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时节雨:《 一拍即合》的魅力

 文艺朝歌 2023-04-12 发布于河南

《一拍即合》的魅力

文/田园时节雨

晚上散步回来,我们顺路拐了个弯,在邻居凤家门口,坐下来聊了会儿天,老伴问我:"几点了?",我看了看手机,"快8点了。""我们该回去看电视了。”
我们每晚必看的电视节目是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一拍即合》。公共频道的节目很有魅力,它以《百姓调解》、《幸福密码》、《百姓夜事》和《一拍即合》等节目,演绎着一个个家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一拍即合》节目最吸引我们的眼球。
每一档节目结束后,都会在我的心海里荡起一阵波动,难以平静,前思后想,笃定"人啊应该……","这事应该…",它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为弱者呐喊,让公平回归。
《一拍即合》栏目以解决家庭婚姻和家庭成员矛盾纠纷为主体,以促进家庭和睦为主题。它使一个个将要支离破碎的婚姻家庭破镜重圆,使恶化的婆媳关系变得相互谅解和包容而重归于好吧,使一个个不明事理的子女懂得感恩父母,"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天经地义,使"家和万事兴"更能得到印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拍即合》节目,让参与的双方畅开心扉,自诉心中的憋屈和不快,由情感嘉宾和律师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既教育了当事人,又让观众从中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从而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我自认为,《一拍即合》节目办得很成功,办得很有魁力。一是因为节目内容新,常办常新,反复重播的少;二是每次节目时间在一小时内,并且大都是分为(上)(下),两次播完,有看头,就像评书一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次分解"一样,一定想知道个水落石出;三是广告时间很短,让观众很乐意等下去,不会产生腻烦心理。
有一期节目给我的印象很深。这期的节目名为《"遗产"之争》,连播了三期才结束。"遗产"为什么加了引号。通常说的遗产是父母留给子女的,但这里所说的"遗产",却是丈夫留给妻子雯雯的。250万的遗产引起了婆婆和丈夫前妻杜女士的纷争。但最后的结果与节目开始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看完三期节目,一心存感悟,我想一定要把它写出来,与读者共勉,因为《一拍即合》有魅力。
这期节目的情由是这样的:雷女士求助说,儿子王阳死后背着她偷偷地将二百五十万现金,在临死前写下遗嘱,留给自己的女朋友雯雯,最终幻想一定要争回这笔不小的"遗产"。

儿媳雯雯是王阳的女朋友,实际上的第二任妻子,比王阳小十岁,在一起生活了三年,但未结婚,原因是王阳患了肝癌,已到了中期,怕以后拖累雯雯,所以不肯办理结婚证。
作为婆婆的雷女士十分强势,在现场不仅对儿媳泼口大骂,还几次想动手要打儿媳。
儿媳说,儿子对强势的婆婆心生怨恨,所以遗嘱中财产的支配只字未提留给母亲。
儿子之所以会这样,事出有因。原来雷女士曾为儿子买过婚房,但房产证上却是自己的名字。当初儿子生意赔了,想以这套房产作抵押贷款,但母亲却不肯。是儿媳雯雯自己从娘家拿了五十万,重整旗鼓,生意开始起死回生,并且越做越好。儿子王阳的前妻虽是个公务员,但儿子并不看好,是强势婆婆一手包办下来的,由于感情不和,第二年便离婚了,婚前生有一女,离婚时归前妻。
儿子王阳患了肝癌,已到晚期。在医院治疗期间,母亲对儿子不管不问,也很少看望,都是儿媳雯雯一直在医院照看,生意也不做了。在儿子临死弥留之际,母亲竟然也没去看上一眼,却是躺在雯雯怀里离开人间的。这样的母亲确实无情,也无怪乎儿子怨恨。
雷女士将儿子前妻杜女士也叫到现场,为的是为孙女争得部分遗产。离婚协议中王阳每月向前妻付抚养费三千元,如今女儿五岁了,杜女士要从前夫遗产中再要十三年的抚养费。律师说,如果法院判,不会给那么多,也就二十多万的事。
事实上,雯雯是一个十分善良而又大气的人,摒弃与雷女士和杜女士的个人恩怨,一口气承诺给一百万,可杜女士却不领情,不止一次地说,只要女儿应得的份额。雯雯对爱情忠贞不渝,说女儿是王阳的血脉,甘愿拿出一百万绝不反悔。
最终,这件事感动了杜女士,说让女儿把雯雯认作干娘,以后常来往,也感动了婆婆雷女士。儿媳雯雯和前儿媳杜女士异口同声地承诺要养雷女士的老。三个人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相拥在了一起,感动的泪水眼眶里转,在场的节目嘉宾们也感动了。他们说,想不到可能要在法院旷日持久的诉讼中解决的问题,却在我们这两个小时的对话平台中得到圆满解决,三个当事人也由最初的仇人变成了亲人。
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了雯雯与男友王阳的"爱情价更高",看到她对于雷女士、杜女士"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计前嫌宽厚仁慈的品格,看到了人间情理的是非曲直。
这就是《一拍即合》的魅力,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让我们记住这个节目的嘉宾,主持人王萌,情感导师崔啸、情感咨询师段晓玉和律师谢政武等。
 (写于2023年4月8日)

