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学旅行的历史渊源,你了解吗?

 梦泽赤子 2023-04-12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图片
01
中国古代游学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开启了中国古人游学之风。孔子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他们一路读书问道,一边向诸侯国国君游说,一边开坛授课,广招门徒。可以这样讲,孔子堪称“中国游学的鼻祖”。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他还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这些话的意思是劝告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理想,大展宏图。不只孔子,先秦时期的诸子如墨子、庄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全都是著名“游士”,游学推行自己的学说及治国之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精神一直被后世所尊崇。
到汉魏时期,游学之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实地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遗迹遗风,这对他创作《史记》意义非凡。这次游学不仅使他对中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故事更为了解,而且使他领略到了无限的时空、不羁的自由和一种精神的存在感。这些经历为他以后人格品质的塑造和史学巨著的编写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游学的名人故事不胜枚举。陆游的教子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巩丰在《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中写道:“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所见小溪山,未见大岛屿。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这几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艰辛。明朝的徐霞客,他的游学经历成就了《徐霞客游记》,该游记为中国的地理学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片
图片
02
近现代修学旅行
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抱着教育救国理想,积极倡导“知行合一”。师生们通过唱歌、劳动、放映抗日救亡电影、卖进步书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欣赏江南风光,观察、学习沿途地理、风俗、民情,了解工业文明。旅途中学生们友爱互助、增进情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学生们还参观了淞沪抗日战场等,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增强了学生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成为中国教育典范,开创了中国研学旅行的先河。
图片
图片
03
当代研学旅行
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不同。针对时代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多学校组织了各种带有研学性质的学工学农学军实践、勤工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探源、地质生物考察、走访参观、春游、秋游、校外综合实践、冬令营、夏令营、课外研究性学习、社会大课堂等活动。这些活动与“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到生活、社会、自然当中进行研学”以及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来自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修学旅游团”来华修学旅游。各地积累了大量修学产品组合、组织接待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外来的修学旅游理念对国内一部分家长产生了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学生们对国内修学旅行、出国游学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教育理念较开放的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修学旅游、出境游学。不少旅行社根据需要组织了一些修学旅游或海外游学旅行团,不断地推动这一市场向前发展。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这份文件的出台才正式为研学旅行正名。此后又有系列政策出台,研学旅行开始受到教育界、旅游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普遍关注。
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研学旅行应运而生。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