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中专生让人引以为傲!”谁说学历不高,平台不好不能成大气候?

 清闲的大鱼儿 2023-04-11 发布于湖南
“这个中专生让人引以为傲!”谁说学历不高,平台不好不能成大气候?眼前的这位中专生因一事,美国竟想给出千万年薪。
 
他叫洪家光,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到沈阳一家技术学校学习数控专业。为了省钱,他每天上学就搭乘公交车,但每天往返时长达4个多小时。
 
幸好洪家光很争气,在1999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
 
此时的他激动万分,觉得终于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帮助父母养家,说不定还可以见到他梦想中的飞机。
 
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得要糟糕。
 
初来乍到,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家又破又小的厂房,而且大部分的设备已经陈旧老化,除此之外就是一堆冷冰冰的发动机零部件。
 
虽说是航空发动机公司,却连个完整的发动机都看不到,更不用说飞机了。在这里,他每天重复做着一些简单而机械的零件加工,觉得看不见希望。
 
然而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洪家光的看法。
 
1999年,美国对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轰炸,我国遇难同胞的遗体不得不租用他国的飞机运回来。起因是我国没有自主研制的飞机,这个无奈之举深深地触动了洪家光。他在想:如果我们也能造出自己的飞机就好了!
 
后来,车间老师傅的一句话,让他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我们每天制造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都是用在飞机发动机上的核心部位啊”!
 
洪家光瞬间被点醒:原来自己的工作一直和航天有关。因此,他的信心再一次被点燃了。
 
随后,他找到了同工厂的“全国劳模”孟宪新师傅,死磨硬泡恳求师傅教他学技术。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掌握发动机螺纹切削技术,而这项技术别人要用几年才能学会。
 
有了师傅的言传身教,洪家光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无论什么工作他都抢着干,而且还每天废寝忘食地磨练专业技能,别人一年上4000多个工时就会受不了,他一年工作7000多个工时却不觉得累。
 
转眼到了2002年春节临近,洪家光所在的沈阳黎明航发接到一项非常紧急的生产任务——加工某战机重点型号发动机核心叶片金刚石滚轮。
 
金刚石滚轮对精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有一个叶片发生偏差,就会使上千片叶片发生故障,导致整台发动机都将面临报废。
 
然而,洪家光却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重要的任务。不过,当他按照已掌握的技术奋战十几个小时,生产出第一批成品后,却遗憾地被告知:“没有一片是合格的。”
 
因为这个结果是洪家光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他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不过他很快便又爬了起来,并告诉自己:“不管经受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之后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吃住都在车间里,饿了就吃口揣在兜里的干粮,累了则就地躺下休息一会儿。在十几天后,他终于找到了攻克这个难关的壁垒,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产品,并按时完成了任务。
 
由于,洪家光为了完成任务硬是把别人几年都学不会的技术,自主攻关了,为企业创造出了9000万的价值。因此周围领导、同事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喷气式飞机发展至今,自主研制创造出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因为这次经历,洪家光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他走技术攻关道路的决心。
 
而洪家光掌握的发动机叶片削磨技术,是飞机发动机最关键的技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极高,发动机的性能也主要取决于叶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一个普通的技校毕业生,一个平凡的车间工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刻苦钻研,掌握了飞行战机发动机滚轮精度的超难技能,打破了国外封锁多年的航空技术壁垒,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进口费用。
 
而美国也因此盯上了他,开出千万年薪想要挖走他。却被洪家光拒绝了。
 
这样的大国工匠,值得敬佩。
 
洪家光的故事,是否会给身边一些怀才不遇的高材生一些启示呢?关注我们,带给你更多有趣又有料的故事。
 
作者:温云云
编辑:兰子君
资料来源:
1、《洪家光:一个普通车工的逆袭之路》,2019.6.18,《中国青年网》
2、二十大代表风采《洪家光:以匠心铸“机心”》,2022.10.11,《新华社》#在头条看见彼此##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