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看早上七点钟的图书馆理科阅览室

 木兰良朝 2023-04-12 发布于吉林

清晨的校园,行走的人不多。有一两位老师在去往园丁餐厅路上,一些学生在园丁广场上站队,等待升旗。对他们来说,这可是起了个大早了。

四月近中旬,广场边的几棵老旱柳才慢吞吞绽放新芽。远望,柳绿如烟。大群的麻雀、百灵、云雀、喜鹊、太平鸟在红皮云杉树上,在老杨树上鸣叫,等一会人多起来,它们就会不知去向了。

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天,我有了理科阅览室的钥匙。才七点钟,我就可以打开门营业啦!多年梦想成真,嘿嘿嘿,不好意思,有点炫富了。一想到今天可以早早把阅览室的门打开,我就一骨碌爬起来,五点钟就起床做早饭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刚走出三楼电梯,我就发现楼道沙发椅上已经有个女生在看书了。三楼通往办公室的走廊里,每天都在这里的一位女生早已经开始大声背书了。

沙发椅和小圆桌是逸夫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在新学期布置的。我们就是要打造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的图书馆。可是这几天阳光大厅门口阅读书架前的沙发椅,常被门卫大爷占据,我又不好意思提醒。他们坐在那里并不看书,只是瞪着大眼睛看过往的师生,两个沙发椅占据了一个,另一个也就没法坐着看书了。甚至有时候,两位大爷一起坐在沙发椅上,实在令人着急。

昨晚大爷没有坐在那里,马上有一位学生坐上去看书了,我于是高兴得不行。

为了提高利用率,阅览室不允许占座位,只有飞黄考研学习室和鹤巢考研学习室可以固定座位。但是学生们离开时,往往把水杯、书本、纸巾都放在座位上,甚至有人放了饼干、桃酥和饮料。

事实上,图书馆也不允许带食物进入,因为书籍本来就容易招虫子和老鼠,食物的碎屑对图书馆而言是一种隐患。我在东师读研时,带一只香蕉,老师都没让我进去,非等在外面吃完了才能进。

也有一些椅子没有归位。按照图书馆文明礼仪要求,离开时一定要轻轻将椅子归位,表示这里没有人了。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不易,尤其是要鼓励学生们来图书馆学习,我们的馆员对学生已经够体恤的了。我们把光线最好的理科阅览室调整为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半开放,即使他们把物品放在桌上占位置也没有没收和清退,而是和言细语耐心告诫。像我这样闲不住的,甚至七点钟就把阅览室的门打开了。

此刻,四月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窗台上的吊兰上,照在薄荷绿色的书桌上,一切安静又美好。图书馆冬天太冷,寒假冻死了好多花,我的藤茉莉、金边虎皮兰也没能幸免。倒是去年暑假我栽的十几盆银边吊兰生命力顽强,都挺过来了。现在它们硕果仅存,犹有花枝俏。我们的学生会在最冷的一楼阅览区读书,也是像吊兰一般生命力顽强,我很佩服他们。

八点二十三分,才有一个学生到来,因为他们上午一般都有课。泡好了一杯苦瓜绿茶,翻开昨天刚刚捞到手的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我一下就潜到文字的深水区去了。

周晓枫在接受访谈时说,热爱读书,我们就是找到了永远陪伴自己的朋友和终身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人。如果不读书,不开阔眼界,我们就只能用现在的履历表限制自己。而读书时,时间地点不能限制你,你会自由穿梭,会不断穿越……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我很愿意在有生之年,在深不见底的书海里,和学生们一起潜游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当我老了,退休园田,“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时,还可以把这些积累一一盘点回味,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