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一级上将——李宗仁

 兰州家长 2023-04-11 发布于浙江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省临桂县人,生于1891年3月13日。国民党桂系领袖,一级陆军上将。

1910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冬加入国民党。1908年冬,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

“武昌起义”爆发后,广西陆军小学改为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编于第二队,学习步科。1913年秋毕业后,被选拔到南宁将校讲习所,曾任准尉见习官、少尉队附等职。次年春,应聘在桂林省模范小学任高级班军训教官。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西南军政各界群起兴师讨袁。李宗仁经故旧介绍,投人林虎为总司令的护国军第六军,在步兵七旅十三团二营,当了一名中尉排长,参加了护国讨袁战争。1917年秋,他所在营北上人湘,参加护法战争。战后,升任营长。1920年8月,参加第一次粤桂战争,在莲圹口一役,他带领全营担任正面主攻任务,冲破了天险峡谷,开辟了四会和肇庆的唯一通道。从此,他声名大噪,以勇敢善战闻名。翌年,粤桂战争重起,他升任“粤桂第一路边防军”帮统。不久,被陈炯明收编,改为“粤桂边军第三路”,李宗仁任该路司令。

粤桂战争结束后,李宗仁将“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改称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通电就任该路军总司令。不久,黄绍蛇率领所部千余人加入该军,使李宗仁的实力大增,共有人枪三干余,成了他日后发迹的起点。

为了改造旧军积习,提高军队的水准,李宗仁抓紧整饰军纪,培训干部。他在五林办了一所干部教练所,调本军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前往受训;并招收一些中学毕业青年人学,培训后充任下缘军官。另外,还附设教导大队,训练班长以及足以担任班长的上等兵,充实部队的基层骨干。1922年秋,陆荣廷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广西边防督办”,明令李宗仁的“第二路自治军“改为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委任李为旅长。

1923年秋,李宗仁将部队改称为“定桂军”,与黄绍蛇约定,夹击驻防在横县、宾阳、桂平、平南等县的陆云高部,陆部全部瓦解。从此,李宗仁和黄绍蛇占领了从贵县到广州的整条西江,与陆荣廷、沈鸿英两部势力形成鼎足之势。

1924年初至1925年秋,李宗仁和黄绍蛇、白崇禧合作,消灭陆荣廷、沈鸿英、谭浩明等部,击退唐继尧东侵之师,统一了全广西。

在李宗仁统一广西的同时,广东经过二次东征也初告统一。1926年初,双方通过会晤,两广正式统一于国民政府号令之下。1月,国民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李宗仁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3月间,广西两个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7月,北伐战争的序幕揭开。李宗仁率领第七军的十二个团,二万余人,分成第一、二路军,次第入湘,会同李济深的第四军,援助湘军唐生智部,讨伐吴佩孚。当时:两湖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一时大军云集。7月4日,第七军三路大军同时向吴军发动攻击,11日,克复长沙。北伐军一举成名,震动全国。

8月12日,李宗仁参加了蒋介石在长沙召开的军事会议,讨论北伐第二期作战的战略汁划。当时,北洋军阀的三个主要派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实力,约在百万以上;而北伐军的基本力量仅仅十余万人。若要扫荡军阀,统一全国,必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李宗仁竭力主张乘吴佩孚部南北疲于奔命之时,速战速决,分割围歼,直捣武汉。会议同意了他和唐生智等人的作战提案,决定先攻武汉,对赣采取监视态势。北伐军只用了十二天,就打下武汉。

直捣武汉后,北伐军分三路东进,继续讨伐孙传芳。李宗仁率领第七军先后歼灭孙部之精锐谢鸿勋师和第三方面军的卢香亭部,击溃孙部第五方面军的陈调元部约三师之众。相继克复九江、南昌。孙传芳逃回南京,北伐军遂底定江西。

这时,国民政府内部发生了“中央北迁问题”和“反蒋运动”。李宗仁认为,中央迁往武汉是大势所趋。但军队调遗,继续北伐。则应绝对服从总司令指挥。他对蒋介石表示:“大敌当前,不听指挥即等于自杀。”他同苏联顾问鲍罗廷交谈时也说:“蒋总司令缺点是有的,但是无论怎样,我不主张打倒他。”次年1月,李宗仁被蒋介石任命为中路江左军总指挥官,统领第七、十、十五军,沿江东征,直抵安庆。3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二届三中全会,李宗仁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抵达南京、上海,同蒋介石、白崇禧等密谋“清党”反共。

同年4月下旬,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进行第二次“北伐”,李宗厂受任南京军事委员会第三路总指挥。5月,他率领五个纵队向北推进,南半个中国遂先平定。随后,李宗仁被任命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国民党五中全会军事参汉院院长。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各系军阀相继展开争夺。1928年7月,蒋介石与冯玉祥的矛盾加深,一再向李宗仁表示要对付冯-而李宗仁却感到冯不易对付。蒋见李不“同心”,即改变策略,对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暂采取怀柔敷政策,首先对付李宗厂的第四集团军。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李宗仁之桂系在战争中败北,李宗仁、黄绍蛇,白宗禧出走香港,蒋介石即命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为广西区编遣主任。这样,广西全省便为南京政府所统

