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竹云:春天的苜蓿很好吃

 新用户7391BFGL 2023-04-12 发布于安徽

春天的苜蓿很好吃

江苏  李竹云

  说起苜蓿,可能好多人还不知道。它是种植物,牧草的一种。农业社时,我们生产队的菜园南边种有好几块苜蓿地,三叶片状,郁郁葱葱一片绿,到了夏天满地紫色小花,很好看,秋天收割晒干,就是牛马冬日的草料。

  听我父亲讲,三年自然灾害时,田埂上的苜蓿被饥饿的人们抢着挖了吃。郭家村当时有几个人盯上了我们村南边的苜蓿地,在一个月明的夜晚悄悄偷采,被逮了个正着。

  小时候的我有没有吃过苜蓿,没有味觉记忆。只记得清明节时,家乡有个习俗,要用蒲公英,樾秧(音译)枝,枸杞枝,苜蓿等药材煮鸡蛋吃,我在田埂上挖过刚出来的苜蓿幼苗。

  把苜蓿当作是一种时令野菜,是我92年到了甘肃嘉峪关后。春暖大地泛绿时,常看到公园、路边出苗的苜蓿有人在摘,甚至在饭店也有了它的菜谱,我才真正有了吃苜蓿的开始,并把它作为美味牢记在了心间。

  有次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春游到了附近农村,看到田地里的苦菜,田埂的苜蓿,我和几个同事高兴地像见了宝贝似的,揪了个满袋痛快。午餐时,大家专门向农家乐老板点了凉拌苦菜和苜蓿,当地老百姓做菜虽简单,但调味很可口,苜蓿开水焯后,翠绿翠绿,控干,放了盐,干辣椒,高温热油炝了,新鲜营养的天然野菜,在香辣味道的包裹中,吃到嘴里有股香气四溢的清爽,又带有苜蓿自身涩涩的最原始味道。弥漫的是田园自然的气息,散发着草木自带的馨香。一盘如“青草”般的时令野菜,端上餐桌竟让大家吃得欢心。

  据说苜蓿营养价值特别高,含有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再生能力强,不用浇灌,不用耕种,只要有根存在,每年春天就会繁殖生长,密密麻麻绿成一片。当然要想吃鲜,最佳时间就是三四月份刚出苗时,掐它的嫩芽,等茎长出来尤其是开花后,吃它真是一种草了。

  嘉峪关的春来得总是晚些,一般四五月份掐苜蓿吃是正当时。我们学校操场东北角有一个水龙头周围的一片苜蓿,每到春来时,总是早于别的地方先出芽,刚出来的幼苗像趴在地上似的,密密麻麻一层。这一片难得的早绿被我发现后,掐过几次,焯水做了凉拌,尝了鲜,很是美味。当然掐苜蓿芽也不是很轻松,两腿蹲着,一苗一苗掐着嫩芽尖,指尖也会被染绿。

  当地老百姓吃苜蓿多样化,有人把苜蓿芽当作辅料,加入汤面条中,鲜绿的颜色好看,饭的味道也提升不少。

  还有人把苜蓿焯水剁碎和肉馅搅拌,做成饺子馅,叫苜蓿饺子,有人用它做包子,我没有做过也没有吃过,当然不能随性评论,只是听说真是美味有加。

  我吃过最多的还是凉拌,放点辣子和芝麻,口感上更能增加它的醇香。除此之外,还比较喜欢按着我山西老家的野菜习惯吃法炮制,就是将苜蓿沥干水分,然后拌好油盐调料,再均匀地裹上面粉,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做成“绵滑菜”,陕西人好像叫“麦食饭”,出来拌上醋蒜泥,吃到嘴里绵绵的,同时又不失野菜的清香味道。

  春天是野菜繁盛的季节,天地精华,集于一身,吃苜蓿野菜,市民有种蔚然成风的趋势,随手掐一把焯水凉拌就是一盘美味小菜。我曾见过有人车子上带着采回来的大包小包苜蓿,据说除了现吃,也可水焯后挤干,放到冰箱冷冻,吃时随时都是鲜货,这种做法,我看到一些店做荠菜馄饨使用过,是个不错的保存办法,一年四季都能解解嘴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都有自己喜欢的野菜。苜蓿的嫩芽尖,天然、绿色,不管是凉拌,蒸,煮,做馅,吃起来皆有它独特的味道,不失为春天野菜中的佼佼者。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简介:李竹云,山西人,居住江苏,退休教师,2019年开始散文随笔创作,快乐写作,陶冶性情。作品发表于《阳泉晚报》、《酒钢日报》、《武进日报》、《响水日报》、《云梯关》、《武进文艺》等报刊杂志及多个网络平台。2019年获得甘肃文旅“微游甘肃”举办的“话丰收”征文比赛三等奖,2021年获得“日出阳湖”武进区文学创作征文比赛优秀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