点击链接回顾往期精彩文章:
田园时节雨:夏日喜雨
田园时节雨:“太行驿马"的家乡情怀
田园时节雨:最忆是蝈蝈(上)
田园时节雨:最忆是蝈蝈(下)
田园时节雨:军民同修"连心路"
田园时节雨:二哥的心愿
田园时节雨:写在开学之际
田园时节雨:河南老乡情
田园时节雨:写在中国农民丰收节
田园时节雨:我为申遗来助力
田园时节雨:第一篇广播稿
田园时节雨:桥盟草编锅笼与锅笼文化
田园时节雨:小事情折射出大文明
田园时节雨:电影《夺冠》 与女排精神
田园时节雨:垃圾分类,他们这样做
田园时节雨:载着希望去远方
田园时节雨:村东有股泉
田园时节雨:父亲的冬夜
田园时节雨:说朝歌老街,忆童年印迹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丫”字街
田园时节雨:在人民剧院看戏的一次经历
田园时节雨:老屋门前留个影
田园时节雨:父亲带我去看戏
田园时节雨:乡音最知河南人
田园时节雨:遭遇电信诈骗之后……
田园时节雨:让座小举动   城市大文明
田园时节雨:自强不负男子汉
田园时节雨:班主任有多重要
田园时节雨:农民有智慧  养殖新途径
田园时节雨:带着老伴逛新城
田园时节雨:徜徉在阳澄湖畔
田园时节雨:老洪与我话养老
田园时节雨: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上)
田园时节雨: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下)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旺沟泉
田园时节雨:小乌龟终于进食啦
田园时节雨:又到风吹麦浪时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化肥渠"
田园时节雨:寻觅家乡味道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田园时节雨:桥盟人种瓜记
田园时节雨:五月粽子香
田园时节雨:爱其所爱   乐其所乐
田园时节雨:与《文艺朝歌》结缘
田园时节雨:这样的 " 闲事"应该管
田园时节雨:暴雨来临之前
田园时节雨:信仰的力量不可战胜
田园时节雨:这不是母亲的错
田园时节雨:疫情下的回家路
田园时节雨:疫情解封好还乡
田园时节雨:孙女的地图情结
田园时节雨:这一仗一一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田园时节雨:水乡古镇甪(Lù)直游
田园时节雨:有一种生活叫周庄一一游江南水乡周庄古镇
田园时节雨:来去匆匆的打工者
田园时节雨:《云上淇县》帮我留住了乡愁
田园时节雨:同里古镇——江南水乡好去处
田园时节雨:瞻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散记
田园时节雨:千里之外的哀痛
田园时节雨:过年不回家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卖年货
田园时节雨:农民工的返乡路
田园时节雨:" 年“的来历与习俗
田园时节雨:一首唐诗成就了一座寺
田园时节雨: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
田园时节雨:五次做核酸的经历
田园时节雨:唐伯虎其人其事
田园时节雨:再叙河南老乡情
田园时节雨:野碗豆菜味道鲜
田园时节雨:疫情防控下的随机应变
田园时节雨:抗疫歌
田园时节雨:接种疫苗   得偿所愿
田园时节雨:重拾童年的味道
田园时节雨:小区里的柒家泾河
田园时节雨:喜看中国女排开门红
田园时节雨:两个月之后的相会
田园时节雨:卖旧衣物小记
田园时节雨:留在心底的声音
田园时节雨:留在心底的声音(续)
田园时节雨:邮件丢失风波
田园时节雨:自己动手好省钱
田园时节雨:楮树也挺好
田园时节雨:家乡野菜惹人爱
田园时节雨:门前小菜园
田园时节雨:我写老马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透骨草
田园时节雨:三进大石岩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石砌渠
田园时节雨:金鸡湖畔与老乡同行(上)
田园时节雨:金鸡湖畔与老乡同行(下)
田园时节雨:新家门前合个影
田园时节雨:不尽春色滚滚来
田园时节雨:父母为女儿加油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红薯炕
田园时节雨:"最美丈夫"杨玉军
田园时节雨:惠风和畅春三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