这年10月,李明瑞、俞作柏因联合张发奎反蒋,被南京政府免职,改委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因吕声望不够,不敢速尔就职。广西军界及民众团体便激请李宗仁、黄绍蛇、自崇禧回桂主持军政大计。秋冬之交,李宗仁返回南宁,与先潜回广西活动的黄,白重行聚首共商善后,伺机再起。

1930年5月,蒋、冯、阎大战爆发。李宗仁决定放弃广西根据地、挥军入湖,北上攻占武汉,与冯、阎会师中原。22日,他将部队集结接东,分三路秘密人湘、很快占领了衡阳、长沙、岳州,前锋已人湖北、可是,当他挥师继续北进时,其后路交通重心衡阳突为粤军蒋光鼐所占,部队顿被腰斩,首尾不能相顾。李宗仁只好回师衡阳,围攻蒋光鼐。6月底,双方在湘南展开激战。尽管李宗仁亲赴前线督战,终以缺粮,无法维持,不得不将部队撤回广西。

抗日战争期间,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保卫津浦路的防御战,1934年,他召开广西省“扩大党政军联席会议”,制订了“广西建设纲领”。同时,一面向外国购买枪械,一面建立兵工厂,以谋自给。他还扩建空军,开办航空军事学校、配有美、英、日各式飞机五六十架。在卢沟桥事变后,他在两个月之内,将原来十四个团的常备军,迅速扩编到四十八个团,组编为四个军,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2日,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上海、南京失守后,中日战争的主战场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敌军硬拼,便抓住敌军骄狂的弱点,与敌展开运动战,“敌进我退,敌退我打”,周旋数月,先后将强敌阻于明光、滕县,挫于临沂、成为台儿庄大战前的序幕战。1938年3月17日,日军第十师团在攻占滕县后,不顾其左翼第五师团被阻,也不待蚌埠方面援军北进呼应,孤注一掷地向台儿庄扑来,以期一举而下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的首功。李宗仁侦知日军的意图之后,正确地分析敌情。他抓住日军急于打通津浦线的骄狂心理,定下了“固守台儿庄及运河一线,诱敌来犯,断敌后路,相机实施反包围,聚歼日军”的作战方针。4月4日,李宗仁指挥守军全线进攻,内外夹击台儿庄附近之敌、经激战至7日凌晨,歼敌第十师团大部和第五师团一部,日军残部窜往峰县,整个台儿庄战役,毙伤日军二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成为抗日战史上光辉的一页。1938年5月李宗仁放弃徐州。至此,李宗仁充分运用内线战的有利条件,与南北两路日军周旋了五个月零六天,粉碎了敌人迅速打通津浦线的计划。随即将主力部队撤往西南山区,死守桐柏山、大烘山两个战略据点。他先后参加指挥了武汉保卫战会战,以及豫南、鄂北等诸战役。

1943年秋,李宗仁调离五战区,任汉中行营主任,负责看一、五、十战区。抗战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音主

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第一届副总统。

在李宗仁就任副总统的这一年,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对比生了巨大变化。10月,也就是长春解放的关键时刻,司徒雷登对蒋介石集团面临土崩瓦解的恶劣情势,向马歇尔主持的国务院提出了五点建议,其中第二项即是否可建议委员长退休,让位与李宗仁,并悄悄地进行和谈活动,以期借此迫蒋下台。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声称“引退”。121日,蒋介石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凄然地宣布下野。李宗仁于1月22日就任代总统。

李宗仁一上台,就积极进行“和谈”活动,企图与共产党两分天下,隔江而治,以延缓国民党政权的败亡。1月27日,李宗仁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请迅速指定和谈代表与谈判地点,并请南京“政府业已承认,以贵方所提的(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结果李电发出后,溪口即有长途电话同孙科接触。第二天,内阁要员就悄悄离开南京到上海去了。这时,蒋介石又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移往广州举行,并与孙科的行政院密切联系。这样,把李宗仁孤立起来,使其不能代表南京国民党政府与中共进行和谈。

4月21日,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前军总司令朱德联合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5月21日,李仁也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重申“戡乱“到底的决心,号召“反共到底”,在政治上又一次与蒋介石同流合污。

11月间,白崇禧所指挥的华中部队彻底溃败,李宗仁在政治上赖以生存的条件也就随之而消失。11月20日上午,他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12月5日由香港飞往美国。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宜布“复职”。李宗仁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盎格鲁林镇定居。从此,开始了他为期十六年的漫长的流亡生活。

1965年7月18日,李宗仁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王,回到了社会主义祖国。

7月20日,李宗仁一行经广州、上海,到达北京,受到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他一下飞机就宣读了自己的声明:“期望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深冀我留台国民党军政同志凛于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一致对外,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有用的贡献。”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