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有没有自信,气质里能体现出来。 有的孩子很优秀,但没自信;有的孩子很一般,但很自信。 不自信的孩子,哪怕学的再好,读的再好也不敢大声说出来,为什么?怕犯错。有可能是一犯错就被大人训,导致畏首畏尾。 有的孩子,不管对错都可以大声说出来,因为在他那里,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没人会批评他,错了再改就行。 我就是这样培养孩子们的,所以在我手底下的孩子们普遍比较自信。 举例1:今天上课,有一个新同学,Hanna在分组表演时跃跃欲试,因为表演很有趣味性,但又苦于自己基础弱,表演的句子不会读,所以手举起来又放下去,半举半不举。 我问,谁来表演这个角色? Hanna说,我我。 然后又说,算了,我不会读。 我鼓励她,没关系的,不会读,同学可以帮忙,我也可以教你,你就大胆地表现就行了。 我继续说,大家不会读也没关系,如果都会读,就不用花钱来找我了,自己回家读就行了,正因为不会读,才需要我来教大家。大家认真学,好好跟,把不会的学会了就没白来。 这几句,一下子放宽了Hanna的心,她担心被训的事情没有了,放心大胆地举手,声音宏亮地跟读,积极性一下子上来了。 如此,既好好学了,还习得了面对困难如何应对的能力,提高了积极性,提升了兴趣。 举例2:学习课程嘛,难免有困难的知识和部分,有一些同学会因为没写作业,没背过单词,没朗读熟练,出现畏难情绪,就跟家长说不想学了,不想上了。 家长跟我沟通此事,我都教会家长怎么与孩子沟通,然后等孩子再来时,我重点和孩子沟通一下,安抚孩子,缓解孩子的焦虑,打消孩子担心的事情。给孩子一些支持,鼓励和尊重。 往往这时,孩子的心结打开了,发现如果完不成,老师不会训,如果掌握不好,老师也不会训,反而陪着她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这样孩子就修正了一项负向的体验,转而收获到了正向的体验感。 自信就这样慢慢培养出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