上,桌子上,包上,地上都沾满了不知名液体,他的校服外套上,总是一块白一块蓝,颇有些化学家的样子,实在有趣。

我们钦佩于他的化学研究,可每当路过他的座位时,总要一避再避地从一旁挤过去。他的桌子会在不知不觉间位移。我总是严肃地,几次三番地“命令”他:“把桌子移回去。”他放下容器,抬头看着我,咯咯地笑起来,然后“哦”了一声,便把桌子移回去了。

不出两分钟,桌子又移过来了……

“大帅”喜欢喷口水。(其实,谁不喷口水呢!)我想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喷口水,但这种“生化武器”却成功抵御了同学们的靠近。大帅,只可远观焉!有时我实在生气,便会把声音提高八度,开始教导他。他的嘴像是快要咧开了,但又没完全咧开,我说完,他才重又咧开了嘴:“别这么凶……”口水也出来了。

我们知道他“难以自拔”,但是又无奈于他的“威力”太大,实在进退两难,无法抉择。

可每个人都喜欢他的笑,他笑得无拘无束,那么自然又那么洒脱,笑中似乎什么也没有,只是快乐充盈其间。我们都相信,他的笑里,是我们早已丢失的童年,不复存在的纯真。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让我看到了一个内心纯真、热爱化学的“大帅”。结尾的升华,更是深化了文章的立意,书写美观,行文流畅,点赞!                   (温茗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