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发生发展就是与人体免疫系统“斗智斗勇”的过程。而大名鼎鼎的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来杀灭肿瘤微小病灶,从而抑制肿瘤增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ICIs)是目前免疫治疗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效果较好的疗法。但有一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却有着“字母别称”,比如O药、T药等……让不熟悉的患者摸不着头脑,其实这些叫法来自于这些药物名称的首字母。
今天,觅健科普君来为大家深度解密这些有别称、能治疗肝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纳武利尤单抗(Opdivo,nivolumab)
纳武利尤单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O药”,这是第一个在中国获批的PD-1抑制剂。
截止目前,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纳武利尤单抗在11个癌种的20+适应症,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有9个:肝癌、肺癌、头颈癌、胃癌、食管癌、肾癌、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胸膜肿瘤等。
CheckMate040的研究结果开启了肝癌免疫治疗的序幕,无论是否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PD-L1表达高低,晚期肝细胞癌( HCC )患者均能从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获益。一、二线患者中位生存期(OS)分别可达 28. 6 个月和 15. 6 个月。
基于CheckMate040的阳性结果,纳武利尤单抗在2017 年9月23日被 FDA 批准用于索拉非尼耐药HCC患者的二线治疗,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 推荐纳武利尤单抗用于HCC的一线治疗[1-2]。

图片来源:摄图网
2.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pembrolizumab)
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相信大家早有耳闻。
2022年10月9日,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其第9项适应证,单药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或含奥沙利铂化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用于晚期肝癌的二线治疗。
更多获批详情看>>> 晚期肝癌双重捷报!K药、雷莫西尤单抗获批肝癌二线治疗!
今年3月公布的“一线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aHCC):LEAP-002亚洲亚组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中位生存期(OS)高达26个月,客观缓解率也有所提升,意味着该方案有望使亚洲肝癌患者获得更佳的生存获益[3]。
更多进展详情在>>>生存期再延长!肝胆肿瘤治疗4大新突破,或有新药可用!
3.斯鲁利单抗(HLX10,Serplulimab)
斯鲁利单抗也被叫做H药,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PD-1药物,也是首款国产“泛癌种”PD-1,全面开启了国内不限癌种治疗的新时代。
斯鲁利单抗于2022年3月25日获批,目前在国内获批1项适应症:经过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同年,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开展的 II 期临床研究数据也在知名期刊 Liver Cancer上发表[4]。
该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在先前经受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展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治疗方案分为A、B组,患者每2周静脉输注一次斯鲁利单抗3 mg/kg联合不同剂量的贝伐珠单抗,经IRRC评估的疾病客观缓解率(ORR)为30.0%,(95% CI:11.9,54.3)、14.3%(95% CI:3.0,36.3),A组中位PFS为2.2个月(95% CI:1.4,5.5),B组中位PFS为4.1个月(95% CI:1.5,NE)[4]。
目前,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相比于 PD-1 抑制剂,PD-L1 抑制剂单药治疗HCC的临床试验研究开展较少,不过称得上“虽少而精”!
1.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Atezolizumab)
阿替利珠单抗也可以称作T药,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是获得NCCN肝癌指南以及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荐的肝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方案。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成为我国医保乙类药品,但阿替利珠单抗还没有进入医保,患者可通过药物援助项目降低治疗费用!
援助项目详情:
针对人群: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
援助方案: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符合医学标准并经项目办审核通过后的低收入患者,在接受2次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后,经指定医生评估患者能够从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或未发生疾病进展,患者可获得后续最多3次的药品援助。
具体申请渠道:中国癌症基金会泰圣奇患者援助项目,网址:http://tpap. 如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项目热线400-669-0906
2.度伐利尤单抗(Imfinzi,Durvalumab)
度伐利尤单抗也被称为“ I药”,于2019年在国内获批上市。
2022年9月3日,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商品名英飞凡®)新适应症获美国FDA批准,可以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患者。
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肝内胆管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一线治疗方案建议:推荐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的联合方案,条件允许可在此方案上再联合度伐利尤单克隆抗体[5]。
今年更新的肝癌NCCN指南中,新增推荐了度伐利尤单抗 +替西木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单药)作为肝癌一线治疗方案。
详细知识点在>>>重磅!2023肝癌NCCN指南更新,一线治疗再添新方案
3.阿维鲁单抗(Bavencio,Avelumab)
阿维鲁单抗也被叫做B药,是PD-L1免疫抑制剂,在海外主要用于治疗默克尔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及肾癌,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相关临床试验发现,与索拉非尼治疗相比,阿维鲁单抗治疗肝癌患者的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显著升高[6]。
还有一项治疗晚期肝癌的创新三联疗法用到了阿维鲁单抗>>>新治疗方案出炉!超50%晚期肝癌患者可获得“治愈”机会!
虽然目前阿维鲁单抗治疗肝癌的相关临床研究为数不多,但探索之旅仍在继续,期待未来的进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CTLA-4 抑制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作用,从而产生抗肿瘤的效应。
1.伊匹木单抗(yervoy,Ipilimumab)
伊匹木单抗也就是常说的Y药,作为CTLA-4抑制剂单独治疗肝癌的效果不明显,但联合治疗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CheckMate 040 1/11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给予既往已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纳武利尤单抗(O药)联合抗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Y药)。与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显示出更大的生存获益(客观应答率分别为31%和14%)及安全性,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2.8月[7]。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美国FDA已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
目前,伊匹木单抗虽然已在国内获批上市,但获批适应症为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非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成人患者,暂不包括肝癌。
免疫治疗是目前针对恶性肿瘤最具前景的治疗策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增强免疫细胞抗肿瘤作用达到治疗肝癌效果,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肝癌患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优势。
相信随着研究的持续进展和突破,更多晚期肝癌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