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罗湖原港英山顶哨所项目位于新界罗湖原港英山顶哨所,其所在的山峰在香港地区仅次于黄大仙的笔架山,是新界最高的山峰,也是新界面积最大的山。项目范围包括两个平台和一个小屋,以及多个建筑。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两个设计问题:1、基地位于香港新界东北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英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探索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2、这座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港岛北部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我们有机会探索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项目地点位于新界大埔区东部的一个小山包上。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一个陡峭、开阔、垂直且延伸到山顶的平台,接着我们看到了一条通往山脚的斜坡。该建筑为两个平台提供了一个从山上连接到山下的入口。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兵营的建筑结构,该结构将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分隔开来。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香港地区及中国大陆地区,并与香港地区及中国大陆地区进行了比较。整个建筑包括一个前厅、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一、从景观中获取灵感我们的灵感来自于场地的自然形态,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坡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和不规则形状,以及天然和人造材料。我们认为,这些元素中的每一种都可以被用来创造一个具有军事特征的、独特的、易于识别的建筑。通过将这些元素整合到我们的设计中,我们创造了一个灵活、耐用、可持续、尊重自然环境且功能齐全的建筑。我们用一种简单、一致而又现代的方式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使得它成为一种有吸引力且易于识别的建筑,并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除了建筑外,场地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探索场地内景观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二、建造一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因此我们希望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来塑造建筑。我们将一个带有混凝土板的门放置在建筑中央,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入口空间。该空间既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室内公共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该入口空间作为通往山上的门户,也可以作为从山上到达山下的门户。三、建筑与景观的结合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探索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该建筑的设计不仅从视觉上向远处的山峰延伸,而且还为远处的景观提供了一个观察点(图4)。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从视觉上向外看,还从内部观察。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具有完整功能和外部景观的建筑中看到整个生态系统,并且这种模式是由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自然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式。四、技术是关键我们的目的是将建筑从一个军事设施转变为一个城市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重点关注技术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来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例如,我们选择了由砖石砌成的坚固的混凝土框架,并使用钢和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混合,这使我们能够建造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建筑。五、建造在技术上可行该建筑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来减少能耗并提高性能。例如,在前厅的屋顶上安装了一台小型风机,通过将空气吸入到室内,然后从天花板上排出,以减少热损耗。前厅的一面墙采用了可拆卸的玻璃幕墙,并安装了可调角度的遮阳板。该玻璃幕墙由热传导率极低的铝制成,可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它还能够根据室外气温来进行调节,从而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该建筑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以满足建筑自身的需要。该建筑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被动式太阳能屋顶系统、双层窗户、高性能门窗和通风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